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03-2013-03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辅以血栓通)和实验组(常规治疗辅以马来酸桂哌齐特),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实验组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治疗14 d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12-2012-12我院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1次/d ,共应用14 d ,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 )与日常生活能力(ADL )量表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S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长春西汀30mg,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30mg,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晚1次,连用14d。治疗期间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5%,对照组为6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对脑梗死的治疗多采用改善脑缺血、防止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细胞等综合治疗方法[1].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商品名克林澳,每支80 mg/2 mL,由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心脑血管治疗药物,具有腺苷增效及弱钙通道阻滞的双重作用,同时还有扩张血管、增加红细胞柔韧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循环及营养脑细胞的多重作用,对血压及脉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02—2012-10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结果经数理统计学分析,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舒血宁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脑梗死患者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64).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均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14d后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效率(62.5%)优于对照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米酸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和依达拉奉及血栓通和胞磷胆碱进行治疗,评价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结果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无斑块38例(64.40%),斑块稳定17例(28.81%),斑块不稳定4例(6.77%);采用血栓通和胞磷胆碱联合治疗的对照组无斑块32例(4.23%),斑块稳定13例(22.03%),斑块不稳定14例(23.72)%;观察组治疗后CCS评分14.13±6.85,Barthel评分76.24±19.24,对照组治疗后CCS评分25.32±10.54,Barthel评分44.25±1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60例和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56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7,14,28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治疗后28 d疗效评定,治疗90 d时的Barthel指数;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14 d及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D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TCD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可增加急性脑梗死的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对5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联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TI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梗死面积的大小、部位、脑水肿的程度、颅内压的变化、再梗死和梗死后再出血的可能对预后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治疗的要点。早期溶栓、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及防止梗死后再出血的发生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和P300数据采样,同时给予同步MMSE、HD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和HDS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300波潜伏期及P300波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82例发病时间在6~72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和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21.23±5.64分 vs 20.23±5.14分,P >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9.60±2.50 vs 12.10±2.21,P=0.027)。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人血白蛋白在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之后酌情间断应用;对照组36例,仅在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时加用人血白蛋白。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显著,且能降低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0.15PNA单位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NI HSS和AD 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NI 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3.93 vs 7.71±4.01,P =0.004);治疗后治疗组AD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8±37.05 vs 54.23±30.25,P =0.01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尤瑞克林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  相似文献   

15.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侧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急性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疗程14d。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erebralvascular dynamics indexes,CVDI),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外周阻力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的增加及外周阻力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特性阻抗显著降低(P<0.01)。结论 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脑动脉的供血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系统评价尤瑞克林(Urinary Kallid)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1978~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CAJ,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万方数据库(1978~2010年)等,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等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关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7篇已发表文献,包括52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尤瑞克林组病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为0.27~0.52,P <0.01];②尤瑞克林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47,95%CI为(0.13~1.73),P =0.26];③采用Ba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7.97,95%CI(3.34~12.6),P =0.0007];④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尤瑞克林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2.37,95%CI(-2.95~-1.79),P <0.01]。⑤尤瑞克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程度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尤瑞克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恶化率,改善患者第14天BI及NIHSS评分情况;尤瑞克林对死亡率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心功能检查及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测定,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脏左心室功能(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F)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为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所致心脏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发病24h内经临床和颅脑CT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并除外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抽血检测血浆BNP,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心脏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cardiac output,CO)及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8±14 vs 53±12,P <0.01;3.00±1.39 vs 3.87±1.33,P =0.018;1.77±0.79 vs 2.37±0.81,P =0.006)。(2)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5±14 vs 68±8,P <0.01)。(3)急性缺血性卒中组E峰最大速度/A峰最大速度(peak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E wave/ peak late diastolic velocity E wave,E/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97±0.32 vs 1.47±0.23,P <0.01)。(4)急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BN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可引起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血浆BNP浓度升高,可能主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本身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定量脑电图对急性期脑 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监测意义。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 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慢 波化比率(Deltaratio, Symmetry theta/alpha+beta rate,DTABR)等数据。 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3.58±2.72)分 vs(6.33±2.63)分]、Barth el指数评分 ([ 68.20±26.83)分 vs(66.12±24.45)分]、DTABR([ 2.83±1.20)分 vs(4.10±1.72)分]的变化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定量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 床疗效的监测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对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均于脑梗死2周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按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33例、糖耐量异常组(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35例和糖尿病组(diabetes mellitus,DM)38例。于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查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血脂、肝功、肾功等生化指标。发病两周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峰、A峰等心功能指标。于发病90 d进行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gankin Scale,mRS)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结果 (1)E/A1在NGT、IGT和DM组所占的比率分别是63.6%、85.7%、84.2%。IGT及DM组E/A1的比率与NGT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36;χ~2=3.95,P=0.047)。(2)卒中后90 d mRS与E/A (r=-0.452,P=0.000)、每博输出量(stroke volume,SV)(r=-0.228,P=0.020)、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mn franction,LVEF)(r=-0.328,P=0.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ranctional shorting,Fs)(r=-0.301,P=0.002)、E峰(r=-0.321,P=0.001)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伴有IGT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了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影响了伴IGT的急性脑梗无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入院后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稳定斑块组51例、颈动脉AS易损斑块组46例,无斑块组31例。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干预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MMP-9浓度分别为(419.93±113.12)μg/L和(271.45±80.34)μg/L,均高于无斑块组(147.36±23.62)μg/L,易损斑块组也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1)。②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下降至(242.58±101.63)μg/L、(191.36±79.28)μg/L和(126.72±22.86)μg/L,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MMP-9的水平与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性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MMP-9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