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1999年,我科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自制气囊气管内套管,对16例昏迷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刘春秀  黄萍  康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14-114
目的:探讨更适合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防止切口皮肤周围感染及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10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一次性气管套管保护膜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采用一次性气管套管保护膜的病人切口皮肤周围纱布垫干燥、无潮湿及肺部感染率低。结论:自制一次性气管套管保护膜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中的使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气管套管固定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管切开的患者用 2根布条固定气管套管于颈部 ,但打结处易受血渍、痰渍污染而结痂变硬 ,拆解困难 ;又因无弹性 ,当头颈部移动时易牵拉气管套管 ,咳嗽时影响呼吸。 90年代已推出解带和系带更方便的新型气管套管固定带[1] ,但此带仅与一次性气管套管配套出售 ,价格昂贵。我们经反复临床实践 ,制成一种简单安全且廉价的气管套管固定带 ,现介绍如下。材料 :12cm× 2 .5cm、30cm× 2 5cm全棉白绒布各 1条 ;同规格的尼龙母搭扣各 1条 ;9cm×0 5cm尼龙子搭扣 2条 ;6cm× 2cm尼龙子搭扣 1条 ;6cm× 2cm宽松紧带 1条 ;丝棉少…  相似文献   

4.
自制气管套管堵管器应用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决定拔管前需先试半堵管24h,病人无发热、呼吸困难,然后全堵管24~48 h,医生根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再决定拔管或延长堵管的时间。临床上常采用堵气管套管的材料是一种自制软木塞,虽然取材方便,但每次需依据套管型号反复多次刻制试用,且需分别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生命的急救手术,应用广泛,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ICU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一般置管时间较长,如何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尽可能增加病人的舒适感[1]及防止意外脱管[2],成为一个重要的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气管切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救措施之一,是抢救病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做气管切开,使我科许多病人转危为安,就气管切开的伤口感染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课题,气管套管的消毒问题应放在首位,我科护士在消毒气管套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经过10余年摸索出一些经验,根据气管套管的弯曲度,自制了一些气管套管清洗刷,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王志娟  李玉红  俞飞云  陈栋樑 《浙江医学》2015,37(19):1624-1626
目的 观察自制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对气管切开患者颈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探讨用于固定气管套管的可行性。方法6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使用自制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套管;对照组使用传统棉布带固定。分别于固定后1、2、3周评价两组患者颈部皮损、切口皮损情况,并于第3周评价患者舒适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皮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皮损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83、-8.214,均P<0.01);切口皮损程度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57±1.01)、(7.77±0.86)分,对照组分别为(5.90±1.16)、(6.03±1.1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的气管套管固定装置,可有效减轻患者颈部及切口皮肤损害,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弹力松紧带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方法 采用色彩鲜艳约0.5-1.5公分宽,柔软、弹力适中的松紧带,根据头围大小、手指的宽度,选择适合长度,做成不同大小的头圈及手圈,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四肢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 采用彩色松紧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 彩色弹力彩色松紧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纠纷,节约医疗资源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162-164+168
目的探讨内瘘套管针在建立扣眼穿刺隧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内瘘套管针行扣眼穿刺隧道,对照组采取锐针行扣眼隧道。观察隧道的形成时间、护士工作量、隧道固定性、隧道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隧道的形成时间为(12.55±3.11)d,低于对照组的(30.19±5.66)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需穿刺6~9次形成皮下隧道,平均次数为(7.85±1.06)次;对照组护士需穿刺10~20次形成皮下隧道,平均次数为(15.23±3.15)次,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隧道固定性均良好,观察组无隧道狭窄情况发生,发生率为0,对照组隧道狭窄发生率为16.00%(4/25),观察组隧道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建立扣眼穿刺隧道方面,内瘘套管针行扣眼穿刺隧道能够缩短皮下隧道的形成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隧道狭窄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院胸外科从1992年以来,对胸部肋骨骨折采用自制松紧带固定圈治疗,经临床210例疗效观察,明显优于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和胸带固定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桃梅  华薇  荣辉 《重庆医学》2021,50(18):3106-3109
目的 探讨术侧前臂环抱于胸前结合自制上臂约束带应用于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约束法,观察组给予术侧前臂环抱于胸前结合自制上臂约束带,比较两组N9波异常率、体位摆放时间、体位移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9波异常率更低(12.31%vs.0),体位摆放时间更少[(6.43±1.24)min vs.(4.08±0.47)min],体位移动更短[(3.24±0.53)cm vs.0 cm],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4.62%vs.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体位及自制约束带的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胡桃梅  华薇  荣辉 《重庆医学》2021,50(18):3106-3109
目的 探讨术侧前臂环抱于胸前结合自制上臂约束带应用于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约束法,观察组给予术侧前臂环抱于胸前结合自制上臂约束带,比较两组N9波异常率、体位摆放时间、体位移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9波异常率更低(12.31%vs.0),体位摆放时间更少[(6.43±1.24)min vs.(4.08±0.47)min],体位移动更短[(3.24±0.53)cm vs.0 cm],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4.62%vs.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体位及自制约束带的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李玉良 《中国医疗前沿》2012,(23):81+78-81,78
应用肢体固定带固定肢体,是ICU中防止意识不清或烦躁患者出现各种意外而经常采取的必要防护措施,其安全与否决定着意外事件发生的多少。过去我院使用的肢体固定带是自行设计并获得国家专利局认证的实用新型专利,结实、耐用、固定妥善,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10%-20%特别躁动的患者,在肢体固定的情况下,仍会有意或无意地用已固定的手拔除治疗或监测管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7-130
目的?探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 例我院2017 年5~10 月妇科行门诊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自制组,传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自制组(A 组)使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供氧;传统组(B 组)使用普通鼻咽通气道供氧,对照组(C 组)使用单纯普通鼻导管通气。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患者苏醒时(T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T2 时点三组PaO2、SaO2、SpO2、PaCO2、RR、HR 及MA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时点PaO2、SaO2及SpO2:A 组>B 组>C 组,PaCO2:A 组<B 组<C 组,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 时点RR、HR、MAP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A、B 组<C 组,苏醒时间:A 组<B 组<C 组。结论采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在解除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方面,实时、有效,可以替代传统一次性鼻咽通气道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外科患者在进入手术部实施手术时,为了减少感染机会,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一般只允许穿病员服;同时为了输液和监护的需要,手术时患者的双上肢裸露在室温下,夏季虽然天气热,但是空调的作用下,室温相对是比较低的;冬季虽然有暖气,但上肢裸露在室温下温度仍是比较低的;术中为了维持体液循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又需要输入较多甚至大量的液体,更容易导致肢体温度的再次降低。如果肢体温度过低,患者体温直接降低,体温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强型气管导管与普通气管导管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与咽喉部有无不同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8例,年龄18~7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加强型气管导管组(A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B组),A组35例,B组33例.两组均使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且一次成功,排除多次插管的病例.比较A、B两组患者入室时(T1)、麻醉诱导前(T2)、插管后手术开始前(T3)、手术结束前(T4)以及手术结束拔管前(T5)的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气道压;麻醉诱导前(T2)和插管后手术开始前(T3)两个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糖.记录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时(T6)、第一次饮水(T7)、第一次进食(T8)、术后12 h(T9)以及术后24 h(T10)咽喉部有无疼痛,有无吞咽困难,有无其他不适等情况,疼痛指标以VAS视觉评分指标进行判断(0分不痛,10分最痛).结果:A、B两组患者之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插管后皮质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后A、B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 h时B组咽喉部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组,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的咽喉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气管导管相比,加强型气管导管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时不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更低,且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以及疼痛强度低于普通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7.
高元安  张庆华  王乐  张瑞 《当代医学》2011,17(5):104-105
目的 观察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1527例,随访863例,统计插管成功率、输卵管疏通率、妊娠率.结果 1527例输卵管不通患者,双侧不通953例,单侧不通574例,共计不通输卵管2480条,插管成功2346条,成功率94.6%.间质部、峡部梗阻1927条,疏通1789条,疏通率93%.壶腹部、全部不通553条,疏通19条,疏通率3.4%.随访863例输卵管疏通患者,宫内妊娠413例,妊娠率47.8%,宫外妊娠6例,占0.7%.结论 自制导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插管成功率高,对输卵管间质部、峡部梗阻疏通率显著,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干预指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脂、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生活自理能力及有无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抗阻运动干预指导,对照组实施责任护士常规指导。分别在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血脂、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无复发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血脂值、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阻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脂值、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运动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增强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加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丽  余岚  汤荣兴 《海南医学》2011,22(10):73-75
目的探讨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在颌面部手术经鼻插管中的优势。方法选择80例颌面部手术经鼻插管成年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组(W组)和普通PVC气管导管组(P组)。比较两组患者经鼻插管试探的次数、插管时间及鼻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鼻插管均获得成功,插管时间相似。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插管试探次数少,且鼻出血的频率及出血程度均小于普通PVC气管导管。结论带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经鼻插管试探次数少,出血轻微,更适合经鼻插管麻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