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和内皮素-1(ET-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慢阻肺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思路。方法纳入103例慢阻肺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及认知正常组,分析血清8-OHdG、ET-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血清8-OHdG、ET-1水平预测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慢阻肺伴认知障碍患者血清8-OHdG、ET-1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8-OHdG:(13.91±9.04)ng/ml比(7.28±3.00)ng/ml;ET-1:(95.64±57.66)pg/ml比(69.20±7.89)pg/ml](均P0.05)。血清8-OHdG(OR=22.94,95%CI 7.06~74.53)、ET-1(OR=19.76,95%CI 6.59~59.31)水平与慢阻肺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有关。血清8-OHdG及ET-1水平预测慢阻肺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95%CI 0.691~0.881)、0.790(95%CI0.695~0.885)。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清中8-OHdG、ET-1水平均与认知障碍有关。血清中8-OHdG、ET-1水平可以预测认知功能损伤,二者均有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舒涛  郭正  王飞  陈书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5):1873-1879
背景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近年兴起的糖尿病血糖管理的新指标。研究证实TIR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存在密切联系。目前对TIR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尿方面,常忽视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其中的作用,且对TIR评价血糖控制的切点划分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TI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DKD的关系,为临床及时发现、诊治T2DM患者出现DKD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21年7—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4例T2DM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用药情况。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eGFR结果,将患者分为DKD组〔UACR≥30 mg/g和/或eGFR<60 ml·min-1(1.73 m2)-1,n=58〕和单纯T2DM组〔UACR<30 mg/g和eGFR≥60 ml·min-1(1.73 m2)-1,n=156〕;采用TIR值40%、70%、85%作为切点将患者分为TIR1组(TIR>85%,n=90)、TIR2组(70%相似文献   

3.
闫妮  李婧  刘玲娇  林燕 《西部医学》2022,34(6):871-875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D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的T2DM患者228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正常蛋白尿(单纯DM)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早期DKD)组76例、大量白蛋白尿(临床DKD)组72例,另选取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7水平;分析IL-37浓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DM组、早期DKD组及临床DKD组患者血清IL-37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DKD组IL-37浓度较早期DK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但早期DKD组IL-37浓度与单纯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37浓度与尿蛋白定量、尿ALB、尿α1-MG、尿β2-MG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02,0.286,0.222,0.216,0.265,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3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L-37可能是T2DM合并DKD的保护因素(OR=0.822,95%CI:0.702~0.962)。结论IL-37血清浓度与T2DM患者合并DKD的发展有关,IL-37可能成为治疗DKD的潜在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以损伤肾脏微血管为主要特征,其早期诊断、积极防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液炎性指标可能与DKD存在相关性。 目的 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DK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社区医疗部常规体检的老年T2DM患者32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DKD将327例T2DM患者分为非DKD组(n=112)和DKD组(n=215)。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老年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SII对社区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 结果 DKD组患者的T2DM病程长于非DKD组,高血压病史比例、空腹葡萄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ACR、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SII水平高于非DKD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T2DM患者UACR与T2DM病程、FPG、三酰甘油(TG)、LDL、中性粒细胞、血小板、NLR、PLR、SII呈正相关(r=0.716、0.114、0.113、0.144、0.533、0.226、0.538、0.430、0.4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1.300,95%CI(1.173,1.441),P<0.001〕、LDL〔OR=2.565,95%CI(1.320,4.985),P=0.005〕、Scr〔OR=1.093,95%CI(1.046,1.143),P<0.001〕、NLR〔OR=2.565,95%CI(1.320,4.985),P=0.005〕和SII〔OR=1.011,95%CI(1.007,1.015),P<0.001〕均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影响因素。NLR诊断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AUC为0.755〔95%CI(0.696,0.814)〕,最佳截断值为2.4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1%、70.5%;PLR诊断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AUC为0.689〔95%CI(0.624,0.754)〕,最佳截断值为112.8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43.8%;SII诊断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AUC为0.836〔95%CI(0.791,0.881)〕,最佳截断值为492.0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73.2%。 结论 T2DM病程、LDL、Scr、NLR、SII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的影响因素;SII对社区老年T2DM患者并发DKD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代谢异常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GT),糖耐量减低(IGT)和/或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者33例作为糖尿病前期组(IGR).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T2DM),比较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压(DBP、SBP)水平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GR组和T2DM组的TG、Hcy、UA、FPG、HbA_(1c)、SBP、DBP值均高于NGT组(F=15.224、2.785、5.501、28.392、45.617、6.770、4.397,P<0.05),HDL-C低于NGT组(F=7.102,P=0.001),但IGR组与T2DM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性别、年龄TC、LDL-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情况的分布在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9.604,P=0.000)。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cy水平与UA呈正相关(r=0.220,P=0.015),同时UA水平与HDL-C、HbA_(1c)呈负相关(r=-0.234、P=0.009、-0.181,P=0.045),与TG呈正相关(r=0.262,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OR=4.193,95%CI1.504~11.693)及HbA_(1c)(OR=0.247,95%CI 0.085~0.722)水平升高是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G、HbA_(1c)是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Hcy、UA水平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明显升高,同时关注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脂、血压、血糖及Hcy、UA水平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代谢指数(CMI)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T2DM的173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单纯T2DM组(n=89)和DKD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风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MI对发生DK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高比、收缩压(SBP)、舒张压、空腹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MI、血尿酸(S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OR=1.042,95%CI:1.020~1.066)、糖尿病病程(OR=1.110,95%CI:1.047~1.176)、HbA1c(OR=1.434,95%CI:1.183~1.738)、CMI(OR=5.069,95%CI:2.254~11.401)、SUA(OR=1.005,95%CI:1.000~1.010)是DKD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  相似文献   

7.
乔小芝  杨云梅  徐哲荣  俞玲娣 《浙江医学》2007,29(3):217-218,22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T2DM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抵抗素在上述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40例,T2DM合并CAD患者38例,健康体检者34例,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结果T2DM合并CAD组血清抵抗素含量([7.02±4.8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2±1.88)ng/ml],P=0.0001;T2DM组血清抵抗素含量[(4.96±3.03)ng/ml]高于对照组[(2.52±1.88)ng/ml],P=0.04。T2DM合并CAD组血清抵抗素比单纯T2DM组高(P=0.011)。结论T2DM、T2DM合并CAD患者血清抵抗素明显增高,提示血清抵抗素与T2DM、T2DM合并CAD等具有代谢综合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推测抵抗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血尿酸(SUA)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血脂、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27例,依据SUA水平分为高尿酸(HUA)组59例和正常尿酸(NUA)组268例.比较两组BMI、血脂、肾功能等临床相关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结果 在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中,HUA患病率为18%.与NUA组相比,HUA组BMI、三酰甘油(TG)、 血肌酐(SCr)、以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尿白蛋白/肌酐显著升高(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肾脏病(DKD)、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199,P<0.001)、TG(OR=1.293,P=0.012)、SCr(OR=1.019,P=0.008)是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HUA与体重增加、脂代谢紊乱、肾功能下降有关,且有较高的DKD及NAFLD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膳食、生活方式因素对T2DM的影响,为制定T2DM群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赣州市章贡区、黄金区、南康市(县级市)、兴国县、于都县、上犹县、龙南县、大余县、赣县等35~64岁的常住居民共9 801人进行T2DM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和膳食状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筛选T2DM可疑危险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资料8 906份,T2DM患病率为7.7%;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3.633,95%CI:1.805~6.471)、文化程度(OR=8.081,95%CI:2.689~13.378)、家族糖尿病史(OR=2.669,95%CI:1.048~4.332)、高血压史(OR=3.167,95%CI:1.119~5.672)、腰臀比(OR=2.322,95%CI:1.291~3.85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336,95%CI:0.219~0.738)、粗粮的摄入(OR=0.553,95%CI:0.121~0.833)、甜食的摄入(OR=2.284,95%CI:1.776~3.068)及体力活动(OR=0.765,95%CI:0.309~0.977)等9个因素与T2DM患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关联;多因素回归模型拟合发现,年龄(OR=2.412,95%CI:1.409~4.127)和腰臀比(OR=2.673,95%CI:1.461~4.889)是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99,95%CI:0.295~0.846)和粗粮的摄入(OR=0.385,95%CI:0.185~0.803)是T2DM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T2DM与膳食、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关,且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针对T2DM高危人群和全人群采取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T2DM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血清胆红素和镁离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A组)、单纯T2DM患者65例(B组)、健康体检者70例(C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镁(Mg)离子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血清TBIL、DBIL、Mg离子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TBIL、DBIL、Mg离子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TG(OR=2.533,95%CI为1.216-5.280,P0.05)、LDL-C(OR=2.416,95%CI为1.045-5.588,P0.05);TBIL(OR=0.437,95%CI为0.309-0.616,P0.05)、Mg离子(OR=0.003,95%CI为0.000-0.128,P0.05)。结论血清TBIL、Mg离子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