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哮喘病例,遵照医嘱配制药液,按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规范操作,使药液随氧气的吸入而发挥作用。结果:本组237例患儿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缓解哮喘和提高肺功能的作用,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等重要手段,其起效快、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雾化吸入具有用量少、吸收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本文通过对75例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具体方法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与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两种吸入方式在治疗小儿哮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3例,先均给予两组基础综合治疗,在其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生理盐水的方式,2次/d,治疗周期为4d:给予观察组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方式,药物、吸入次数与治疗周期与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之间的血氧饱和度值得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6%,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氧饱和度(Sa02)对比中对照组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前为(85.47±4.1),治疗后为(91.43±3.7),观察组雾化治疗前为(84.39±4.6),治疗后为(97.12±2.4),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差距明显,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为11例,观察组为1例,组间差距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这两种方式均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办法,通过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大呼吸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7%和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后最大呼气流量和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压缩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雾化吸入护理、哮喘护理、体质加强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R%)。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FEV1%、FEV1、FVC、PEF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压缩雾化吸入过程中加强雾化吸入护理、哮喘护理、体质加强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促进肺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艳梅  乔俊华 《中国校医》2022,36(3):193-196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3.42±0.95 vs 2.97±0.82,t=2.536,P=0.01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83±0.77 vs 2.36±0.52,t=3.577,P=0.00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6.23±1.20 vs 5.61±1.06,t=2.738,P=0.007)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喘息、咳嗽咯痰和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16±0.38 vs 2.54±0.33,t=-5.339,P<0.001;3.21±0.65 vs 4.02±0.77,t=-5.684,P<0.001;3.25±0.83 vs 4.13±0.86,t=-5.206,P<0.001),住院时间(4.63±1.25 vs 7.21±1.87,t=-8.111,P<0.001)、住院费用(2160.54±321.13 vs 3455.18±346.59,t=-19.375,P<0.001)及复发率(6% vs 22%,χ2=5.316,P=0.021)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为86.00%,高于对照组52.00%(χ2=13.511,P<0.001)。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肺功能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采用压缩吸入机以及超声雾化吸入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采取压缩吸入机治疗手段和超声雾化吸入机治疗手段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压缩吸入治疗组(60例)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及干预前后气道通气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2组患儿干预前潮气量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潮气量大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喘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护理中,...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丽秀 《现代医院》2010,10(5):103-10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方法的护理干预,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了解患者对吸入用药的依从性。方法将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正确地进行摇匀、呼气、吸入、屏气等操作的同时,采取减少残气量、头向后仰等吸入方式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吸入治疗后,对其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控制症状,哮鸣音明显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患者对治疗措施依从性高。结论吸入方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使患者对吸入用药依从性高,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玉玉 《现代养生》2014,(22):231-231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的优越性。方法:对过去三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其中392例经诊断确定为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对患儿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392例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全部得到好转和稳定。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在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雾化治疗中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总体效果,临床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探索,同时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29-1530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氧气雾化指导,实验组患儿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床旁对其进行雾化吸入的全程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而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脓胸患儿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B组)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A组)的患儿分别为4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脓胸患儿进行治疗时,通过对其给予相同的护理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仍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这可能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血氧浓度降低有关,与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方式的关系不大,因此,在对脓胸患儿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对其血氧浓度进行严格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8例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雾化吸入后患儿通气改善,呼吸道通畅,病情稳定,未产生副反应。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可减轻小儿呼吸道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8例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雾化吸入后患儿通气改善,呼吸道通畅,病情稳定,未产生副反应。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可减轻小儿呼吸道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得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将82例哮喘轻、中期患儿按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平喘,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得溶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得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好,且安全,方便,经济。同时建立了一种较为合理的临床雾化吸入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科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62-2363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与青少年相比较低。因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多伴有基础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左心衰竭等,症状复杂常常漏诊。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得到了早期认识和诊治,痰多黏稠常常使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配雾化吸人辅助治疗,可湿化痰液以利痰液排出,又抗炎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缓解哮喘症状。现就近2年26例老年性支气管哮喘超声雾化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凡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明确此类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肺部鸣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平喘时间、止咳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63-156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父母口头宣教、方法指导的床旁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于出院时评估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与观察组的9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总体上优于常规组(P <0.05)。出院时,观察组的MOPC评分为(6.2±1.3)分,高于常规组的(5.4±1.4)分(P <0.05);观察组的SAI评分为(40.6±8.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6.3±12.7)分(P <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