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和剥夺睡眠—睡眠脑电图(EEG)差别,评估两者对癫痫(EP)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已确诊为癫痫患者364例,随机分为剥夺睡眠—睡眠和药物诱导睡眠两组,分别进行觉醒及睡眠EEG描记,并对两组病例睡眠周期及睡眠各期EEG表现分析对比。结果药物诱导睡眠组、剥夺睡眠—睡眠组常规清醒脑电图异常波阳性率分别为39.9%、41.7%,二组异常波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睡眠脑电图异常波阳性率分别为80.4%、85.0%,异常波阳性率剥夺睡眠—睡眠组略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分别为59.9%、89.1%,两组癫痫样放电均易在NREM睡眠Ⅰ—Ⅱ期出现,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剥夺睡眠组明显高于药物诱导睡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剥夺睡眠—睡眠、药物诱导睡眠均可提高癫痫诊断率,剥夺睡眠—睡眠联合诱发试验在癫痫病人的诊断中优于药物诱导睡眠诱发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反复发作而常规脑电图检查无阳性发现的疑似癫痫患者,采用控制病人睡眠时间后,再常规做脑电图,观察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50例经剥夺或部分剥夺睡眠以及睡眠诱发出癫痫样放电26例病人,异常率在52%,其中发生在浅睡期18例,中睡期5例,深睡期3例.结论剥夺睡眠脑电图方法简单,特异性高,能提高有临床发作而常规脑电图无法诊断的疑似癫痫病人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高玉娜  赵霞  黄永珍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64-164,166
目的分析剥夺睡眠后睡眠脑电图在癫痫患儿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在发作间歇期常规脑电图检查正常的癫痫患儿进行剥夺睡眠或自然睡眠,描记患儿思睡期、浅睡期到深睡期的脑电图变化。结果 96例癫痫患儿在清醒期常规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率为42.3%,睡眠后检出痫样放电率为74.5%。结论睡眠诱发后脑电图能明显能提高痫样放电率,为癫痫的确诊提高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视频脑电图与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癫痫患儿204例,均分别进行视频脑电图、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视频脑电图组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优于剥夺睡眠脑电图组。视频脑电图组癫痫放电检出率为62.5%,高于剥夺睡眠脑电图组的52.0%。剥夺睡眠脑电图组对1~3岁患儿癫痫放电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而视频脑电图组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剥夺睡眠脑电图组睡眠期癫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视频脑电图组在各时期癫痫样放电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痫检出率较高,且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但对于1~3岁小儿建议采用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5.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及脑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具有中央一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 对78例BEC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3-14a,其中5~10a发病者62例(80%);发作频度变异大,以短期发作数次者及偶发者为主,占67%(67/78);72例(92.3%)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部分性发作63例(80.8%),其中继发全身性发作者24例,发现时即为全身性发作15例(19.2%);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见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有尖波或棘波发放,清醒脑电图阳性率55.4%,睡眠脑电图阳性率92%;绝大多数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疗效满意,占93.2%(69/74),但发作停止≥1年者复查EEG仅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BECCT是一种与睡眠密切有关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部分患儿可伴有全身泛化,脑电图为中央、颞区局灶发电,脑电图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脑电图辅助诊断的阳性率。本病预后良好,早期诊断有助于对患儿的良好预后尽早做出判断,从而减轻患儿及家庭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儿童非癫痫性发作(NES)中的作用。方法 对105例经1∽4hVEEG动态监测后诊断为NE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 105例NES中,心理性NES14例(13%),躯体性NES91例(87%)。43例此前接受过普遍EEG检查的患儿中11例(26%)曾被误诊。结论 VEEG是明确小儿非癫痫性发作的种类、鉴别非癫痫性与癫痫发作的可靠的方法,发作间隙期EEG异常是导致NES误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9月在我院癫痫专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发作性症状儿童病例845例,其中拟诊癫痫554例,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291例,全部病例均作常规脑电图(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拟诊癫痫554例,经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结合其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痫491例;而拟诊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291例,经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结合其临床表现,276例被除外癫痫。结论24hAEEG是鉴别诊断儿童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睡眠诱发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珍  侯宝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540-1541
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98年7月~1999年7月疑为癫痫的患儿脑电图进行总结,对其中130例确诊为癫痫的患儿进行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同一患者既做清醒状态脑电图,又做睡眠脑电图。睡眠脑电图均在自然或剥夺睡眠状态下进行。出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或多棘慢复合波认为脑电图检查阳性。结果:疑为癫痫患者605人次,清醒脑电图阳性率36.8%(99/269),睡眠脑电图阳性率51.2%(172/336),睡眠脑电图阳性率较清醒脑电图更高(χ2=12.5,P=0.0004)。130例中清醒脑电图阳性38例,阳性率29.2%(38/130),同组患者睡眠脑电图阳性率净增加92例(即不包括清醒阳性的38例),净增70.8%(92/130)。结论:睡眠脑电图能明显提高癫痫确诊率,疑为癫痫的患儿在做清醒状态脑电图的同时应作睡眠脑电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伴中央-颞部局灶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痢(BECCT)的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74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BECCT主要表现为面肌抽搐、口角抽动、流涎、喉咽发声、发作性肢体阵挛或强直;且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有一侧或双侧中央和(或)中颞区棘波或尖波。可向其他部位扩散;入睡后局灶放电频率明显增加;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预后良好。结论BECCT是一种特征性癫痫综合征,临床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发作间期EEG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韩洁  姜红  王妙英  景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94-1596
[目的]分析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动态脑电图(AEEG)改变,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38例患者,经临床与AEEG分析诊断为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BCEOP),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建议区分为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14例和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24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临床特征、A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发作稀少,发作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发作频繁,以视觉症状为主。两组AEEG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表现亦各有差别,且均可被睡眠活化。[结论]两组儿童枕叶癫痫临床各有特点,具有特征性的一侧或双侧枕叶放电的脑电图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