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是否为脑白质疏松新的危险因素.方法 该研究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128例,年龄≥4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头颅CT和/或MRI检查并完善相关的脑白质疏松传统的危险因素调查及HCY、LPA的检测.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35)、高血压(p=0.002)是脑白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不支持糖尿病(P =0.471)、高血脂(P=0.519)是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CY是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2).虽然在单因素分析中,LPA是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 =0.025),但是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仅仅提示,LPA可能与脑白质疏松相关(P =0.068).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血浆HCY和LPA水平与LA的严重程度相关(r =0.538,P <0.001;rs =0.388,P <0.001),然而HCY与LPA之间无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将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后,表明LPA、HCY与脑白质疏松之间有相关性.(rLPA=0.275,P =0.034和rHCY=0.359,P =0.005).结论 ①年龄、高血压病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不支持糖尿病、高血脂是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②HCY是脑白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且HCY与LA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③LPA可能是脑白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LPA与LA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并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62例急性脑梗死(脑梗死组)患者[90d内死亡者(死亡组)12例,生存者(生存组)50例;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将50例生存者分为3组:轻度功能障碍组17例、中度功能障碍组16例和重度功能障碍组17例]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PA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重度功能障碍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功能障碍组(P〈0.01)、中度功能障碍组高于轻度功能障碍组(P〈0.05)。结论血浆LPA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溶血磷脂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甘油磷脂,被称为"磷脂信使"[1].目前发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LPA对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脑血管痉挛以及对星形细胞有重要作用.现就LPA的生化特性及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6例,缺血性脑卒中112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2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所有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并比较不同HCY水平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关系.结果 148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69例、52例与27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23.28±7.24)μmol/L和(22.34±8.46)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6±4.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P<0.05);重度、中度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43.02±10.36)μmol/L、(29.12±10.21)μmol/L和(18.82±9.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HCY水平等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HCY(+++)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为37.78%,明显高于HCY(++)组的20.41%和HCY(+)组的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5.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简单的磷脂分子,它可以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收缩,使神经细胞生长锥萎缩和轴突回缩等[1].有学者认为LPA可以作为一个指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启动的分子标记物[2].本文通过检测各组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LPA水平,探讨LPA在各组脑卒中患者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抢救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脑出血组,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清Hcy、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9±5)μmol/L、(19±5)μmol/L、(12±5)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1.8±3.3)μmol/L、(20.6±4.3)μmol/L、(32.0±4.9)μmol/L,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2.4±2.6)μmol/L、(18.7±3.7)μmol/L、(33.0±5.3)μmol/L,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升高,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Hcy水平与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850,P<0.05)。结论 Hcy是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有效反映患者预后以及恢复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并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中重度狭窄组(C组)、轻度狭窄组(B组)、无狭窄组(A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功能损伤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含量。结果:C组、B组、A组患者血清中Hcy、S100B、NSE、UCH-L1、GFAP、FGF23、CD36、ox-LDL、MMP8、MMP9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血清中S100B、NSE、UCH-L1、GFAP、FGF23、CD36、ox-LDL、MMP8、MMP9的含量越高;Hcy升高的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100B、NSE、UCH-L1、GFAP、FGF23、CD36、ox-LDL、MMP8、MMP9的含量显著高于Hcy正常患者。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神经功能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缺损组(n=36)、中度缺损组(n=84)及重度缺损组(n=30),并根据患者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1)与预后不佳组(n=89);比较不同研究对象间血清Hcy、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Fib水平分别为(19.64±5.49)μmol/L、(4.35±1.42)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3.61)μmol/L、(2.79±0.6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Fib水平在轻度缺损组为(15.14±2.19)μmol/L和(4.06±0.22) g/L、中度缺损组为(18.79±2.46)μmol/L和(4.25±0.33)g/L,重度缺损组为(24.13±2.71)μmol/L和(5.46±0.29) g/L,三组患者的Hcy、Fib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cy、Fib水平分别为(21.68±7.63)μmol/L和(4.98±1.24)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7.24±6.19)μmol/L和(4.21±1.3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Fi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Hcy、Fib水平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对 3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 Hcy的测定。结果 :合并脑卒中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 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无脑卒中的糖尿病患者 (均 P <0 .0 1) ,常人与无脑卒中 2型糖尿病患者的 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士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56-465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轻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的血清Hcy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中、重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脑卒中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民  张文亚  陈桂花 《浙江医学》2000,22(8):456-457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天内检测血清APP水平,分析与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70例血清APP水平正常患者的临床好转率(92.9%),明显高于46例APP水平升高患者,而并发症的发生率(5.71%)则明显低于后者。血清APP水平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值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血清AP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82.0%,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脑干及丘脑部位卒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 P <0.05),ST-T 异常发生率低于其他部位( P<0.05);脑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脑出血患者( 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卒中部位位于脑干及丘脑患者、脑缺血患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表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检测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的网膜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ACS患者的肌酐、Hcy、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网膜素-1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人; BMI、hs-CRP、Hcy及网膜素-1是导致ACS的相关因素;网膜素-1浓度的降低与hs-CRP、Hcy浓度的升高都是造成ACS的独立因素。结果说明,网膜素-1与Hcy可能是介导ACS发生的独立因素,将这两种物质作为不稳定的斑块进行评估和预测指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检测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的网膜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ACS患者的肌酐、Hcy、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网膜素-1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人;BMI、hs-CRP、Hcy及网膜素-1是导致ACS的相关因素;网膜素-1浓度的降低与hs-CRP、Hcy浓度的升高都是造成ACS的独立因素。结果说明,网膜素-1与Hcy可能是介导ACS发生的独立因素,将这两种物质作为不稳定的斑块进行评估和预测指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浆D -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 (ACI)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和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Latex半定量法动态检测 93例患者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 二聚体变化 ,分析其与梗死面积大小 ,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与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 ,其中大梗死组血浆D 二聚体升高水平高 ,持续时间长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预后越差 ,与中、小梗死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CI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D 二聚体越高 ,持续时间越长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演变与预后关系。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84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102例(缺血组)和出血性脑卒中82例(出血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6、8周测血hs-CRP水平。并随访1年,观察再发脑卒中情况。结果:2例在发病后2周病死予以剔除。2组患者治疗后1~8周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2~8周hs-CRP亦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P<0.01)。缺血组患者治疗前后1~8周hs-CRP水平均低于出血组(P<0.05~P<0.01)。2组随访观察1年,hs-CRP持续未恢复正常者再发脑血管病率为44.23%,高于hs-CRP恢复正常者的发生率为11.72%(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hs-CRP均明显增高,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s-CRP恢复较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快,hs-CRP持续未恢复者再发脑血管病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王霞  朱美意 《农垦医学》2014,(4):300-305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就诊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的1 6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对其就诊时间以及与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h内的就诊率为41.12%,≥6h就诊率为62.89%,≥6h就诊率出血38.79%,缺血33.84%,平均就诊时间为13.4 h;知识的知晓性(值=0.003)、就诊率(值=0.008)、就诊方式(值=0.006)、有无高血压史及依从性(值=0.010)、疾病类型(值=0.037)、疾病严重程度(值=0.007)与及时就诊率相关;脑梗死患者男性发病(63.46%)明显多于女性(36.46%),脑出血患者男性(60.75%)发病例数多于女性(3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发病有明显的昼夜及季节规律;治疗后无变化早期就诊组为30.4%,高于延迟就诊组(21.5%);早期就诊组治疗后恶化率为10.9%,低于延迟就诊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显示就诊时间与预后有着显著相关性。结论:提高公众对此类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三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轻残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病人合并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共2623例ACS住院病人入选,观察基本临床资料和相关事件。结果住院期间51例(1.94%)发生卒中,其中16例(31.37%)死亡,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组的卒中发病率(3.11%)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61%),P<0.05,院内卒中的发生与其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心房纤颤、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糖尿病。结论ACS住院病人发生卒中率虽不高但其病死率高达31.37%,对此高危人群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及预后。方法 确诊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应用洛文斯顿治疗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评定周期为发病后半月、1月、2月、3月,共4次。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4次认知功能损害积分的差异性。结果 认知功能4次评定积分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定向力、知觉障碍、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能力均在发病后逐渐恢复,定向力、视运动组织发病后半月与1月、2月、3月积分及发病后1月与3月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发病后1月与2月、2月与3月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知觉障碍、思维运作能力发病后半月与1月、1月与2月、2月与3月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月与2月及3月积分、1月与3月积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在2个月内恢复,2个月后继续恢复的可能性小,其中定向力、视运动组织能力较知觉障碍与思维运作能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