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5%~ 29%的白内障患者术前存在≥1.5D的角膜散光,角膜散光矫正已成为白内障屈光手术的重要部分.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矫正角膜散光的一种新方法.AcrySof Toric IOL矫正具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早期临床研究显示了其良好的稳定性,但是其远期临床疗效评价文献较少见. 目的 观察术前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的长期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临床试验设计.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的患者78例120眼,术前角膜规则散光度为≥1.0D.植入Toric IOL AcrySof SN60TT,术后随访2年.评价术后1d,1、3、6个月,1年、2年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残余散光度、散光矢量、散光矫正准确性及散光IOL旋转度.结果 共67例患者101眼完成2年的随访,患者19例19眼术后1个月因合并其他疾病行动不便而失访.患者植入AcrySof Toric IOL术后2年裸眼视力(logMAR)为0.16(0.20),BCDVA为0(0.1),残余散光-0.75(0.5)D,IOL轴位旋转2.87°±1.78°,眼内散光矫正的矢量大小为(1.2±0.6)D,散光矫正指数(CI)为0.90±0.41,术后2年术眼的实际矫正矢量(SIA)和目标矫正矢量(TIA)呈正相关(r=0.740,P=0.000).与术后1、3、6个月,1年的检查结果比较,术后2年时患者的视力、残余散光和IOL的旋转度有轻度增大的趋势,CI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ySof Toric IOL植入术后2年仍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这种IOL通过眼内散光弥补了角膜的散光,具有良好的矫正准确性,患者获得较好的裸眼远视力.AcrySof Toric IOL植入术具有长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软性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52例(61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测量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散光及IOL的轴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一元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92%患者裸眼视力>0.5,78%患者裸眼视力>0.8.术后角膜散光由术前的(1.92±0.83)D降至(0.35±0.39)D(F=140.863,P<0.01),与术前预期残余散光(0.37±0.42)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RIC IOL术后第1天平均偏离轴位3.74°±4.71°,92%IOL偏离<10°,术后3个月平均旋转1.22°±2.53°,98%IOL旋转<10°.结论 TORIC IOL植入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可靠,SN60TT TORIC IOL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植入 Acrysof Toric IOL 矫正术前规则角膜散光的早期临床效果、有效性、安全性和预测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于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 Acrysof Toric IOL 的白内障患者27例(34只眼).主要观察指标:术前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IOL 轴位等.随访3个月.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68±0.12)较术前(0.11±0.17)有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散光(0.45±0.20) D 较术前散光(2.13±0畅35) D 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预测残余散光(0.23±0.14)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Toric IOL 轴位旋转为5.0°±1.6°,其中32只眼(94%)小于8°.无1例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术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超声乳化术中植入 Acrysof Toric IOL 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预测的矫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较为常见,而以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散光并未得到精准矫正,严重影响术眼术后的屈光功能和视觉质量.术前精确测量角膜散光的大小和轴向是白内障屈光手术术中确定角膜切开位置或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关键.联合应用IOLMaster计算IOL球镜度数、利用Pentacam测定全角膜曲率、采用VERION导航系统可提供精准的术前检查数据和良好的术后效果,使得白内障术中可以通过改进手术切口、弧形角膜切开和植入适宜的Toric IOL来矫正角膜散光.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可有效、安全和精准地矫正中低度角膜散光,改善视功能.为提高白内障屈光手术的准确性,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建立角膜生物力学数字化模型、改良手术量计算方案,以增进飞秒激光角膜切开矫正角膜散光的可预测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飞秒激光技术,量化撕囊口直径,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远、中、近视力,近立体视功能等指标,评估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双眼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并双眼均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按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两组:A组:Toric IOL组20例40眼,B组:IQ IOL组20例40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等效球镜及术后7d, 1、3mo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近视力、实际残留散光、近立体视锐度、全眼高阶像差、全眼球差等指标。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较IQ组,显著改善了术后7d, 1、3mo裸眼中、近视力,Titmus近立体视锐度及残留散光度(均P<0.05),减少了术后对眼镜的依赖程度;而术后7d, 1、3mo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全眼高阶像差及全眼球差无差异(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能有效矫正角膜规则散光,提高术后裸眼中、近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减少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对眼镜的依赖程度,提升双...  相似文献   

6.
王晓莉  张然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19-2321
目的:比较多焦点IOL植入联合角膜切口矫正散光与单焦点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低度散光患者的视觉质量差异。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合并低度散光患者80例100眼,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0例50眼。干预组行最陡角膜散光轴向上做一对透明角膜松解切口,同时按常规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点IOL植入术;而对照组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单焦点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d;1wk;1,3mo观察两组术眼的角膜散光情况及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DVA),裸眼近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CNVA);3mo时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BC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est 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BCN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最佳矫正近视力(distant 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DCNV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UCDVA和UCNVA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而各时期角膜散光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3d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wk;1,3mo,UCDVA和UCNVA及3mo时BCDVA,BCNVA无显著差异。结论:多焦点IOL植入联合透明角膜松解切口可有效矫正白内障术前散光,提高全程视力,从而扩大多焦点IOL适用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回顾汉口爱尔眼科医院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术中植入Toric IOL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48例(60只眼),观察项目包括术前以及术后裸眼及矫正视力、散光度及术后IOL的稳定性。随访时间为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2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80%患者裸眼视力>0.5,68.3%患者裸眼视力>0.8。术后角膜散光由术前的(2.53±0.83)D降至(0.43±0.39)D(P<0.01),而术前预期残余散光(0.33±0.36)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Toric IOL术后第l天平均偏离轴位2.3°±4.3°,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旋转3.9°±6.7°。结论 Toric IOL植入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可靠,SN60T Toric IOL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手术中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6年1-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 化吸除联合IOL植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1.0 D)患者56例(65眼),根据患者 意向分为2组:散光组(Toric组,n=33眼)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Toric IOL,SN6AT2 & SN6AT3);对照组(IQ组,n=32眼)植入非散光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IOL,SN60WF)。观察2组 手术前后的裸眼远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远视力(LogMAR),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余散光, 术后等效球镜度和IOL轴位等,并对术后残余散光进行矢量分析。随访3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Toric组最佳矫正远视力中位数为0.39,IQ组为0.30。 术后3个月Toric组裸眼远视力中位数为0.09,优于IQ组的0.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2, P=0.005)。术后3个月Toric组残留散光值中位数为0.50 D,小于IQ组的1.00 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Z=-3.636,P<0.001)。矢量分析显示,Toric组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的矢量J0比IQ组的减小0.11 D (t=1.456,P=0.151),J45减小0.11 D(t=1.998,P=0.050)。结论:与普通非球面IOL相比,散光型Toric IOL(SN6AT2 & SN6AT3)植入能够更加有效地矫正低度角膜散光(≤1.0 D),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9.
郭清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178-1180
目的:研究Toric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在单眼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白内障伴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ToricIOL植入的观察组和多焦点IOL植入的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散光程度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视力和散光情况在术后1wk起恢复,对照组术后3wk起恢复,观察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Toric IOL植入术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和安全地恢复视力、改善散光,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艳  程旭康  鲁铭  冯劼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261-2263
目的: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用于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41例47眼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IOL植入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眼植入Toric IOL,25眼植入Acrysof IQ IOL。术后随访6mo,分析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术后残余散光、并发症等,比较两种IOL的疗效。观察Toric IOL植入后的稳定性。

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6mo,植入Toric IOL的试验组,术后裸眼视力平均0.73±0.37,明显优于植入Acrysof IQ IOL的对照组(平均0.47±0.18),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术后裸眼视力0.5以上者占81.8%,优于对照组32.0%。试验组患者术后残余散光0.53±0.40D,明显低于对照组(2.13±0.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入Toric IOL组,随访6mo,术后平均旋转4.22±1.46度。

结论: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能够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白内障术中植入一片式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OL)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crysof toric IOL植入31只眼,其中T3(柱镜为1.50D)19只眼,T4(柱镜为2.25D)7只眼,T5(柱镜为3.00 D)5只眼.另外,对照组30只眼,手术方式相同,术中植入SA60AT型IOL.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通过颞侧角膜切口进行.观察术后早期(1周)和远期(3月)术眼散光和角膜散光,晶状体的旋转度数,裸眼视力(UCVA),球镜矫正视力(S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 在最后随访时,观察组全部患眼的UCVA均LogMAR 0.3(20/40)以上,而对照组有86.7%的患眼达到LogMAR0.3(20/40)以上.平均眼散光观察组为(0.44±0.24)D,对照组为(1.44±0.34)D.观察组有21只眼(77%)的IOL轴旋转小于3°,所有患眼IOL旋转不超过9°.结论 术后早期和远期观察表明Acrysof toric IOL,植入可以有效和稳定地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即存在的散光.  相似文献   

12.
谢丽暄  廖萱  兰长骏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1):1809-1812

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作为一种功能性IOL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植入后能有效地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减少术后残余散光,获得更好的裸眼视力和视觉质量。轻微的Toric IOL偏心、倾斜和旋转不会引起患者明显的主观不适,但一定程度的偏心、倾斜和旋转反而增加散光和高阶像差,导致视力和视觉质量下降。本文根据相关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基础和临床两个层面分析了Toric IOL的偏心、倾斜和旋转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长眼轴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其中长眼轴患者30例为试验组,正常眼轴患者34例为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 IOL植入,术后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术后裸眼远视力,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留散光及术后残余散光,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度数等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远视力(LogMAR)在试验组为0.06±0.11,对照组0.03±0.08,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余散光在试验组为0.44±0.09D,对照组为0.41 ±0.08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4.43°±1.36°)大于对照组(3.59°±1.1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眼轴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较正常眼轴者大,但是术后裸眼远视力、残余散光与正常眼轴者相比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角膜曲率联合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曲率,采用个性化手术源性散光值,计算人工晶状体型号及轴位,在白内障手术中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来矫正角膜散光并观察疗效。 方法:收集白内障并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病例43眼,手术中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AcrySof Toric IOL,并放置IOL于目标轴位,观察术后屈光结果。 结果:术后随访3mo,33眼使用T5以下人工晶状体,85%患者裸眼视力>0.5,70%患者裸眼视力>0.8术后角膜散光由术前的1.64±0.53D降至0.63±0.32D,10眼应使用T6,T 7,但使用T5裸眼视力均>0.5,残余散光接近预测值。术后3mo观察,43眼术后第1d平均轴位偏离465°±4.21°,84% IOL轴位偏离<10°,3mo平均旋转116°±184°,100% IOL旋转<10°。 结论:应用角膜曲率联合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曲率,采用个性化手术源性散光值,计算人工晶状体型号及轴位,植入AcrySof Toric IOL能有效地矫正角膜散光,并具有良好的囊袋内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内障病人植入AcrySof toric 人工晶状体(IOL)对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矫正的疗效.方法 选择伴角膜规则性散光的白内障病人23例(33只眼),行超声乳化术并植入AcrySof Toric IOL,术前术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查角膜散光,术后检查残余散光、Toric IOL散光轴的偏离情况.结果 术后UCVA为0.71±0.21,85%≥0.5,67%≥0.8,BCVA为0.82±0.25,94%≥0.5,82%≥0.8.术前角膜散光(2.57±0.95)D,术后残余散光(0.64±0.32)D(P<0.01).术前预计矫正散光(1.98±0.39)D,实际矫正散光(1.89± 0.77)D(P>0.05).实际矫正散光度数/预计矫正散光度数≥50% 为91%,≥70%为(79%),≥90%为52%,≥100%为33%,>100% 为18%;术后IOL散光轴位偏离为(3.15±1.79)°,100%≤10°.结论 AcrySof toric IOL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预测性好的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紫亮  饶惠英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0):1662-1665

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转变成屈光性手术,因此安全有效地矫正散光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Toric IOL(IOL)植入术因其高度的可预测性及安全性已经逐渐成为白内障术中矫正0.75D以上角膜规则散光的首选方式。Toric IOL需要植入在一个精准的轴位才能达到良好的散光矫正效果。Toric IOL错位的主要原因是术后旋转,这通常在术后不久发生。术后大幅度的旋转会降低Toric IOL的散光矫正效果,甚至在新的轴位上产生散光。术后IOL旋转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临床医生需要对此深入了解以最大幅度地减少旋转。大幅度旋转后的处理一般选择复位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也尤为重要。本文就Toric IOL术后旋转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原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联合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治疗伴有角膜散光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将59例83眼术前角膜散光值≥0.75D的白内障患者分为Toric IOL组(39例53眼)和非Toric IOL组(20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Toric IOL(Toric IOL组)或非Toric IOL(非Toric IOL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检测Toric IOL组术眼的裸眼远视力、屈光状态、IOL轴位、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CS)、波前像差,并与非Toric IOL组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裸眼远视力:Toric IOL组术后术眼视力≥1.0的比例大于非Toric IOL组;(2)术后残余散光度:Toric IOL组术前预测的术后残余散光度与术后测得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3)人工晶状体旋转:Toric IOL组在术后3mo有22.2%的IOL发生了1°~4°的旋转,没有1例IOL旋转>5°;(4)CS:Toric IOL组患者术后不同空间频率CS均较术前提高,提高程度比非Toric IOL组术后同期相比更为明显;(5)波前像差:Toric IOL组术后彗差(C7和C8)、 球差(C12)、高阶像差均方根均较术前减小,非Toric IOL组C7和C8与RMSh较Toric IOL组高,C12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能够有效地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从而提高白内障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并能改善其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琼  王从毅  李妍  唐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1586-158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AT LISA Toric 909MP(909M)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和AT TORBI 709M(709M)散光矫正型单焦点IOL术后视觉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方法:选取2017-12/2018-12在本院行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合并散光大于1.0D的白内障患者40例56眼,根据患者自愿植入单焦点散光或多焦点散光IOL分为2组,909M组23例35眼,709M组17例21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术后两组视力恢复情况、离焦曲线、残余散光度数、晶状体旋转度、术后视觉质量分析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离焦曲线显示909M组在0D和-2.5D时有两个视力峰值,在-1D有一个低的峰值。709M组仅在0D有视力峰值。909M组脱镜率为91%(21/23),709M组的脱镜率仅为18%(3/17)。

结论:多焦点和单焦点IOL对于白内障合并散光有良好的矫正效果,旋转稳定性良好,且多焦点IOL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远近视力以及可以接受的中视力,提高了患者的脱镜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iggyback(背驮式)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1/2013-06因超高度近视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角膜散光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行piggyback Toric IOL植入,背驮植入囊袋的两枚IOL分别为一枚正度数Acysoft IQ Toric IOL和一枚负度数折叠三片式IOL,对照组30例植入无散光矫正功能的普通折叠IOL。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视力、IOL位置、术后残留散光及并发症等。

结果:术后6mo, 观察组裸眼视力从术前的3.52±0.03提高到4.78±0.01,对照组从术前的3.51±0.03上升到4.30±0.13,观察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12, P <0.05)。两组术前角膜散光均较高,观察组1.70~4.27(平均2.97±0.87)D,对照组1.50~4.90(平均2.92±0.97)D,术后6mo观察组残留散光明显降低到0.25~1.00(平均0.48±0.23)D,而对照组仍残留散光1.00~5.20(平均2.87±1.1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5,P<0.05)。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

结论:Piggyback Toric IOL植入术可帮助解决目前超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眼无匹配Toric IOL度数的难题,有效提高其白内障术后裸眼视力,降低散光。  相似文献   


20.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减少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是临床研究一直探索的问题。目前存在多种矫正角膜散光的方法:角膜缘松解术、角膜切开术及准分子激光手术,但其缺乏准确度、屈光回退、结果难以预测、治疗范围有限等缺点限制了临床上的应用。而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e IOL)能合理、有效及稳定地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就Toric IOL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