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及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48例脓毒症患者,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入院24h及治疗后3d分别应用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7及降钙素原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17检测结果分别是:23.95±7.10,75.31±2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8687,P<0.05);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17治疗前、后的水平分别是:(38.64±11.65)VS(21.25±5.64),(t=4.2667,P<0.01);(76.32±22.53)VS(34.54±13.46),(t=2.801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血清IL-17与PCT呈正相关(r=0.376,P=0.0081).结论:血清IL-17及PCT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17和PCT联合动态监测可作为脓毒症疗效判定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血清内毒素及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大鼠建立腹腔感染脓毒症致肠黏膜屏障损害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按2 ml/次的剂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西药组大鼠每天给予美罗培南50 mg/(次·只),日2次腹腔注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大鼠每日给予美罗培南50 mg/(次·只),日2次腹腔注射,同时给予黄龙汤煎剂经口灌喂,每日2次。于造模后4 d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内毒素及降钙素原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西药联合治疗组低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中药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肠源性脓毒症,能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的含量及血液中的炎症介质浓度,缓解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测定在急性扁桃体炎合并脓毒症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性扁桃体炎合并脓毒症患儿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集的急性扁桃体炎患儿9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测30min、6h、24h患儿血浆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治疗30min内、6h、24h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PCT、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的PCT值在入院6h达到最高值,随着治疗的进展逐渐下降,IL-6在入院第24h达到最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PCT、IL-6水平均与治疗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CT、IL-6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PCT、IL-6 及CRP 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7 月 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5 例脓毒症患者。分析对比患者的PCT、IL-6、CRP、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 触发受体-1(sTREM-1)、D- 二聚体、乳酸(Lac)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应用非 条件Logistic 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绘制ROC 并比较PCT、IL-6 及CRP 对于 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温、性别比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 胞比例、血小板、D- 二聚体及脑钠肽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 >0.05);而APACHE Ⅱ评分、 CRP、IL-6、Lac、sTREM-1、PCT 与肺炎病情程度有相关性(P <0.05)。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CT、 APACHE II、sTREM-1、CRP、Lac 及IL-6 为诊断脓毒症的独立因素(P <0.05)。PCT 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 PCT、IL-6 及CRP 对脓毒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将收住急诊抢救室的74例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症(SS)组25例、脓毒症(sepsis)组25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11例、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Non-S1RS)组13例,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SS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其次为sepsis组,SIRS组和Non-SIRS组较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临界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91.7%,均高于CRP、WBC计数。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与WBC,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24,r=0.475,P<0.01),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01)。结论 PCT对急诊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PCT与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在革兰阳性(G+)杆菌与革兰阴性( G-)球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确诊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样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G+菌组和G-菌组;测定所有患者PCT、CRP 及内毒素水平,通过ROC曲线探究PCT、CRP 及内毒素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评估价值。结果:123例脓毒症患者血样培养结果显示35例感染 G+菌和88例感染 G-菌;G-菌组患者血清PCT、CRP 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G+菌组( P<0.05);G+菌组、G-菌组及所有细菌组患者PCT与CRP、PCT与内毒素及CRP 与内毒素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 和内毒素三项指标诊断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截断值分别为1.58μg/L、95.25mg/L 与16.71ng/L,诊断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截断值分别为2.45μg/L、79.45mg/L与15.54ng/L。结论: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PCT、CRP、内毒素水平高于G+菌血流感染者,三项指标在早期诊断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血流感染相关的细菌性脓毒症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T)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脓毒症成人患者152例,根据细菌种类分为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对其早期检测的PCT、WBC、N%、CRP、PLT的水平及WBC、PLT减少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革兰阳性菌组比较,PCT水平在革兰阴性菌组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C、N%、CRP、PLT四者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与革兰阳性菌组比较,在革兰阴性菌组中出现WBC、PLT减少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0、4.634,P=0.004、0.031).结论 在成人血流感染相关的细菌性脓毒症早期,WBC、N%、CRP、PLT的水平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相当.但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升高更显著,WBC、PLT减少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彭海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31-483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PCT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且PCT阳性检出率78.13%(125/160),明显高于CRP阳性检出率38.75%(62/160)。结论降钙素原是一种对细菌性感染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6例设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健康组做对照。粪便检测研究对象肠道菌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对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与PCT、D-乳酸、内毒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脓毒症患者比较,重度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脓毒症组PCT、D-乳酸、内毒素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正相关于D-乳酸(r=0.781;P=0.001);PCT正相关于内毒素(r=0.696;P=0.001);D-乳酸正相关于内毒素(r=0.670;P=0.001)。结论:PCT、D-乳酸、内毒素与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具有相关性,对脓毒症患者肠道细菌紊乱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水兴 《吉林医学》2014,(34):7576-757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结肠癌术后怀疑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怀疑细菌感染的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降钙素原组和对照组。降钙素原组患者根据降钙素原血清水平调整抗感染方案,对照组患者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整抗感染方案。记录两组中需调整抗感染方案的患者数和误诊率,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降钙素原组需调整抗感染方案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少,降钙素原组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的。降钙素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短,降钙素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的(P均<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有效鉴别结肠癌术后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2例,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分为细菌组(32例)和非细菌组(7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CT和内毒素值,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PCT增高与非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增高与非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肾移植术后合并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诊断敏感度为90.6%,特异度为94.3%;内毒素对肾移植术后合并细菌性肺部感染患者诊断敏感度为65.6%,特异度为64.3%。细菌组患者血清中PCT增高例数和内毒素增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PCT值对肾移植术后是否并发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T)在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5月腹部创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140例,并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组(44例)与非细菌组(96例),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CT与ET水平。PCT<0.5 ng/ml为阴性,≥0.5ng/ml为阳性;ET<0.035 EU/ml为阴性,≥0.035 EU/ml为阳性。计算两者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细菌组PCT阳性率为90.91%(4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5.21%(5/96)。细菌组ET阳性率为68.18%(30/44),非细菌组阳性率为34.38%(33/96)。根据计算可知,PCT检测敏感度为90.91%(40/44),特异度为94.79%(91/96);ET检测敏感度为68.18%(30/44),特异度为65.62%(63/96)。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内毒素检测对诊断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30例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的急诊ICU住院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验分为脓毒症组18例和非脓毒症组12例,所有患者入院第1、3、7天分别抽血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行血、痰细菌培养、胸片检查,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程度。随访28d判断预后。结果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组升高明显(最高10.13ng/ml),非脓毒症组变化不明显,降钙素原高于0.5ng/ml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1.7%,其阳性预测值达到82.1%,均高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的浓度与预后有关,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在两组均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判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而且可能反映病情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7例与死亡组19例。4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在确诊为脓毒症时及确诊后的第1、3、5、7、9天检测血清PCT和Hs-CRP及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在烧伤脓毒症确诊时绘制46例患者血清P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血清PCT在确诊脓毒症时及确诊后的第1、3、5、7、9天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存活组血清PCT下降,且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Hs-CRP和APACHEⅡ评分在确诊脓毒症时及确诊后的第1天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亡组Hs-CRP和APACHEⅡ评分在确诊脓毒症后的第3、5、7、9天高于生存组(P<0.05)。46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对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31,11.23 ng/m L为血清PCT的最佳阈值,灵敏度为90.6%,特异性度为100%。结论:血清PCT值可作为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指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2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院后第1、3、5、7d测定PCT,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23)和存活组(n=59),比较两组PCT清除率.结果 两组基础疾病构成比例类似,死亡组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比例较高.第3、5、7 d PCT清除率(PCTc-3、PCTc-5、PCTc-7)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提示PCTc-7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892明显高于PCTc-3、PCTc-5.结论 PCTc-7可作为评估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其截值≥40%可作为预后有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徐波  吴晓飞  王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589-1591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诊收入的脓毒症患者104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PCT、CRP水平.结果: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PCT及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CT、CRP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而PLT未能进入.结论:PLT是影响预后的影响因素,PCT、CRP水平是影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3-13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42)和非脓毒症组(n=40),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检测患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脓毒症患者来评价患者预后,存活32例(存活组)和死亡10例(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差异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5天时,脓毒症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非脓毒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中死亡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