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四肢红斑、斑丘疹、水疱伴痒18d。18d前无蚊虫叮咬、日晒等诱因患者于双小腿出现红斑、斑丘疹、水疱,后逐渐蔓延至四肢,瘙痒较轻,无发热;自行口服抗生素(头孢拉定胶囊1.0g/d)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皮疹发生以来无头痛,无咽痛,无虹膜炎、口腔溃疡、尿道炎,无胃痛腹  相似文献   

2.
多形红斑     
十八世纪中叶,Hebra 首先介绍多形红斑。它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皮疹,对称分布,病情轻并在整个病程中皮疹呈多形变化的疾病。1922年 Stevens 和 Johnson 介绍了具有急性发热,皮疹,口腔炎和脓性结合膜炎为特征的严重多形红斑。可是,以后医生常把“多形红斑”这一名词来形容任何具有或缺乏粘膜病变的多形皮疹,如把丘疹性药疹,或具有环状损害的荨麻疹也作为多形红斑,把同一时间皮肤损害的不同类型也称之为“多  相似文献   

3.
多形红斑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免疫机制起一定作用.我们对12例患者的皮损进行了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形红斑1例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全身红斑伴瘙痒4个月。4个月前,因"支气管炎"在当地医院予中药外敷胸背部,外敷5天后,被贴敷处皮肤出现红肿和水疱,瘙痒明显,又以"接触性皮炎"嘱停用敷贴,予抗过敏治疗(用药不详),皮疹大部分消退。3个月前,患者全身泛发大小不等的红斑,双上肢红斑基础上出现葡萄状水疱,再次以"自家敏感性皮炎"予口服咪唑斯汀和生理盐水湿  相似文献   

5.
作者结合临床症状用普通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4例多形红斑患者。根据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将此病分为两型:一、真皮型:临床为红斑性丘疹,按病理变化的先后次序的特点为:1.带有血管周围细胞浸润的血管变化。2.胶原纤维的水肿与不规则的排列以及纤维蛋白样物质的沉积。3.真皮乳头水肿。4.真皮内水疱形成。5.继发性嗜伊红性表皮退行性变。用 PAS 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形红斑与HLA相关性。方法 采用血清学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多形红斑患者HLAI类抗原和HLAⅡ类基因。结果 在30例多形红斑患者中,HLA-A30+31、B13抗原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30+31:Pc〈0.01,RR=6.64;B13:Pc〈10^-3,RR=7.88)。HLA-DQBI*04基因频率在多形红斑患者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DQBI*04:P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2岁.躯干、四肢红斑鳞屑1个月.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环形或靶形水肿性红斑,部分皮损中央见银白色鳞屑,其游离缘向皮损中心,呈领圈状.躯干部皮损长轴与皮纹一致,呈圣诞树样排列.掌、跖、皮肤黏膜未累及.病理示表皮局灶性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细胞内及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及小血管周见淋巴、单核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多形红斑与单纯疱疹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红斑(EM)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EM发病密切相关[1-6]。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M患者血清HSV特异性抗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M典型皮损活检组织中的HSVDNA;取疱液做HSV分离培养。旨在发现HSV与EM的关系,对EM的病因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形红斑是一种侵犯皮肤、粘膜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可以是特发性的,并有周期性复发倾向,也可以是对某些感染或药物的过敏反应。临床和组织学上均有多形性表现。临床上多形红斑分为轻、中、重度。轻症多形红斑表现为红斑、丘疹、小疱和大疱,常呈虹膜样或靶样损害,皮肤及粘膜损害局限,全身症状轻微或无,皮疹的过程一般为2~4周。重症多形红斑常突然起病,伴有高热、衰竭、广泛皮损,临床包括Stevens—John$on病和Lyell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两型,死亡率高,需要及早  相似文献   

10.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在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被普遍证实[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消除剂,它使(O·2)转化成毒性较小的过氧化氢H2...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多形红斑(EM)是宿主对多种抗原刺激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些药物及许多感染因子如单纯疱疹病毒(HSV)与其发病有关.复发性EM可能是EM的一种独特亚型,因其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此种相关性在临床上已被证实.1985年Leigh等发现65%的复发性EM患者有唇疱疹史,  相似文献   

12.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EM)患者具有同心圆形状的“靶形”皮损,但无黏膜损害和发热等系统症状。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患者不仅有皮肤的“靶形”损害,还有黏膜受累和系统症状,曾称为重症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 majus,EMM)、重型多形渗出性红斑(erythema exsudativum multiforme majus)。一些学者认为EMM和SJS为同一种病,也有学者认为EMM和SJS不是一种病,SJS多由药物引起,可进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而EMM是EM的重型,不会进展为TEN,二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均不同[1-3]……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因发热1周,皮疹伴腮部肿胀2天,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患儿1周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伴咳嗽,2天前出现面部及躯干四肢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多,伴瘙痒,并出现眼红,有脓性分泌物,口唇糜烂、皲裂,左侧腮部肿胀疼痛,伴脐周隐痛,无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无好转,遂至我院,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14岁。双手红肿、水疱伴痒疼1年,再发加重2月。2014年1月无明显诱因双手出现散在片状水肿性紫红斑,中央有水疱,水疱破溃后可见糜烂面及结痂,局部融合成片,自觉瘙痒、疼痛,冬春寒冷季节加重,气温升高后可自行缓解;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冻疮",给予药物口服及外搽治疗(具体不详),皮损稍好转。2014年12月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即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皮损未见明显消退。发病以来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为求进一步诊治,遂于2015年1月29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9岁。6年前因“受寒”手足背、双耳出现鲜红色斑丘疹,冬重夏轻。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四肢、臀、面颊见暗红色斑疹,见日光加重,伴发热、乏力。曾按“多形红斑”予强的松、青霉素等治疗20天皮损消退。1月后复发。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颊、双耳、胸前V形区、背、臀、四肢、手足背部见隆起性鲜红色斑丘疹,上覆白色粘着性薄屑,以面颊、双耳、手足背为甚。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血管周围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ANA斑点型,1∶80( ),1∶160(±),ds-DNA(±),ESR28mm/1h,抗“O”( ),IgG16.2g/L,IgA0.97g/…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0岁.病人患有癫痫,曾多次治疗,用过不少药物(药名不详)均未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7岁,因双眼肿痛4天,双唇红肿水疱3天,躯干红斑2天于2006年4月17日入住我科。入院前4天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双眼肿痛,无分泌物,无发热,遂到外院就诊,予红霉素眼膏,鱼腥草注射液治疗4天,疗效不佳。3天前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双唇红肿,唇周出现数个粟粒大小水疱,疱液澄清,易破(图1),口腔黏膜糜烂,表面出现灰白色假膜,疼痛明显,同时外阴也出现糜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重症多形红斑患儿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多形红斑 ,即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水肿红斑 ,伴有水疱、大疱及广泛而严重的粘膜损害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全身症状严重 ,可伴发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脑水肿和肝、肾损害而致死亡。常见于儿童 ,病程约 3~ 6周 ,死亡率5 %~ 15 % [1] 。我科在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 5例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1~ 3岁 ,住院时间 9天~ 15天。 5例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全身泛发的多形性皮损 ,可见红斑、水疱、大疱 ,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有…  相似文献   

19.
重症多形红斑药疹1例黄侃①患者女,12岁。因面部、躯干、四肢起红斑、水疱4天,伴眼、口、外阴部糜烂于1994年6月14日入院。4天前患者因发热口服APC1片,次日面部出现散在米粒大红色皮疹,眼发红、分泌物多。后因高热多次使用退热药后面部红色皮疹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临床医生对多形红斑(EM)的认识,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多形红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45例均有EM典型临床表现,男∶女发病比为1∶1.5,平均年龄35.74±22.03岁。轻症EM37(82.22%)例,重症EM8(17.78%)例。其中17例皮损组织病理示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空泡改变,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论EM是一个病谱病,临床上具有特征性,去除病因,及时控制感染,重症EM早期应用足量、短程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