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MRI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EVN患者资料共4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RI影像表现。结果 4例中,2例位于颈髓,呈囊实性改变,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例病灶内可见出血并伴有继发性脊髓空洞;2例位于颅底,均以实性肿块为主,信号欠均匀,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肿瘤内均可见多发的流空血管。增强后4例肿瘤呈不均匀中~重度强化。结论 EVN 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鉴别诊断中应考虑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2.
病例1 患者,女,37岁,颈肩部酸痛2年余.MRI平扫显示C4~C7颈髓增粗,C5~C7见长条形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长约3.1 cm,增强后肿块小片状不均匀强化,其上可见囊性部分,长约2.6 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MRI诊断:颈髓占位,星形细胞瘤可能.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 男,34岁,体检发现双肾占位入院.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肿瘤标记物等未见明显异常.腹部MRI示双肾肾门处巨大占位,大小分别为13.2cm×9.3cm(左肾占位)、8.9cm×8.1cm(右肾占位),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T1WI序列病灶呈均匀低信号(图1、2),T2 WI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散在低信号条片影,DWI序列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8×10-3 mm2/s(图3),增强扫描病灶持续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图4a、b).双肾占位分别包绕双侧肾动脉并向外推挤肾实质致其变形,但血管及脏器无明显受侵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MRI扫描包括平扫T1WI、T2WI、水抑制和T1WI增强。结果鞍区(n=5),小脑(n=4),基底节(n=3),侧脑室、脑干、四脑室各1例。在MRI上实性肿瘤(n=4)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稍高、高信号,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实性肿瘤(n=11)的实性成分(包括合并壁结节的3例)T1WI呈不均匀低、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等、稍高、高信号,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或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成分T1WI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均匀高信号,囊液可被抑制(n=7)或不被抑制(n=4),囊壁为明显、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伴出血、钙化各1例。粘液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结论该病多见于小脑和鞍区,实性或囊实性,可有出血、钙化;若合并周围组织侵犯、脑脊液播散,要考虑粘液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方法 :分析21例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肿瘤性病变13例,其中淋巴瘤6例,脂肪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非肿瘤性病变8例,其中椎间盘髓核游离6例,自发性血肿2例。结果:8例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呈包鞘状包绕硬膜囊。6例淋巴瘤T2WI呈均匀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2例合并邻近骨质破坏。3例脂肪血管瘤与3例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位于背侧硬膜外。4例脂肪血管瘤T2WI呈高信号,T1WI病灶内可见高信号脂肪组织;3例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所有脂肪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6例椎间盘髓核游离均位于腹侧硬膜外,呈结节状,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周边环形强化。2例自发性血肿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后不强化。结论: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有一定的MRI特点,MRI能进行有效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6.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xtraventricular neurocytoma,EVN)MRI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EVN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研究其MRI特征。结果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位于额叶3例,其余3例分别位于顶叶、颞叶及鞍区;肿瘤呈类圆形者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者境界不清;肿瘤实性或囊实性,实性多见,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间夹杂等、低或高信号,可提示钙化、流空血管、出血或囊变坏死,液态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囊实性者,实性部分信号同实性肿瘤,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瘤周水肿无或轻;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占位效应轻。结论EVN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7.
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组织学证实鼻及鼻咽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生于鼻咽3例,上颌窦2例,鼻腔1例,鼻腔、筛窦及蝶窦1例,鼻腔、额窦、筛窦、蝶窦及上颌窦1例;病变边界较清楚,呈椭圆形3例,分叶状5例;病变最大径20~92mm,平均49mm。CT表现:鼻部病变造成周围骨质变形、变薄、移位、吸收,其中3例伴局部破坏;鼻咽病变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光滑,邻近骨质未受累。与脑实质比较,平扫7例呈等密度,1例呈不均匀高密度;增强后2例呈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高度强化。MRI表现:T1WI、T2WI均呈等信号,其中7例T1WI信号较均匀,T2WI散在细条状略高信号,另1例可见片状短T1、长T2出血信号;增强后病变中度强化6例,显著强化2例,其中7例病变内可见强化更明显的细条状间隔,对应T2WI所示略高信号。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为速升缓降型。MRI均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伴发的炎症及术后的复发。结论鼻部病变所致骨质变形和吸收、鼻咽病变黏膜下生长、MRI平扫等信号和增强后所示间隔强化是鼻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髓外浆细胞瘤(EMP)的CT、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8例EMP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生于鼻咽部4例,胃2例,上唇及喉部1例,颈部及腹腔内1例。CT/MRI表现:密度/信号均匀,DWI表现为信号明显增加;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实性成分呈"快进快出"曲线。结论:CT、MRI对EMP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EVN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MRI特点。结果:7例中2例病灶位于额叶,1例位于顶叶,2例位于中脑,1例位于松果体,1例位于颈髓。MRI T1WI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可见多发囊变,瘤周伴(3例)或不伴(4例)水肿,2例可见出血,呈片状或点状;增强扫描示病变实质部分呈絮状不均匀强化(4例)或不强化(1例),囊变区呈环形强化。结论:EVN的发生部位和MRI表现多种多样,MRI检查有助于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EVN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MRI特点.结果:7例中2例病灶位于额叶,1例位于顶叶,2例位于中脑,1例位于松果体,1例位于颈髓.MRI T1 WI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T2 WI及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可见多发囊变,瘤周伴(3例)或不伴(4例)水肿,2例可见出血,呈片状或点状;增强扫描示病变实质部分呈絮状不均匀强化(4例)或不强化(1例),囊变区呈环形强化.结论:EVN的发生部位和MRI表现多种多样,MRI检查有助于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0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于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拟诊为左额叶囊性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行 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平扫示左侧额叶见囊实性混杂信号,大小约5.2 cm×3.6 cm×5.2 cm,囊内呈长 T1 WI 长 T2 WI 均匀信号,稍长 T1 WI 稍长 T2 WI 实性信号位于病灶周边,似壁结节(图1,2),大小约3.1 cm×2.3 cm×1.4 cm,DWI呈高信号,边缘可见点状血管流空低信号(图3,4)。病灶周围可见环形长T1 WI长T2 WI水肿信号。增强示实性成分、囊壁明显强化(图5~7)。影像诊断:胶质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灶位于幕上.12个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36个为实质型,2个单纯囊型.囊性病灶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和高信号改变.实质型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增强,灌注成像可见壁结节和实性肿块呈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成血管细胞瘤之MRI有特征性表现,MRI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7岁。胸背痛3个月伴双下肢无力麻木。体检:T6~8压痛,叩击痛( ),平剑突下皮肤感觉下降,双膝、跟踺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临床诊断:T6、7脊髓肿瘤。MRI表现:T3~5水平椎管背侧髓外可见大小约6cm×1.2cm的梭形病灶,T1WI为中等信号,与脊髓信号相似;T2WI为均匀高信号,相应脊髓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硬膜外脂肪受压(图1、2);MRI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上下方硬膜亦可见明显强化;局部脊髓明显受压并向前移位;相邻的骨性结构未见压迫、侵蚀改变(图3)。MRI诊断:T3~5髓外硬膜外占位,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椎管…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69岁.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无头晕,无恶心呕吐.继而出现步态不稳,左下肢无力,能独立行走,大小便正常.MRI显示:左额叶及右顶枕叶大片指状水肿带.T1WI呈低信号(图1、2).T2WI呈高信号,其内隐约可见等信号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图3).增强扫描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图4、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摄影、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X线摄影、CT和MRI资料,并对其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中,脊柱11例,长管状骨3例,扁骨2例,不规则骨1例。X线摄影及CT检查:不同程度膨胀、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楚。10例周围见少许硬化边。8例见骨嵴影,2例椎体内骨嵴迂曲、硬化构成“微脑征”。8例骨皮质呈虫噬样或穿凿样,2例呈“花边征”。11例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8例合并病理骨折。MRI检查:T1WI 2例呈等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1例呈等高信号;T2WI 4例呈等高信号,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将X线摄影、CT及MRI相互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瘤患者临床及MRI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信号特点,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常规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CNC)和1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行DWI检查,2例CNC行MRS检查。结果 29例神经细胞瘤中,CNC 21例,病灶均位于侧脑室内,其中19例位于Monro孔区,2例位置偏后附于透明隔;肿瘤呈浅分叶状团块,信号不均匀,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3例DWI呈高信号,21例边缘或内部出现信号与脑脊液相近的囊变,13例肿瘤内部或边缘可见流空血管影,10例肿瘤边缘可见"绳索征"。EVN 8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例,小脑4例,脊髓1例;7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T1WI多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有出血,1例有流空血管影;29例神经细胞瘤FLAIR像上实质部分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患者发病年龄、病变位置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对于EVN,囊实性且实质部分FLAIR像及DWI上呈高信号应想到此病的可能,但其影像学特点仍需总结,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29岁.近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双下肢疼痛,以右侧为著,走路自觉无力,大小便不畅.体格检查: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 MRI检查示:T12~L2椎体水平脊髓圆锥髓内可见一囊性扩张性占位性病变,T1 WI呈低信号(图1),T2 WI以高信号为主(图2),其内信号欠均匀,轴位T2WI上可见分层现象(图3),大小约2.1cm×1.7 cm×6.5 cm,边界尚清,相应节段马尾及终丝向前推压移位,增强扫描MRI示椎管内病灶无明显强化(图4).  相似文献   

18.
髓母细胞瘤髓外硬膜下转移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向红  陆明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11):672-674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髓外硬膜下种植转移的MRI表现.方法对6例髓母细胞瘤髓外硬膜下转移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髓外硬膜下共发现21个转移病灶,腰段多见,呈梭形或椭圆形,平均1.8cm×2.3cm,其信号与颅内髓母细胞瘤的信号相似,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出血、囊变和钙化少见.结论MRI对髓母细胞瘤髓外硬膜下种植转移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SPB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发生于中轴骨8例、骨盆3例、长骨4例.X线和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大部分病灶边缘清晰,破坏区范围较大;2例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2例肿瘤穿破颅骨内、外板形成较大的双凸状软组织肿块;6例病灶内有骨小梁残留;2例骨皮质扭曲呈花边状;2例呈脑回样伴骨质增生硬化.MRI显示肿瘤软组织成分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性强化.组织病理学上,SPB在细胞形态、分化和免疫表型方面均与多发性骨髓瘤类似.结论 CT和MRI检查在S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常规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6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病灶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斑点、片状及环状强化.1H-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降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明显降低.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1H-MRS,可以提高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