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痛症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而针刺最重视调神,在治疗痛症疾病时离不开“神”这个重要概念,调神止痛理论是治疗痛症的重要理论,除了选取调神的穴位,在针刺时要求医者和患者守神。在针灸选穴中,因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且为八脉交会穴,常用来治疗心胸胃等疾病,故而内关穴是调神止痛的必选穴位,通过探讨调神止痛理论,分析针刺内关穴治疗痛症的理论基础,发现临床上单独或者配伍使用内关穴可用于治疗多种痛症,疗效确切,并初步分析了内关穴治疗痛症的现代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丘脑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体针方法对照组20例,取穴:肩髎、肩髃、曲池、天井、外关、阳池、环跳、髀关、承扶、风市、犊鼻、鹤顶、丘墟、申脉;调神止痛针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人中、内关、涌泉、劳宫穴;持续治疗28 d,于治疗14 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根据脑的生理特点,以调神止痛为立法原则,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舌咽神经痛(GPN)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神经性疼痛,以舌咽部和耳内呈刀割样的剧痛为特点,发作时可能会伴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心脏骤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杨骏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咽喉,病因内外皆有,不通则痛为关键病机,以形神并调、通络止痛为主要治则。杨教授临证选择下颌区域局部阿是穴、翳风、颊车针刺以缓急止痛,调形治标;选风府、百会、印堂、水沟针刺以宁心调神,使神安痛减,调神治本;同时辨明经脉,主次结合,配穴选取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腧穴以整体调节、畅达气血,且常联合电针、中药等法,杂合以治。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神抑痛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由中枢性疼痛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客观有效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将12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调神抑痛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调神抑痛组予调神抑痛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每日针刺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进入下一疗程,共针刺4个疗程。分别在入组当天、治疗第14天和治疗第28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MMT分级评价表和偏瘫功能恢复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表评定。结果:在治疗4个疗程(28天)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且调神抑痛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神抑痛针刺法可有效改善由中枢性疼痛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神抑痛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调神抑痛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调神抑痛组予调神抑痛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分别在入组当天及治疗第14、28天对2组患者的自拟肢体疼痛积分(VAS评分)、Fugl-Meyer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八级(ADL分级)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ADL分级均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抑痛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调神止痛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体针法治疗,治疗14 d和28 d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普通体针组,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对脑卒中后丘脑痛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舌咽神经痛治疗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咽神经痛治疗六法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054800)张连成,苑冀冰舌咽神经痛为临床罕见之疾病,目前西医除手术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根据数十年临症将所治疗的舌咽神经痛归纳为六类,特介绍如下:一、疏风定痛法此法用于外感六淫,风邪犯肺,侵淫经络所引起的上...  相似文献   

8.
孙巧 《新中医》2008,40(7):81-81
目的:观察祛风镇痛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1例,治疗组以祛风镇痛汤口服加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以卡马西平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镇痛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舌咽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舌咽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明  王纪新 《中国针灸》2005,25(12):843-843
舌咽神经痛是指咽后部、扁桃体、舌后部与中耳部位间歇出现发作性的、短暂、剧烈、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严格局限于患侧,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笔者自1997-2004年间采用针灸辨证治疗舌咽神经痛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是一种临床不常见的顽固性疼痛,表现为舌咽神经支配区的咽部、舌根部及扁桃体区发作性、针刺样、可放射性疼痛.舌咽神经痛的症状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容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但其发病率仅为三叉神经痛的0.2% ~ 1.3%[1].现将以针刺为主治愈的原发性舌咽神经痛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林小杨  沈秋娴  于珺  庄礼兴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27-1130
文章介绍庄礼兴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的思路和经验。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庄礼兴教授近10年来治疗带状疱疹的病例资料,探析其运用针灸疗法分期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思路及中药的组方规律,总结庄礼兴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并举验案1则加以佐证。庄礼兴教授认为治疗带状疱疹应分期施治,疹前期注重疏风止痛,出疹期注重清热活血通络,疹后期强调透邪解郁,注重柴胡剂的运用,并配合调神针法调畅情志。所举验案为一带状疱疹的老年患者在针药结合的治疗下痊愈且未再发,充分印证了庄礼兴教授的经验和方法。庄礼兴教授针药结合、分期辨证,辅以调神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王耀光教授运用疏利三焦针法合汤药治疗功能性尿潴留的临床经验,首先阐述了尿潴留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分类,然后介绍了王教授从三焦辨证论治功能性尿潴留的学术思想,重点论述了疏利三焦针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范围,最后分享了王教授运用疏利三焦针法配合汤药治疗功能性尿潴留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3.
李泽鑫  秦懿囡  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77-1580
杜元灏教授基于《灵枢》中呃逆的外治法,提出了“平抑胃气,调神止呃”的治疗原则,疗效显著。文章总结杜元灏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并从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角度进行了阐述,也借此探讨针灸治疗内脏疾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师帅  张磊 《天津中医药》2019,36(2):115-118
张洪义教授擅长应用理气之法治疗临床疾病,文章将张教授运用理气法的思路和经验进行梳理,大致总结为疏肝理气、滋阴理气、消积理气、温中理气、活血理气、通络理气、解表理气、化痰理气、祛湿理气9种,分别按照临证选方和经验用药的体例,对张教授运用理气法的不同理论来源、具体治疗的法则应用、方剂的实际用药加减、习惯药对的渊源、用法和配比等内容进行归纳。张教授在理气法治疗临床疾病方面有良好疗效,并有独到的经验和特色,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姚渊  马晓北 《天津中医药》2021,38(5):625-627
寻常型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男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形性皮损,散在对称分布于面、胸、背。文章主要介绍马晓北教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经验,马教授认为风热、痰湿、气郁、阴虚等因素使得人体气机升降失常为根本病机,治疗上重点调理人体气机的通畅,方用升降散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手术严重耗伤人体正气,且因治疗造成的外形改变常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中医药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方面疗效显著。贾英杰教授认为,乳腺癌属本虚标实,其发病机理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然手术多耗伤正气,因此术后患者多以气虚血瘀多见。贾英杰教授从气论治乳腺癌术后虚劳,以补气培本为主,同时配合使用调气助本法、调气导邪法、调气运中法,四法通用,使补气固本,气机调畅,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同时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相似文献   

17.
总结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作者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其用药特色。周晓波教授治疗脾胃病以健脾益中,升降并用为核心,升法中补气升阳,配伍风药,降法中以降气为主,同治兼证,升降法中擅用药对,注重疏肝宣肺,取得良好疗效。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拜中医名家蒲辅周为师,除继承蒲辅周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经验外,还发挥蒲辅周先生畅气血、调升降法则治疗内科杂病,同时注重三焦通调,分期论治。作者通过整理王耀光教授跟随薛教授学习笔记,总结薛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文章以温病学家吴鞠通三焦辨证为指导,结合蒲辅周先生及薛教授治疗肾炎的经验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推荐方药等方面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详细阐释,以期阐释薛伯寿教授用温病理论辨治内科杂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神志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郁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志疾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气能调神,神可御气”是津沽推拿学术带头人王金贵教授所提出,文章将系统解释其理论内涵,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对津沽脏腑推拿的指导意义,进而为津沽脏腑推拿治疗神志疾患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疾病提供治疗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常规治疗虽然一定情况下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存在较大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未明显减少病死率,中医药凭借其稳定瘤灶,减轻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毒副作用,延长带瘤生存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英杰教授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是正气内虚,痰、毒、瘀三者并存,并重视升降学说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使用药攻伐和缓有度,则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达到“以平为期”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