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尿液引流及测量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使用改良的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一次性尿液引流袋.将两组患者感染例数、堵管例数、24 h尿量误差及尿管保留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感染例数、堵管例数、24 h尿量误差及尿管保留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观察组患者通过准确及时测量出尿的质与量,为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为救治危重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应用新型尿液引流及测量装置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可连续计量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在心脏手术后尿液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2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1例,观察组使用可连续计量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一次性引流袋,比较两组病人尿路感染率及24h尿量记录误差、每小时尿量记录耗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尿路感染率、24h尿量记录误差、每小时尿量记录耗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脏手术后病人应用可连续计量的多功能引流装置,能准确、快捷地测量尿量,为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能方便患者正确留取24 h尿标本的智能可视化容器,并检测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使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可视化24 h尿标本留取容器,对照组使用普通有盖塑料桶留取24 h尿标本。评价2组24 h尿液计量的精确率、全部尿液收集后自动混匀尿液所需时间、患者使用容器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 h尿液计量精确率达100%,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部尿液收集后自动混匀尿液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该容器留取24 h尿液实用方便,透明材质可直接观察尿量及质量,准确记录24 h尿量及自动混匀尿液,具有省时省力、减少护士工作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滴壶式集尿器连接引流装置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行膀胱持续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列腺增生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使用传统引流装置的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滴壶式集尿器引流装置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术后堵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留置导尿管时间及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膀胱痉挛及术后堵管的发生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自制滴壶式集尿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护士客观、准确地观察病情,简单方便地进行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入住泌尿外科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实验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分别采集2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袋体内尿液作细菌培养;观察2组患者每日尿管堵管例数、引流袋尿液每日反流例数.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引流袋内尿液菌尿数.实验组术后第3、5天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引流袋反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以及2组术后每日尿管堵管例数等方面无差异.结论 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能有效阻止细菌和尿液沿管壁逆行,而且使引流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与普通引流袋相比,在预防上行感染的发生上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门急诊中常会遇到需要留取24h或8h尿标本的患者,此项检查需要患者留取24h或8h尿的总量。过去我们会让患者自己买有刻度的量杯或把全部尿液提至医院后再用量杯量取尿量,部分患者为方便自行在家称重进行估算尿量,但自行称重会导致尿量记录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我科自行设计了专门留取24h尿或8h尿量的带有刻度的塑料量桶,方便患者实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在持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10例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均以输血器连接冲洗瓶与尿管,对照组采用单瓶500ml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连接3瓶1500ml冲洗法。比较两组术后凝血堵管例数、膀胱痉挛例数、通气管堵塞例数,尿细菌培养检出率、离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人均护理时数及24h内人均耗材。结果两组尿细菌培养、48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24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凝血堵管例数、膀胱痉挛例数、通气管堵塞例数、人均护理时数及人均耗材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应用侧孔式通气管、连通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方便、经济,减少膀胱冲洗障碍发生,降低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排尿训练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残余尿量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能自控排尿或失禁但残余尿量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排尿训练技术训练患者排尿功能,包括:按计划饮水、定时提醒排尿、改变排尿时体位、使用增加腹压法尽可能排尽尿液,对残余尿量≥100 m L的患者给予间歇导尿。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如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留置尿管、使用抗生素等处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残余尿量较干预前减少,尿路感染发生例数少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例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排尿训练技术应用于残余尿量异常的老年患者能促进膀胱的排空,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失禁患者尿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称取纸尿裤穿戴前后重量,通过物质质量计算公式换算得出尿量。结果准确测得患者24 h尿量,无因漏尿现象影响尿量观察。结论称重法运用于测量尿失禁患者尿量,方法简单,与留置导尿相比,有效防止了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且测量尿量更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美娟  王薇  袁静云  叶青  朱婧  宣燕亭   《护理与康复》2018,17(10):85-87
目的观察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在老年患者留取24h尿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实施图示法健康宣教前后进行分组,2017年7月期间(实施口头宣教)收治患者52例为对照组,2017年9月期间(实施图示法宣教)收治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用口头讲解辅以文字提示牌进行留取24h尿标本的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健康宣教,即制作图示指导册进行留取24h尿标本宣教。统计患者留取24h尿标本的正确率和宣教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留取24h尿标本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留取尿标本宣教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留取24h尿标本的正确率,节约宣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机。方法选取我科行胸腰椎手术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 811例,分为对照组899例,观察组912例。记录术后24h、48h或更晚下床活动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例数、疼痛程度、平均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发生感染的例数、术后3个月及1年发生内固定异常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引流量及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及1年随访的患者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发生内固定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24h即下床活动较术后48h或更晚下床活动,可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虽会导致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增加,但没有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在术后3个月及1年没有增加内固定发生异常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分析持续膀胱冲洗间断开放引流和传统开放引流处理患者拔除尿管前尿液培养指标及拔除尿管时间的差异,评价不同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58例泌尿系术后行膀胱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在持续膀胱冲洗时采用间断开放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膀胱冲洗,取持续膀胱冲洗72 h及拔管前的尿管内尿液进行尿细菌培养,比较两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记录比较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持续膀胱冲洗72 h及拔管前尿细菌培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结论持续膀胱冲洗间断开放引流能明显缩短术后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陆文娟 《现代护理》2007,13(6):1504-1505
目的探讨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对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6月我院TVT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 h拔除尿管。对照组于术后2 h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拔除尿管4-6 h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3-3.7 h,对照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6-3.8 h,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 ml 43例,≥100 ml 1例。对照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 ml 36例,≥100 ml 6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例尿路感染发生,占2.27%,对照组无尿路感染发生。结论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24 h拔除尿管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尿量是监测危重症患者多种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映组织灌注和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以反映肾功能、心功能及循环状况。及时、准确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为临床医生救治危重症者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通过留置导尿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通过目测或将尿液置于量杯中进行尿量测量,但目测易受环境光线、观察角度、测量时间、尿袋充盈程度等影响,导致测量值存在误差[2-3]。为了能在ICU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快速、精准  相似文献   

15.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采用膀胱功能锻炼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膀胱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膀胱引流。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次数、下路梗阻例数、残余尿量及尿流率变小、膀胱压力增高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尿管留置的时间和残余尿量,提高排尿功能,降低泌尿系统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腔硅胶尿管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静脉阻塞型下肢静脉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132例静脉阻塞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套装负压治疗装置,观察组患者使用双腔硅胶尿管替代了负压治疗装置的引流管。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面积、堵管率、分泌物病原菌转阴率、换药费用。结果 观察期间观察组患者引流堵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治疗费低于对照组,泌物病原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伤口面积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腔硅胶尿管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可降低引流堵管率及减少换药费用,促进患者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18.
张淑芬  曹琳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97-797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尿量是反映患病情的一项重要生命指标,尿量监测是护理重危患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重大手术后.如脏器移植、心胸手术、大面积烧伤等患及其他危重患的护理中,准确记录尿量尤为重要。目前所用尿袋,是软质塑料袋,尿液进入尿袋后,尿袋受尿液重力影响而膨隆,故尿袋上虽有刻度,但计量不够准确,误差率约为10%~20%.有的误差率甚至高于20%,特别是不能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护士目前测量每小时或24h尿量须从尿袋中放出尿液置于量杯中人工测量,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永生 《天津护理》2006,14(3):174-175
目的:观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是否有效。方法:选择榜胱部分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停止膀胱冲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都给予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训练指导,观察组进行尿管定期开放和饮水量的指导,而对照组不进行尿管定期开放及饮水量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1h的达标率、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出的尿量≥250mL的达标率、拔除尿管后第1个24h有效睡眠时间≥6h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1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l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引流,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并给予术后导管及留置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及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留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管次数及胸腔积液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成功率、胸膜反应发生率、穿刺点及胸腔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堵管发生率及脱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效果优于静脉留置针,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便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