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辅助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养正消积胶囊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观察组(n=32)和单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对照组(n=36)。观察2组放疗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65.6%,高于对照组的41.7%(x~2=3.903,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食欲下降、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632、6.969、4.433,P均<0.05);治疗1.5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5.20、8.89、10.11,P均<0.01)。观察组放疗结束后1年生存率为56.3%,高于对照组的4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能够增强疗效,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TP)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3.14%和21.57%(P<0.05),两组患者的总控制率分别为84.31%和66.67%(P<0.05)。两组患者Ⅲ~Ⅳ级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了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肿瘤的控制率及生活质量,但也使不良反应增加,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66-1067
目的:探索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接受胸部放疗的123例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采用放疗同时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单纯放疗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发生的严重程度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放疗后观察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Ⅲ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3.2%,4.9%,3.2%,远低于单纯放疗患者的6.4%,8.0%,4.8%(P<0.05)。随访患者6个月、12个月,其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疗过程中,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病率,减轻肺炎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胸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调强放疗。治疗组从放疗开始同时服用沙参麦冬汤为主方,对照组单纯放疗,2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Ⅲ到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平肺口服液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肺口服液对行胸部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发生率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胸部放射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放疗同时予平肺口服液口服3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结果:对照组放射性肺炎(≥2级)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为22.O%(P<0.05);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42%,观察组18%(P<0.05);观察组放疗结束时及结束后2周的血清TGF-β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肺口服液可以减少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并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淋巴瘤放疗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后需辅助放疗的淋巴瘤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同步给予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5 g/d,静脉滴注,至放疗疗程结束。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及放射性肺炎级别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放疗后TNF-α、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TNF-α、IL-10、IL-6水平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实验组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0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级、Ⅳ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等级,可以作为临床防治淋巴瘤放疗致肺损伤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放疗;观察组30例,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GY/次,1次/d,5次/周,达到40~50GY时,根据病灶变化,对原发灶缩野照射,总剂量达60~70GY,疗程6周。观察组同时给予艾迪注射液100ml加入0.9%NS或5%GS 4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休息7d,连用2个周期。两组放疗结束后均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21例(70.0%)优于对照组8例(26.7%)(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可提高放疗效果,减轻放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0例IIIa或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同期放化疗,综合组放疗开始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 综合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3.3%,26.7%,有效率分别为78%,70%.P>0.05.综合组与对照组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0%,33.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43.3%,56.7%,骨髓抑制分别为9%,14%.综合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可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同期放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加味增液汤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12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观察组(单纯放疗),B组为治疗组(放疗合并加味增液汤),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发生等级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1.7%和43.9%,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等级评分各时点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疗合并加味增液汤明显降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分级。  相似文献   

10.
王兰荣 《当代医学》2016,(30):138-139
目的:研究分析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结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50例患者应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治疗有效率情况,并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和总生存期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仅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胃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组41例,并设41例作为对照组。予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5%和47.25%,两组方案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1.0%和68.5%,且主要发生在肠道及骨髓抑制上,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有效地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改善临床症候和生活质量,改善并提高免疫功能,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养正消积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3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养正消积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RR)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明显的减毒及改善生活质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对减轻食管癌放疗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40例食管癌接受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放疗后连续给予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血液学毒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食管癌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下降。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在减轻食管癌放疗毒副反应方面有明显的疗效,可降低骨髓抑制,对放射性食管炎、肺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只接受TACE;治疗组30例,给予TACE+养正消积胶囊;疗程均为28 d。于术前、术后采用QOL核心量表(QLQ-C30)评估,评估其中5个功能领域、3个主要症状领域和6个单项条目。结果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3例,治疗组临床获益(CB)为89.3%(25/28),对照组临床获益(CB)为92.6%(2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腹泻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仅疲乏、食欲减退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腹泻评分分别降低了7.83%、4.01%、2.78%、7.41%、7.41%、2.74%,治疗组分别降低了11.91%、5.07%、13.99%、15.47%、15.47%、9.53%,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TACE术后出现骨髓抑制,对照组WBC降低多于治疗组(P<0.05),ALT、AST 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TACE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大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和Ⅲb期)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DT:48~52.5 Gy/12~15次),放疗后1月复查胸部CT分析客观有效率(CR+PR)和局部控制率(CR+PR+SD)。中位随访20月后,观察1年、3年生存率和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30例行常规分割剂量(DT:60 Gy/30次)的对照分析。结果 放疗后1个月观察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客观有效率(CR+PR)分别为75.0%(36/48)和46.7%(14/30)(P>0.05)。局部控制率(CR+PR+SD)分别为:89.6%(43/48)和83.3%(25/30)(P>0.05)。2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2.9%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27.1%,16.7%(P>0.05)。1~2级放射性肺炎和1~3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45.8%和47.9%,无3~4级晚期放射性肺炎和3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大分割适形放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毒副作用未明显增加,是否能提高远期疗效和合理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8年7月-2012年4月102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放疗,治疗组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艾迪注射液。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并减轻放疗副作用,可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64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同步放化疗组34例(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30例(对照组),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为2GY,5次/周,共6-7周,总剂量为60-70GY;治疗组于放疗开始第一天行DP方案化疗2-3周期,21d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等,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虽比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相应的毒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应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ES-SCLC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26例化疗后行大分割放疗的ES-SCLC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9. 2%,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或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1年局部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 2%、57. 7%。结论 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62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4例,于保乳术后行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28例,于保乳术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1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91.2%,2级为8.8%;对照组1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67.9%,2级为32.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6.4%、无瘤生存率96.4%、远处转移率0%,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7.1%、无瘤生存率97.1%、远处转移率2.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后使用调强放疗,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均无明显差异,但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放疗致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预防性护理.观察比较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食管炎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肺癌患者接受放疗治疗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