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肿瘤放化疗患者易并发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67.7%,营养不足发生率45.0%~([1])。营养素摄入不足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机体活力、增加放化疗耐受力,降低治疗中断的风险,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申请营养会诊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方案设计、实施、监测是对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第一步~([2])。本研究主要观察营养科参与会诊的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患者由于病灶位置特殊,通常在诊断治疗前就存在营养不良,在接受放化疗后其营养状况会进一步恶化。营养不良不仅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导致治疗中断的常见原因。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的方法主要有:营养咨询、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但都应严格遵循五阶梯原则实施。目前,如何早期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并改善其营养状况是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营养干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部队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选择部队老年住院患者203例,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及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203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总发生率较低为29.56%(60/203),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9.90%(81/203),高年龄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营养支持率为38.92%,营养状况良好组的营养支持率为19.36%。结论 MNA-SF适合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部队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支持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肿瘤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营养支持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4例收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重症医学科(ICU)且入住时间在5 d以上的肿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入院时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情况对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情况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共9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8.9%,其中胸外科45例(50%),明显高于肿瘤内科11例(12.2%)、综合科6例(6.67%)和头颈科4例(4.44%)等科室。5例超重的肿瘤患者入院时即存在营养风险。174例(94.6%)肿瘤重症患者在ICU治疗期间接受了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模式的营养支持。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90例患者中,55例(61.1%)接受了早期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的87例患者中,有6例(6.9%)接受了营养支持。入院时NRS评分≥3分和NRS评分3分的肿瘤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机械通气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3分的肿瘤重症患者,早期接受营养支持者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低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部分肿瘤重症患者入院时即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需尽早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当入院时NRS评分≥3分时,早期营养支持有一定的改善肿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放疗联合化疗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以便于临床及时给予营养干预和监测,进而指导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浙江省肿瘤医院符合纳入营养风险筛查的97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患者入院时、放疗第1周至第6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其相关性,评价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 结果 26.8%的患者在放化疗前就存在营养风险,这种风险随着放化疗的进行而逐渐升高,至放疗第6周,达到44.8%;入院时NRS-2002评分≤3分和≥4分的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1.1%和61.9%(P=0.010),治疗期间NRS-2002评分最高分≤2分和≥3分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4.2%和77.5%(P=0.012),治疗期间NRS-2002评分最低分≤3分和≥4分患者1年总生存分别为93.0%和55.0%(P=0.009);入院时和放疗第1周NRS-2002评分与前白蛋白有关(P<0.001,P=0.002),放疗第3周NRS-2002评分与白蛋白有关(P=0.036)。 结论 食管癌放疗联合化疗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和治疗效果,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营养评估及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1208例危重患者ICU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方法对1208例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使用情况、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住ICU时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721例,占59.7%。其中外科系统发生率48.4%,内科系统发生率47.2%。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1025例,占84.9%。营养支持中能耐受单纯EN途径占12.7%;EN联合补充的PN(EN+PN)占75.8%;全肠外营养(TPN)占11.4%。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sALB)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N与PN相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在ICU中占重要地位,再评价PN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文建 《中外医疗》2012,31(27):9-11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营养状态的患者营养指标、年龄及营养支持状况的差异,用以指导治疗。 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简表(MNA-SF)对158例住院大于3个月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结合人体参数测量、实验室指标、年龄及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营养正常仅7.59%(12/158),而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48%(45/158)、63.93%(101/158),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三组病人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MC)、小腿围(CC)、血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固醇(TC),肌酐(Cr)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05) 。营养正常组的AMC和CC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及营养不良风险组(P< 0.01)。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均以营养不良为主,且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高。营养不良组较营养不良风险组及营养正常组营养支持比例明显增高,但仍有较大比例未行营养支持。 结论:长期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明显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且随年龄增长比例增高,营养支持状况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9,(7):535-538
目的调查首次化疗前百色市某医院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情况及化疗期间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百色市某三甲医院化疗病区收治的确诊恶性肿瘤并接受首次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小时内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筛查和评估营养不良情况,并记录入院和第一周期化疗结束之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本次共调查121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0.41%,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15%。在61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率为18%。肠外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12∶2(6∶1)。营养支持能量摄入量为(14.99±5.90)kcal/(kg·d),氮量为(0.13±0.05)g/(kg·d)。结论该地区卵巢癌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但营养支持的应用尚未规范,需加强临床医师对"肠内与肠外营养临床诊疗指南"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以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9例)与B组(39例),A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统计治疗后营养不足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营养状况(BMI、AC、ALB、TSF、AMC、Hb),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B组营养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予以营养支持前,组间对比BMI、AC、ALB等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B组营养状况较A组理想(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经过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干预后,其效果较单纯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但是营养状况仍然会存在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