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久病入络"学说是清代医家叶天士的重要学术观点,"治经千百,历有明验",至今仍对临床发挥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全面认识该理论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论文从"久病入络"学说之起源、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川芎历来被誉为头痛之圣药,古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言之不过。只要临床辩证得当,屡验屡效,功不可没。古医家对川芎功用著述甚多,如元素曰"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及四物汤皆用之。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珍珠囊》论川芎"其用有四,为少阴引经药一也,诸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未病"的思想在古代便被医家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古代医家对其也提出过一些质疑,指出不当的针灸"治未病"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笔者通过2例病案的介绍、分析及对针灸"治未病"的理解,提出了针灸治未病应根据不同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针灸方法、穴位、刺激剂量及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首都医药》2004,11(24):41-52
专家访谈1/02麻风病日谈麻风———访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秘书长潘春枝中医断案7/02慢性肾衰尿毒症临床辨治举 彭建中7/04临床治疗辨字为 李素卿5/06周平安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举 焦扬等3/08疑难病验案举 焦扬等1/10缜密思辨明察秋毫———寻找最佳的治疗方 鲁卫星4/12业精于勤巧生于 肖和印9/14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施 王和天4/16正确的治疗来自于正确的辨证———几例疑难病的中医治 李国勤4/18辨病辨证———皮肤病诊治的特 刘瓦利等3/20勤于思辨是医家之 王翚…  相似文献   

5.
龙江医派杰出医家邹德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文章列举分析了邹德琛教授从肾论治杂病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杨军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154-155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本经》谓之能“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古今医家用以治痰治水者颇多。以下试就其治痰治水之配伍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古时,有书生名茂松,自幼勤读诗书,却屡试不第,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结节,疼痛难忍,甚而渍破,久不收口。父亲为他向多名医家求治,却久治无效。父亲不远万里寻找到神农,诉说儿子的病证。神农从药圃采来药草,介绍功效:此药每于夏季枯黄时采摘,取其上端球状果穗,加水煎服,清热散结,治瘰疬必有效验。茂松按方服用,不久病愈。此后,父子两人广种此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8.
何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67-1567
古代的医家在治疗骨病时,强调应用归肾经的药物,如从华佗、扁鹊、蔺道人以及明清众多的骨伤科医家的医方来看,多从治肾着手,温肾、补肾、壮肾的药物屡见不鲜。现就其理论在骨伤科的具体情况及临床论治的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丙祥教授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多因痰、瘀、虚作祟,中医辨证治以化痰活血、益智安神为主,同时结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针砭时弊”,是借用医家的治疗之法,比喻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抨击。“针”我们都熟悉,是针灸用的金针。“砭”则是古时一种割治用的石器。割治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疗效独特的治病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提出以后,利小便的方法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然而,并非所有的湿病都要利小便,即湿邪为病有宜利小便者,有不宜利小便者。今就临床上遇到的治湿不利小便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四神丸新用     
四神丸乃出之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黄、生姜、大枣组成.后世医家多以汤剂使用.本方以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著称,余于临床加减化裁,用治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数例.  相似文献   

13.
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小儿咳嗽的临床辨治进行了总结,并附验案加以说明,希望能为儿童咳嗽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且发病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补阳还五汤被众多医家推崇并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目前临床存在诸多错治与误治。笔者经多方查新及临床验证,总结补阳还五汤的应用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升降散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苍术白虎汤治支气管肺炎、竹叶石膏汤治小儿性早熟3则案例治验分析,探讨张仲景"阳明病,法多汗"理论在儿科疾病辨证施治中的价值,并对生石膏运用方法进行发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刘振寰教授临床运用中药、针灸、耳穴、音乐及食疗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宝贵经验,并附治验1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总结名老中医肖诏玮辨治小儿高热经验之疏表散寒、疏风清热、解肌清热、调和营卫、三阳并治、清热化湿、通腑导滞、温阳解表此八法的治疗心得,并附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治具有应用方便、安全程度高等优势,但仍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整理有关中药外治的历代医学及本草文献,对古今文献中的中药外治及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结果表明,在中药外治萌芽的夏商周时期,医家即对中药外治有了安全应用认识。在中药外治理论形成的秦汉时期,安全用药思想初步形成,至快速发展的宋金元时期及明清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时期,中药外治过程无不结合安全用药内容。通过梳理中药外治的历史沿革并对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探析,旨在为中药临床外用的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及<金匮>两书所载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方数最多,约有二十六方左右.后世医家认为本方"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治太阳经方面的病,其它杂病亦可用之.方中主药虽同,而主治症候并不相同,由此可见桂枝汤并不是一方仅治一种病,而是一方能治多种病.就此谈点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