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T波的特点.方法 不同胎龄新生儿共142例,按胎龄分为4组:28~30周组、31~33周组、34~36周组、37~40周组,观测心电图各导联T波情况.结果 28~30周组、31~33周组、34~36周组、37~40周组Tv1振幅[mV,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另4为-0.10(-0.30~0.10)、-0.10(-0.30~0.15)、-0.10(-0.45~0.25)、0.10(-0.30~0.70),TV1振幅随胎龄增长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Z=22.535,P=0.000);TV5振幅[mV,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10(-0.10~0.30)、0.10(-0.20~0.30)、0.15(-0.05~0.25)、0.10(-0.10~0.50),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Z=0.202,P=0.977).I、aVL导联T波低平、倒置及各导联T波均低平现象的发生率随胎龄增长而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胎龄新生儿TV1振幅、T波异常率与胎龄增长有相关性,TV5振幅与胎龄增长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妊高征)患者早产儿心电图心率及经心率较正后的QT间期(QTLc)特点,为早产儿心电图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胎龄30~36周的早产儿155例根据其母妊娠期是否有妊高征分为2组:重度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对照组),测量心率及经心率校正后的QT间期(QTLc)。结果重度妊高征组早产儿心率较对照组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妊高征组早产儿QTLc较对照组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征对其早产儿心电图时限参数心率及QTLc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中RV1、TV1振幅的特点,为新生儿心电图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胎龄新生儿共142例,按胎龄分组,28~30周组、~33周组、~36周组、~40周组四组。测量RV1、TV1振幅。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RV1振幅、TV1振幅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早产儿各组与足月儿组RV1振幅、TV1振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V1振幅、TV1振幅随胎龄增长而增高。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RV1、TV1振幅不同,随胎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4.
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时间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ECG)时间参数的特点,评估现有国内外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标准应用于我国儿童的可行性。方法记录上海地区1557名健康婴幼儿和儿童(男812例,女745例;年龄1~17岁)ECG的心率(HR)、P波时间、P-R间期、QRS波时间、Q-T间期、Q-R峰值时间,并在不同年龄组及男女组间进行比较。结果HR、P波时间、P-R间期、QRS波时间、Q-T间期、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及Q-R峰值时间在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P波时间、P-R间期、QRS波时间及Q-T间期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HR呈负相关(Pa<0.001)。部分测量值男女组间以及与既往标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时间参数具有年龄、性别、时间和种族差异。沿用传统的国内外健康婴幼儿及儿童ECG标准不合适,有必要修订更新传统的正常值标准,并应重视年龄、性别间的差异。与之相关的疾病诊断标准也应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不同胎龄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ECD)分娩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探讨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ECD时机.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ECD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胎龄37 ~ 39周,单胎,母亲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前无胎膜早破及临产征象.分析胎龄37、38、39周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152例胎龄37~39周的ECD新生儿纳入研究,37周组136例,38周组401例,39周组615例,因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转入新生儿科的病例94例,其中37周组20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14.7%;38周组38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9.5%;39周组36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5.8%.胎龄越大,ECD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7 ~ 39周ECD新生儿中,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湿肺、窒息及肺炎为主,湿肺共51例,占54.2%;窒息共9例,占9.6%;肺炎共17例,占18.1%.胎龄37周和38周进行ECD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均较胎龄39周增高(OR分别为2.5和1.8,P均<0.05).结论 胎龄37 ~ 38周进行ECD可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ECD尽可能在妊娠39周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心肌损害后心率变异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肌损害后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Holter分析系统检测60例有心肌损害新生儿(心肌损害新生儿组)和50例无心肌损害新生儿(无心肌损害新生儿组)及160例有心肌损害的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心电信号,对HRV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心肌损害新生儿组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心率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心博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低频功能(LF)等与无心肌损害新生儿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而相邻窦性心博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显著低于无心肌损害新生儿组(Pa<0.05),LF/HF值显著高于无心肌损害新生儿组(P<0.01);心肌损害新生儿组与不同年龄心肌损害组中HRV比较,新生儿组SDNN、SDANN显著低于小婴儿组(Pa<0.05);而HR、LF/HF值显著高于小婴儿组(Pa<0.01);新生儿组SDNN、SDANN、rMSSD、PNN50、TP、LF、HF均显著低于婴幼儿及儿童组(Pa<0.01),HR、LF/HF值显著高于婴幼儿及儿童组(Pa<0.01).结论 新生儿心肌损害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HRV参数是判断新生儿心肌损害及预后判断较稳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新生儿的心电图(ECG)改变,及与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相关性,探讨TH减少对新生儿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对50例CH新生儿(日龄17~28d)和35例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进行常规十二导联ECG检查,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PR)、QT间期(QT)、QRS波电轴(QRSa)、QRS波时限(QRS)、校正QT间期(QTC)等,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FSH)水平,对心电图指标和血TH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组血清FT3、FT4、TT3、TT4水平显著降低,TSH水平显著升高(Pa<0.001);CH组H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R及QT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a<0.05),但二组QRSa、QRS及Q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HR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与TSH呈显著负相关(Pa<0.05);PR间期与FT3、FT4、TT4呈显著负相关,与TSH呈显著正相关(Pa<0.05);但QT、QRS、QRSa及QTC与血TH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a>0.05)。结论CH可对新生儿窦房结起搏产生显著影响,引起心脏自律性改变,而心肌动作电位、房室传导等电生理活动则尚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既往有链球菌感染的病人有可逆性P-R 间期延长,是急性风湿热的主要诊断标准。但亦有人认为,其房室传导是非特异性的,值得进一步研究。P-R 间期的正常值因年龄和心率而异,因此其价值受一定限制。某些患儿虽有房室传导阻滞,但 P-R间期并未超过正常最高值。有人提出测量 PR 指数[P-R 间期实测值(分子)与年龄和心率相应的已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53例窒息新生儿与4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24h全程动态心电图记录,对24h窦性心律进行HRV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指标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正常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1)窒息新生儿与正常对照新生儿24h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窒息新生儿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3种心率指标明显降低.(2) HRV时域分析中,轻、重度窒息新生儿SDNN、SDANN与正常对照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窒息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 5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NNindex、rMSSD及PNN503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会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并影响心率的变化,受损程度与窒息缺氧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脑电背景抑制间期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早期脑电图最大背景抑制间期(IBImax)的变化,评价其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120例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其中无脑损伤者84例,脑损伤者36例),无脑损伤新生儿按胎龄分为:Ⅰ、Ⅱ、Ⅲ、Ⅳ组.脑损伤者分为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和早产儿脑损伤(PBL)组.根据胎龄分别选取无脑损伤的足月儿28例和早产儿20例作为脑损伤患儿的对照组.全部对象于生后3~5d以江苏伟思长程脑电图仪记录EEG,以IBImax为观察指标.结果 (1)Ⅰ、Ⅱ、Ⅲ、Ⅳ组IBlmax分别为(17.62±3.99)s、(10.70±2.58)s、(7.05±1.53)s、(4.00±1.79)s,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BImax与胎龄负相关(r=-0.843,P值为0.000).(2)HIE组与对照组IBImax分剐为(14.15±5.09)s、(4.04±1.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BL组与对照组IBImax分别为(20.38 4±5.69)s、(13.00±5.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脑电图IBImax与新生儿脑成熟度有关,是早期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