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整体卫生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对于人类健康水平的影响在不断的降低.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使得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1]).对于心衄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技术上不断的改进,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治疗工作中的不断应用,使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突破.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原本的治疗效果.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使得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深入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成为现在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工作,也成为了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中西医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病人117例,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CCMD-3[1]为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为重点观察指标,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中药百乐眠和西药罗拉合用,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治疗疗效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疗效.结果:117例中有50例存在焦虑症状,占43.8%.经过中西医结合并配合心理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焦虑症状的治愈率、好转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率7天和14天分别为96.1%和100%.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中西医治疗,对改善病人焦虑症状,控制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其死亡率已高于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发达国家,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标除了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和延长寿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日常的护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日益受到重视.心内科的临床医生常常把重点放在已经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治疗上,而忽略了早期对外周动脉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目前,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模式,中医药干预能够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程,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然而,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与机制还不够明确。研究表明,自噬对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是调节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对中医药通过自噬调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行述评,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为内科常见的疑难病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孙刚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十余年,对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护理服务对象,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结果 本组100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全面、精心、细致护理,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临床工作中重视和加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杜丽  周苏宁 《中医药研究》2012,(5):603-603,605
基因芯片的出现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芯片在诊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从整体和组织水平,不断向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为发现疾病易感基因,深入探讨疾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现代化平台.中医以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显现出中医药的优势.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为弘扬中医特色与寻求现代科技的切合点提供了一条途径,有利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吕仕超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11):917-919
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的独特优势.然而遵循病证结合、据证言方的治疗理念,以不变的古方与法则治疗今天的疾病,已经不能适应.从诊疗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疾病认识进步带来的新干预、致病因素的改变、健康观念的转变、中西药联用的思路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进行再思考,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现状,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可能机制,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中医阐释,心血管疾病共病心理问题亟待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探析运用现代医学结合中医辨证综合干预,从"双心医学"角度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躯体功能得到改善的同时,社会功能也能有效地恢复,为临床冠心病合并心理疾患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藏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1例,参照藏医“三因”中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并取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龙偏盛者18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培根偏盛者21例,治疗有效率为90.47%,赤巴偏盛者12例,治疗有效率为91.66%,三种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型,并取藏药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张镜 《中医临床研究》2014,(28):133-134
目的:探究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为中医心血管病患提供相应的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0例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效32例,显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治疗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助于增强病患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然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以往相比有所上升,因此,该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法 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近些年来,影像学逐渐取代传统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查率,成为诊断该疾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核医学诊断和治疗在我国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核医学在治疗和诊断甲状腺癌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导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提高,核医学在治疗甲状腺癌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甚高,严重危害害人民的健康.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借以探明发病的原因,进一步作好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医药学研究的深入,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心血管疾病中医中药治疗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又获得了若干的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其中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1大死亡原因[1],其中冠心病又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据报道,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0.5%和1.6%[2]。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和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疗法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逐年下降.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并能及早溶栓而被广泛应用.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故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现将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谢勉  党群 《中医药研究》2011,(6):730-732
1929年德国医生福斯曼独创了心脏导管检查技术,从而奠定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基础.随着心脏导管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1977年Gruentzing Myler和Hann在Sanfrancisco进行了首例人体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至20世纪90年代冠脉支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淑红 《中医研究》2005,18(3):43-44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此病越来越多,因此降脂对减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自1998年以来用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技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2例均在自觉症状发作当天和第二天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组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对常规心电图难以诊断及发现的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比常规心电图更有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