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度晚年为什么叫“颐养天年”?《灵枢·天年篇》中提到“天年”为百岁。百岁老人是为众人所羡慕的。与其羡慕,何不就看看他们有什么长寿的决窍,努力让自己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老龄协会等单位组成的全国中老年健康长寿工程组委会,委托北京环球百岁养生研究中心举办“百岁养生指导班”,于2004年6月10日—6月16日在北戴河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举行。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代表共49人,最大年龄82岁,最小的年龄53岁,大多是离退休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干部、医务人  相似文献   

3.
路贵庭 《长寿》2007,(2):55-55
人们希望长寿,希望过上百岁还拥有健康体魄,今天的主人公陈国惠老人来自江苏省阜宁县,2006年的10月3日是她的百岁生日,社区、镇、县老龄委都很重视老人的百岁生日,早在2006年的5月份就给老太太填写百岁登记表,建立百岁老人档案,发给百岁老人优待证,9月份县政府、老龄委为陈国惠老人专制百岁贺匾。  相似文献   

4.
“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馋益寿延年”,这句谚语听起来虽然简单,却说明了精神养生、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大道理。  相似文献   

5.
亦馨 《保健医苑》2002,(4):24-25
<正> 自古以来,祈求长生不老之术的人历代不 断,但总是以“寿终辞世”而告终。然而,百岁寿星古今不乏其人。其道理何在呢?是养生有术。老年人健康长寿固然需要良好的医疗照顾以及社会提供一定的保健条件和设施。但古  相似文献   

6.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一养生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老少皆知。它清楚地告诉我们,身体肥瘦与养生大有关系,老来清瘦一些,有利于健康长寿。我们在编写《寿星列传——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一书时,查阅了数十位百岁寿星,发现在他们当中很少有大腹便便的肥胖者,收入《寿星列传》的1  相似文献   

7.
钱国宏 《现代养生》2014,(11):49-49
在辽南的步西村中,有位百岁的“老荣军”名叫陈福堂。陈老虽年过百岁,却是身板硬朗,神情爽然。谈及养生之道,老人总结为七道“养生套餐”。  相似文献   

8.
去年九月,全国中老年健康长寿工程在吉林省启动以来,“百岁老人”培养对象名单部分已列出。尽管榜上有名并非就一定能活到百岁,但起码这些报名者在精神和心理上有所准备:相信科学、面对事实、笑展未来;在行动上亦有所作为,因为他们相信,人活百岁已将从梦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以静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静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以静养生”认为,保持精神状态的宁静祥和,对于维护身体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事情,体育运动与滋补品等是第二位的事情。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几乎都是用“以静养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几千年来,奉行“以静养生”的中国人,大多数都取得了健康长寿的养生效果。“以静养生”的理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时代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夏鹏  曹华 《长寿》2004,(5):54-54
今年5月21日,适逢曹玉卿老人百岁生日,百岁老人本身就是一幅灿烂的人生风景画,就是一首饱含沧桑、厚重壮美的诗。  相似文献   

11.
曾有一个年轻多病的年轻人向一位百岁老者打听长寿之道:“您老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随口说到:“我自信‘三不知’:一不知世事,二不知生死,三不知有身。”年轻人细究老者话中之理,不由得笑而叹服。细想起来,老者信奉的“三不知”,有着深刻而丰富的科学道理,它既是老年人的修身养性、养生保健之道,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2.
王明洪 《长寿》2006,(4):20-20
休闲养生又称情趣养生,它是一种以休闲来调节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古人云:“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情意。”可见人生在世,总要找一些东西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高雅的休闲活动正是人们生活中寄情养志,促使人们走向长寿之路的绝好办法。笔者因工作的关系,有幸查阅了大量百岁寿星的养生资料,走访了不少百岁人瑞,发现在一些百岁寿星的日常生活中,其休闲活动的内容颇为丰富,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休闲活动为其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20日,上海美术馆的“王康乐百岁画展”正式开幕,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顾问、百岁画家王康乐出现在台上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地掌声。人们没有料到,这位名的百岁画家不仅看上去只有80岁左右,而且精神矍铄,满面红光。是什么原因使他显得如此年轻?笔走访王老,探访有关他养生的端倪。  相似文献   

14.
鑫淼 《现代养生》2012,(12):48-49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目标。如何在饮食中养生,更是现代人瞩目的焦点。我国是茶的故多,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潜心研究制作了许多养生“茶点”,这些养生“茶点”不但味道鲜美,还能让你吃出健康,消除疾病。  相似文献   

15.
阿宏 《现代养生》2012,(6):44-44
在辽南的步西村中,有位百岁的“老荣军”名叫陈福堂。陈老虽然丰过百岁。却是身板硬朗,神情爽然。谈及养生之道,老人总结为七道“养生套餐”。  相似文献   

16.
孙刚 《祝您健康》2020,(1):17-17
我国著名的临床营养学家查良锭,1916年5月10日出生于天津,今年已经104岁高龄。虽已年过百岁,依然风雅美丽、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身体健康。她是燕京大学化学系的高才生,曾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部主任,为推动我国营养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在营养学界做出的无私贡献,及创造了营养健康长寿的典范,在中国营养学第十三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百岁营养奖”!查良锭老人如此高寿,与她的养生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东升 《现代养生》2011,(11):25-25
地处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总人口30万,有百岁以上老人98名,90岁以上老年人290名,平均每万名人中有百岁老人3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在同等人口规模范围内,百岁老人所占比例亦列前茅。故被国际誉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  相似文献   

18.
周贻谋 《家庭医学》2005,20(1):52-52
1999年9月6日,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度过了百岁寿诞。他将自己多年来的养生经验加以总结,写了一篇《我怎样会活到100岁》。至今读来,对于搞好养生保健仍然很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养生的学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期盼越来越强烈,健康长寿成了众多人眼中的硬指标。宣传养生保健的媒体越来越多,养生节目也一浪高过一浪,很多中老年人最大的兴趣就是看养生节目。不少中老年人俨然成了养生专家。有的老年人甚至甩掉了药瓶子,如饥似渴地收集有利于健康的饮食资讯,把饮食吃饭当成“功课”来做,费尽心思。  相似文献   

20.
腹部按揉能保健养生。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苏东坡,善于自摩丹田养生术,并吟出过“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