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8,(3):313-3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SH-SY5Y细胞,再以Aβ诱导SH-SY5Y细胞产生AD样损伤,以MT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存活率,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LC3、p62的表达。以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对SHSY5Y细胞进行预处理,再以雷帕霉素诱导SH-SY5Y细胞产生细胞毒性损伤,以MT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存活率。结果经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细胞LC3-Ⅱ的表达水平下降,LC3-Ⅰ升高,LC3-Ⅱ/LC3-Ⅰ下降(P<0.05),p62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在含雷帕霉素(100μmol·L-1)的培养基条件下,以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细胞,细胞的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低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拮抗Aβ蛋白对SH-SY5Y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H-SY5Y神经细胞的自噬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β_(25-35)介导SH-SY5Y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改变是否通过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β_(25-35)(0、25、50μmol·L~(-1))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48、72 h,MTT法确定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变化,Real time PCR检测DNA甲基化酶DNMT1、DNMT3a、DNMT3b、Me CP2的mRNA水平。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分析Aβ_(25-35)介导的Bcl-2、Bax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25μmol·L~(-1)Aβ_(25-35)暴露SH-SY5Y细胞72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达(68.49±9.8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表明成功建立了AD细胞凋亡模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β_(25-35)药物处理组与空白组比较,Bcl-2表达明显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β_(25-35)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DNA甲基化酶DNMT1、DNMT3a、DNMT3b、MeC P2表达无变化(P<0.05);MSP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Bcl-2和Bax甲基化扩增阴性,非甲基化扩增阳性;Aβ_(25-35)处理组Bcl-2和Bax甲基化引物扩增阴性,非甲基化引物扩增阳性。结论 MSP结果显示Aβ_(25-35)介导SHSY5Y细胞凋亡未引起Bcl-2、Bax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APP17肽对Aβ25-35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形态学和生化学指标观察APP17肽对Aβ25-35诱发SH-SY5Y细胞凋亡是否有保护作用,并对其保护作用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选用细胞形态观察、半定量LM-PCR DNA ladder Assay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的方法观察APP17肽是否对Aβ25-35诱发SH-SY5Y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通过测定细胞MTT代谢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β25-35和APP17肽对细胞内过氧化物含量、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以及Western Blotting 观察细胞内凋亡诱导因子AIF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情况,探讨了APP17肽的保护作用机制. 结果 APP17肽可以明显改善Aβ25-35造成的细胞形态损伤,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比率;与Aβ25-35损伤组相比,APP17肽预孵育能明显提高细胞MTT代谢率,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AIF的表达;有效降低Aβ25-35引起的细胞内过氧化物含量增高;并且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增加. 结论 APP17肽可以稳定线粒体功能、降低细胞内过氧化物含量,激活NF-κB并使其持续表达,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有比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对阿尔采末病中APP淀粉样酶切途径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姜黄素作用于阿尔采末病中APP淀粉样酶切途径的环节,探讨其抑制Aβ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以LipofectaminTM2000脂质体介导瞬时共转染pBACE1-mychis和pAPPswe两种质粒,姜黄素(0、1.25、5.0、20μmol.L-1)处理转染后的SHSY5Y细胞24h,以及5μmol.L-1姜黄素按时间梯度(0、12、24、48h)分别处理转染后的SHSY5Y细胞,通过RT-PCR检测APP和BACE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CE1和C99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Aβ40/42水平。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APP和BACE1mRNA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减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BACE1和C99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Aβ40/4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阿尔采末病相关基因APP mRNA表达;抑制APP的限速酶BACE1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APP分解产物C99蛋白表达,都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此外,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APP的分解产物Aβ40/42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开心散对Aβ25-35诱导损伤SH-N-K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神经毒性物质β-淀粉样肽(Aβ25-35)诱导损伤的SK-N-SH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Aβ25-35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脑内神经元病理损伤,并以含开心散(KXS)药物血清拮抗其作用。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反应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淀粉样肽蛋白前体(APP)基因、Aβ降解酶NEP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s法检测APP蛋白表达。结果试验显示暴露Aβ25-35后培养SK-N-SH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加。而含开心散药物血清处理能显著提高Aβ25-35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率,同时提高细胞内SOD的活力(P<0.01)。RT-PCR结果显示开心散可降低Aβ代谢相关的APP基因的表达并提高NEP基因的表达,APP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AD病理相关的Aβ25-35能造成神经元细胞损伤死亡,开心散对毒性Aβ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开心散能增加抗氧化酶SOD活力,同时下调内源性APP基因表达,上调NEP基因表达,减少内源Aβ产生,从而抑制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过表达β淀粉样前体蛋白的SH-SY5Y细胞上(SH-SY5Y/APP695)观察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生成的作用,探讨其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方法葛根素2.5,5和10μmol·L-1处理SH-SY5Y/APP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外Aβ1-40和Aβ1-42水平;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及β-分泌酶的蛋白表达变化;荧光法测β-分泌酶的活性;RT-PCR法检测β-分泌酶转录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可剂量依赖性的减少SH-SY5Y/APP695细胞外Aβ1-40、Aβ1-42的水平;酶活性分析显示2.5,5和10μmol·L-1的葛根素分别抑制了15%,30%和40%β-分泌酶的活性。Western blot印迹结果显示,葛根素能剂量依赖性抑制β-分泌酶蛋白表达,2.5,5和10μmol·L-1的葛根素使β-分泌酶的蛋白表达分别减少至82%,71%和4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下调β-分泌酶蛋白的表达、抑制β-分泌酶的活性减少Aβ的形成,这可能是葛根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对Aβ_(25-35)损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Aβ_(25-35)损伤SH-SY5Y细胞,MTT和LDH法,考察EGC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通过测定细胞内SOD、GSH-Px和MDA活性,考察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Nrf2、NQO1、HO-1、Prdx6和Trx1蛋白含量。结果 Aβ_(25-35)损伤SH-SY5Y细胞,导致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5、10、20μmol·L~(-1) EGC能够减轻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及LDH释放。而且EGC能够减少Aβ_(25-35)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同时,EGC能够明显增强Aβ_(25-35)损伤后Nrf2、NQO1、HO-1、Prdx6和Trx1的表达。结论EGC能够抑制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通过促进Nrf2核转位,提高抗氧化水平,降低Aβ_(25-35)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胡荽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MHS)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HS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Aβ1-42蛋白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水平;RT-PCR法检测A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HS能明显降低Aβ1-42蛋白的含量(P<0.05);抑制APP、BACE1和Cat B,同时提高NEP和IDE的表达(P<0.05);增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pNMDAR1、p-Ca MKII、p-PKACβ、PKCγ、p-CREB和BDNF的表达(P<0.05)。结论 MHS能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生成与沉积、增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相关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的高表达及β-淀粉样肽(Aβ)高度生成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胆碱能功能的影响,探讨AD脑内Aβ与胆碱能变化的联系。方法将携带野生型人APP基因的pCMV695质粒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后根据APP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槲皮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小神经胶质细胞(BV-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利用Aβ诱导BV-2细胞发生损伤;将低(10μg/m L)、中(20μg/m L)、高(40μg/m L)3种浓度槲皮黄酮对细胞进行处理,共24 h,采用CCK8实验对BV-2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评价,应用ELISA试剂盒对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β-分泌酶(BACE)、早老素(PS1)、呆蛋白(NCT)蛋白表达水平,并对脑啡肽酶(NEP)、胰岛素降解酶(IDE)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采用Aβ诱导可较好地构建BV-2细胞损伤模型,经过低、中、高3种剂量的槲皮黄酮处理后,BV-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药物处理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6、TNF-α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黄酮组BACE、PS1、NCT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槲皮黄酮可以促进Aβ消化酶NEP、IDE的表达。结论槲皮黄酮对Aβ诱导的BV-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β分泌酶表达和激活Aβ消化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抑制剂(盐酸美金刚)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β分泌酶(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盐酸美金刚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大鼠海马注射10 μg β淀粉样蛋白(Aβ)1-40构建AD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10 mg/(kg.d)盐酸美金刚,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处死大鼠取血及海马组织。ELSIA法检测血清及海马组织中Aβ含量,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APP和BACE1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Aβ含量显著提高,APP及BACE1蛋白及mRNA含量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中Aβ含量显著降低,APP及BACE1蛋白及mRN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盐酸美金刚能通过阻断APP裂解,从而抑制AD大鼠海马组织中Aβ沉积。  相似文献   

12.
TAT-tCNTF融合蛋白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TAT-tCNTF融合蛋白能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并研究其对Aβ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重组PCR获得人截短型CNTF基因后,与pBV220-TAT载体连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AT蛋白运载融合蛋白穿过SH-SY5Y细胞膜的作用,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产生神经毒性,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融合蛋白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eochst33342/PI荧光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观察,并进行LDH释放分析进一步检测TAT-tCNTF对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BV220-TAT-tCNTF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可以与CNTF抗体特异性结合,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显示TAT-tCNTF能大量进入细胞,而rhCNTF只有微量进入细胞。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MTT、Heochst33342/PI荧光双染法及LDH分析都表明TAT-tCNTF能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结论TAT-tCNTF融合蛋白可以跨越细胞膜,能够保护Aβ25-35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促进细胞生存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9,(2):211-216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IMR-32细胞、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空白对照)、2.5、5、10、15、20μmol/L的TE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考察正常对照组(TET浓度为0μmol/L)和TET组(10μmol/L,IMR-32细胞;15μmol/L,SH-SY5Y细胞)的细胞跨膜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按上述浓度TET处理后的IMR-32细胞和SH-SY5Y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MMP-9、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10、15、20μmol/L的TET可显著降低IMR-32细胞和SH-SY5Y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148、14.461μmo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T组跨膜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ET组细胞中MMP-2、MMP-9、β-catenin、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TET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下调细胞中MMP-2、MMP-9蛋白表达及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余惠旻  ;周红祖 《中国药房》2009,(24):1843-1845
目的:研究不同药性中药——红参(温性)、生晒参(平性)和西洋参(凉性)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红参水提物(WERG)、生晒参水提物(WEG)和西洋参水提物(WEAG)进行干预,以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测定兔抗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连接X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50μmol.L-1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72h后,细胞变圆、聚集,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Aβ25-35与不同浓度的WERG、WEG和WEAG同时孵育后,可显著减少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降低,同时Bax与Bcl-2比值显著降低。结论:不同药性的红参、生晒参和西洋参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红参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研究不同浓度的五味子甲素(Schisandra A,Sch A)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1 mmol/L MPP^+染毒同时分别给予1、3和5μmol/L Sch A处理48 h,Muse^(TM)细胞分析仪检测凋亡细胞数的变化;hoechst33342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MPP^+染毒48 h可引起SH-SY5Y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1、3和5μmol/L Sch A干预可明显抑制1mmol/L 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且随着Sch A浓度的升高,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MPP^+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Sch A干预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1 mmol/L MPP^+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而一定浓度的Sch A能有效抑制MPP^+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β_(1-4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Aβ_(1-42)10μmol·L~(-1)+姜黄素1,5和10μmol·L~(-1)保护组及姜黄素10μmol·L~(-1)对照组;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活性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考察细胞损伤程度;AnnexinⅤ-FITC/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测定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Aβ_(1-42)10μmol·L~(-1)损伤组比较,姜黄素5和10μmol·L~(-1)缓解了Aβ_(1-42)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降低了Aβ_(1-42)诱导的乳酸脱氢酶释放水平(P<0.01)和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P<0.01)。姜黄素抑制了Aβ_(1-42)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作用(P<0.01);姜黄素1~10μmol·L~(-1)抑制了Aβ_(1-42)诱导的胱天蛋白酶9及胱天蛋白酶3级联激活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r=0.990,P<0.01;r=0.996,P<0.01)。姜黄素10μmol·L~(-1)对照组以上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胱天蛋白酶活性抑制Aβ_(1-42)诱导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丁氟螨酯对人经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加入丁氟螨酯0.03,0.06,0.125,0.25,0.5,1,2,2.6,4,6,8和16 mmol·L~(-1)处理SH-SY5Y细胞48 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标记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38蛋白(p-P38)和磷酸化Jun激酶(p-JNK)表达水平。结果与溶剂(DMSO)对照组相比,共孵育48 h后,丁氟螨酯≥0.06 mmol·L~(-1)时可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且随浓度增高细胞存活率有降低趋势,IC_(50)为2.6 mmol·L~(-1);丁氟螨酯1,2,4和6 mmol·L~(-1)组细胞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丁氟螨酯2,4和6 mmol·L~(-1)组SH-SY5Y细胞出现颗粒状荧光,细胞核固缩和崩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丁氟螨酯2,4和6 mmol·L~(-1)组细胞凋亡率由DMSO对照组的(0.7±0.1)%分别上升至(6.7±0.1)%,(72.4±8.6)%和(90.7±3.2)%(P<0.01);丁氟螨酯4和6 mmol·L~(-1)组G_1期细胞较DMSO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表明,丁氟螨酯4和6 mmol·L~(-1)组p-JNK表达均升高(P<0.01),丁氟螨酯6 mmol·L~(-1)组p-P38表达水平增加(P<0.01)。结论丁氟螨酯可能通过氧化损伤、激活P38蛋白和JNK蛋白诱导SH-SY5Y细胞G_1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羟基-1-氢-吲唑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凋亡的SH-SY5Y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MPP~+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建立体外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以MTT法筛选药物有效保护浓度;以免疫化学染色以及Hoechst 33258核染研究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抗凋亡作用;以Western blot法检测与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的磷酸化tau蛋白及其上游激酶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P-GSK-3β)和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5)的表达。结果 MPP+可引起GSK-3β的活化以及CDK5活性升高,诱导tau的异常磷酸化和神经细胞凋亡;而5-羟基-1-氢-吲唑可下调GSK-3β与CDK5的活性,降低磷酸化tau的水平和抑制MPP+导致的SH-SY5Y细胞的凋亡。结论 5-羟基-1-氢-吲唑可抑制MPP+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同时抑制GSK-3β和CDK5两条信号传导通路,而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ERα和ER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ERβ,以及p-Akt、total-Akt、p-GSK-3β、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 20μmol·L~(-1)的Aβ_(25-35)作用PC12细胞24 h后,能明显降低细胞的存活率(P<0.01);Que(40、60、80μmol·L~(-1))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的存活率(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Que明显提高ERα、p-Akt、p-GSK-3β蛋白表达量(P<0.01),ERβ蛋白表达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各实验组total-Akt和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基本无变化。当雌激素受体受到ICI182,780抑制后,PC12细胞活力及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槲皮素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ERα介导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通络醒脑泡腾片对快速老化小鼠亚系8(SAMP8)海马的NeuN蛋白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AMP8小鼠随机分为SAMP8组、安理申组、通络醒脑泡腾片组(高、中、低剂量),另取抗快速老化小鼠亚系1(SAMR1)作为对照组,分组后连续给药60d,采用Morris水迷宫和避暗法评价其学习记忆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海马Aβ和NeuN蛋白的表达;采用电镜法考察海马的超微结构.结果 通络醒脑泡腾片能够缩短SAMP8模型小鼠的潜伏期、明显地增加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百分比和进入目标象限的次数,可显著地减少(避暗)错误次数和延长逃避潜伏期;能够下调海马Aβ的表达并上调NeuN蛋白的表达,可显著地减少核糖体的丢失,降低线粒体的肿胀度,改善海马的超微结构.结论 通络醒脑泡腾片可通过抑制Aβ沉积,提高NeuN的表达来修复神经元,保护线粒体,从而提高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