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其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血管成形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在脑胶质瘤组织和肿瘤细胞U87、U251中的表达,使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在脑胶质母细胞组织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使用特异性阻滞剂MAZ51阻滞其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内皮细胞中的作用。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于人脑胶质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表达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内皮细胞中,使用阻滞剂MAZ51可降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血管成形能力。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参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拟态形成,可能成为脑胶质瘤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配体与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配体是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系统的一部分。在胶质瘤中有EGFR及其配体的异常表达。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以下机制 :EGFR及其配体的自 /旁分泌机制 ;具有自身TK活性的突变EGFR的表达 ;肿瘤血管形成等。抑制EGFR信号传导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形态定量分析法,检测98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中VEGF表达、PCNA标记指数(PCNA LI)、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结果(1)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可以表达VEGF,阳性颗粒分布于肿瘤胞浆中;(2)高级别肿瘤PCNA、LI、MVD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5);VEGF表达阳性肿瘤的PCNA、LI、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肿瘤(P<0.05);(3)在星形细胞肿瘤中,随着MVD的增大,VEGF在肿瘤血管内皮的染色率逐渐增加,与肿瘤的MVD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为0.44,P<0.01)。结论脑胶质瘤的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VEGF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即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新发现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具有信号肽的结构,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作用于邻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国外研究显示VEGF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促进因子。本文就VEGF与人脑胶质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细胞PDGF BB自分泌环活怀与肿瘤细胞egr—1基因表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自分泌环活性与肿瘤细胞egr-1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73例2 脑胶质瘤组织。结果 胶质瘤细胞PDGFB mRNA表达水平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egr-1mRNA、EGR-1蛋白、PDGFα受体和β受体及酷氨酸磷酸化蛋白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并均随肿瘤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占脑内肿瘤的40% ~ 45%,具有高侵袭性、高度增殖性,传统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的是肿瘤细胞,疗效不佳[1-3].根据肿瘤的生长、侵袭有赖于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产生了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策略,但目前常规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4 ],说明可能存在其他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或其他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因素.缺氧可上调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而VEGF是刺激肿瘤血管生成最关键的生长因子,本研究在缺氧条件下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为改进抗肿瘤血管生成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1988年由日本Yana-gisawa等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ET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者内分泌作用参与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ET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广泛存在,有关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软骨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在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各种外界环境如机械压力、细胞密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发生明显形态和生化成分的改变,表现出软骨细胞的特征性变化,是通过特定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使特定基因表达启动或关闭引起的,其中各种旁分泌/自分泌因子在促进软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与软骨细胞相关的旁/自分泌家族主要有以下几类: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Hedgehog家族和Wingless家族。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并不是一种信号的结果,而是各种信号共同参与的结果。各个细胞通路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关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发现和证实,而明确各因子对软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也将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VEGF和CD31在胶质瘤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VEGF和CD31在胶质瘤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机制之一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而目前对于这一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细胞移植给药组:大鼠纹状体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给予ERK1/2抑制剂U0126;非移植给药组:注射等量的PBS后给予U0126;细胞移植对照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给予溶剂对照;非移植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后给予溶剂对照。7 d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梗死区周围及皮质区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较非移植组大鼠纹状体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磷酸化ERK1/2表达增强,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经U0126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没有变化,而随着磷酸化ERK1/2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脑纹状体内可以旁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并通过激活ERK1/2抑制了脑梗死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胶质瘤病理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胶质瘤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转染有反义VEGF cDNA片段的C_6胶质瘤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的病理特征,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含量。结果转染有反义VEGF cDNA片段的C_6胶质瘤组织中VEGF含量明显低于仅转染有空载体的C_6胶质瘤组织(P<0.05)。前者瘤组织表面存在类包膜,瘤周血管反应轻。无明显瘤周水肿,瘤周侵袭少见,凋亡瘤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VVO样结构少见,基板不连续、单层,外周见胶原纤维;但个别肿瘤大者瘤组织中VEGF含量也高,且内皮细胞VVO样结构也随之增多。而后者瘤周血管反应明显,瘤体和瘤周水肿严重,瘤细胞可侵袭瘤周组织,瘤内组织明显出血坏死,且可见瘤细胞形成类微血管样结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VVO样结构较多,水肿越明显VVO样结构越多见,并与组织中VEGF含量相一致;基板较完整连续,多数基质疏松,呈多层排列,外层见少量胶原纤维。所观察的几种肿瘤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孔窗及内皮细胞裂隙与转染的目的基因无明显的关系,且内皮细胞的凋亡均不明显。结论胶质瘤细胞上VEGF表达的下调可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VEGF通过内皮细胞内的VVO样结构增多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致瘤体和瘤周水肿,而与内皮细胞上孔窗无明显的关系: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管基板完整连续与否与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肿瘤增殖活性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0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3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 胶质瘤中均有VEGF、CD3 1及PCNA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其r分别为 0 .745 ,0 .765及 0 .685。结论 VEGF、CD3 1和PCNA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 ,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变化,以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间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0-2009年手术切除WHO Ⅰ~Ⅱ级、Ⅲ级和Ⅳ级胶质瘤标本各20例,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AB法)观察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VEGF、VEGF-C、VEGFR-3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CD31阳性血管密度.结果 60例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及间质血管内皮细胞VEGF、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53/60)和100%(60/60)、100%(60/60)和16.67%(10/60)、100%(60/60)和21.67%(13/60),不同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Ⅲ级及Ⅳ级组的VEGF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17.65±9.00)、(37.30±18.54)和(83.40±22.98)个/0.05 mm2;VEGF-C阳性肿瘤细胞密度为(38.00±17.82)、(79.30±5.23)和(102.00±13.07)个/0.05 mm2;VEGFR-3阳性血管密度(3.65±2.01)、(10.50±3.98)和(14.60±7.29)血管数/4 HF;Ki-67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9.30±3.48)、(31.15±9.44)和(60.15±13.60)个/0.05 mm2;CD31阳性血管密度(6.75±2.24)、(10.35±2.98)和(14.30±3.51)血管数/4 HF,各组之间以上5种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663~0.910,P<0.01).结论 胶质瘤细胞普遍过表达VEGF和VEGF-C,而胶质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则普遍过表达VEGFR-3,三者表达水平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相应增加;由此形成的旁分泌环通过诱导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VEGF、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瘤周水肿(PTBE)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瘤体和瘤周水肿区中VEGF、MMP-9的表达;通过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来评估血管生成情况;根据CT和MRI的结果测定水肿指数;同时用透射电镜对瘤体区及瘤周水肿区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6例来自颅脑损伤病人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随着肿瘤级别增加MVD逐渐升高,在高级别胶质瘤体中MVD显著高于瘤周(P0.01);VEGF、MMP-9表达与胶质瘤中的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者与胶质瘤的水肿指数(EI)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级别胶质瘤的EI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Ⅰ级、Ⅱ级)(P0.05)。电镜下水肿明显者微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较多小泡囊状细胞器和基底膜中有较多虫蚀样空洞等。结论 VEGF、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促进肿瘤的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和肿瘤级别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胶质瘤手术标本中的VEGF和CTGF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和CTGF在胶质瘤高级别组(Ⅲ-Ⅳ级)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说明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VEGF和CTGF表达也增强。结论VEGF和CTGF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密切联系。VEGF和CTGF的检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为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变化,以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间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2009年手术切除WHOI~Ⅱ级、Ⅲ级和Ⅳ级胶质瘤标本各20例,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AB法)观察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VEGF、VEGF—C、VEGFR-3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CD31阳性血管密度。结果60例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及间质血管内皮细胞VEGF、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53160)和100%(60160)、100%(60160)和16.67%(10/60)、100%(60/60)和21.67%(13/60),不同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级、Ⅲ级及Ⅳ缀组的VEGF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17.65-t-9.00)、(37.30±18.54)和(83.40±22.98)个/0.05mm2;VEGF—c阳性肿瘤细胞密度为(38.00±17.82)、(79.30±5.23)和(102.00±13.07)个,0.05mm2;VEGFR-3阳性血管密度(3.65±2.01)、(10.50±3.98)和(14.60±7.29)血管数,4HF;Ki.67抗原阳性肿瘤细电密度(9.30±3.43)、(31.15±9.44)和(60.15±13.60)个,0.05mm2;CD3I阳性血管密度(6,75±2.24)、(10.35±2.98)和〈14.30±3.51)血管数/4HF,各组之间以上5种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拔此闷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663—0.910,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普遍过表达VEGF和VEGF-C,面胶质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则普遍过表达VEGFR-3,三者表达水平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相应增加;由此形成的旁分泌环通过诱导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胶质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最近的研究显示VEGF能够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样细胞,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选择性迁移,但骨髓间质干细胞并无VEGF受体的表达,目前关于VEGF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和促迁移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目的:探讨PDGF受体在VEGF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和促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6/2009-03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再生与修复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取自骨科病人;U87胶质瘤细胞购自上海生命科学院;Transwell小室购自美国Coring公司;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生长因子购自美国Peprotech公司。 方法:利用50ng/ml VEGF对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实验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接受诱导分化培养前用受体中和抗体封闭相关受体的生物学活性,以不进行预处理作为对照组,以研究相关受体信号通路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细胞迁移实验采用Transwell迁移模型进行,骨髓间质干细胞加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生长因子或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加在下室,实验组利用受体抗体进行预处理骨髓间质干细胞,对照组不予预处理,以研究相关受体信号通路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迁移过程中的作用;VEGF预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比较预培养组和对照组向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的迁移能力。 主要结果:封闭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PDGF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后,VEGF不能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表达细胞表面标志物的CD-31、vWF;用VEGF受体封闭剂进行封闭时,VEGF任能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表达CD-31、vWF;封闭PDGF受体后,VEGF吸引骨髓间质干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聚碳酸脂膜发生迁移的细胞数减少,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迁移的细胞数也减少,用VEGF受体封闭剂进行封闭时,穿过的细胞数没有改变;用VEGF预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增加向胶质瘤迁移的细胞数。 结论:VEGF通过与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PDGF受体结合,吸引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迁移,诱导其分化;VEGF/PDGF受体通路参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的定向迁移;用生长因子VEGF预处理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增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胶质瘤的迁移效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的表达,对VEGF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和促迁移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很少,通过Pubmed搜索仅一篇发表于2007年的文献的研究相对深入,认为VEGF的促迁移作用可能与PDGF受体有关,本研究对此做了更深入的研究,结果见前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复发性胶质瘤中血管形成及浸润生长相关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7例原发性胶质瘤和14对原、复发性胶质瘤中VEGF、MMP-2和MMP-9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中血管相关超微结构.结果VEGF、MMP-2和MMP-9的表达随原发性胶质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强,VEGF与MMP-2、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复发胶质瘤中VEGF、MMP-2和MMP-9的阳性程度较原发肿瘤有所增强.电镜下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向基膜外突出,部分基膜有虫蚀样空洞,血管周间隙可见水肿、血浆外渗.结论VEGF、MMP-2和MMP-9在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和浸润性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蛋白(ABC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2)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构建布有各级别人脑胶质瘤标本的组织芯片,进行ABCG2、VEGF、IGFBP-2和EGFR的EnVision法、SP法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并根据随访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G2、VEGF、IGFBP-2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在胶质瘤恶性度高低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氏0.05)。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Karnofsky评分(KPS)、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级别、肿瘤大小、术后放疗以及ABCG2、VEGF基因的表达对3年生存率有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KPS评分、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级别、术后放疗、ABCG2和VEGF基因的表达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论ABCG2、VEGF、IGFBP-2和EGFR的阳性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术前KPS评分、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级别、术后放疗、ABCG2和VEGF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考察胶质瘤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脑胶质瘤及12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TIMP2、VEGF、VEGFR1、和VEGFR 2蛋白的表达。结果 MMP2、VEGF、VEGFR1和VEGFR2蛋白表达的免疫反应评分(IRS)在胶质瘤中明显升高,TIMP2蛋白表达的免疫反应评分(IRS)在胶质瘤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中MMP2与VEGFR2、TIMP2蛋白表达的免疫反应分数显著相关(r=0.396,P0.01;r=0.317,P0.05)。结论 MMP2/TIMP2可能通过影响VEGFR-2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