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书铔 《重庆医学》2015,(23):3278-3280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浸润正常的子宫肌层,引起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及不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妇科常见良性疾病[1]。该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发病率8.8%~31.0%[2]。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其发病率较高,所引起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受到重视。近二十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该病的诊断亦得到不断提高[3],不再仅仅依赖于临床表现。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子宫切除率也有所下降[4]。针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进展,现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宫腺肌病被定义为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入侵到子宫肌层的女性良性疾病[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国外报道发病率为8.8%~31.0%[2],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3.4%[3],近2/3患者有痛经及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多且复杂,涉及怀孕、生产等过程,又可能与体内激素紊乱、免疫因素失调甚至与遗传物质的改变相关[3],但其具体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笔者选择有保留子宫要求或有生育要求患者,观察经腹切除手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近、远期疗效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3.
张富青  孙黎 《中原医刊》2004,31(3):49-50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病变未超出子宫体范围。此病变多发生于30—50多岁的经产妇,约有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1]。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逐年在增加,Bird(1972年)报告在子宫切除标本中的发生率为38.5%,Green(1977年)报告尸检中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高达50%—60%^[1]。子宫腺肌病的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常由于无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AM)是指女性患者内膜腺体、间质浸润子宫肌层,基层细胞逐渐代偿性肥大、增大,最终形成良性肿瘤[1]。AM多发生于30岁以上女性群体近些年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2-3]。AM临床症状有月经量增加、子宫增大及痛经等,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对于育龄期妇女而言会丧失生育能力,还会带来心理压力[4]。护士日常护理中和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加强护患交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抗原CA1 2 5通常用于卵巢癌病人的筛查[1 ] 。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血清中CA1 2 5值亦升高[2 ] 。作者通过对比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腺肌瘤 (文中共称子宫腺肌病 )、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血清CA1 2 5值 ,探讨测定血清CA1 2 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抽样调查我院 1 997年 6月至 1 999年 8月间妇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 1 1 9例 ,所有诊断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2 方法1 .2 .1 根据病史、查体及B超 ,诊断为子宫肌瘤、子宫腺…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被定义为一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入侵到子宫肌层的女性良性疾病[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国外报道发病率为8.8%~31.0%[2],国内报道为13.4%[3],近2/3患者有痛经及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多且复杂,涉及怀孕、生产等过程,又可能与体内激素紊乱、免疫因素失调甚至与遗传物质的改变相关[3],但其具体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疗效各异。笔者选择有保留子宫要求或有生育要求患者,观察经腹切除手术与米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人子宫肌层内,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牛周期性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不详,部分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0%~65%[1-2]引.子宫腺肌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尤以30~50岁经产妇多见.目前对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人性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作为子宫腺肌症的常规治疗方法,技术已成熟.介入性治疗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疗效显著,但尚未在临床广泛普及应用.现将各种治疗技术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副作用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高,有年轻化趋势,缺乏非创伤性诊断手段和特效药物治疗,为临床常见难治病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2]。子宫腺肌病并非人类所特有,许多动物如灵长类、啮齿类的子宫也会出现类似人类子宫腺肌病的改变,为人类子宫腺肌病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有关子宫  相似文献   

9.
<正>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巳成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危险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本文对1989年12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全部子宫腺肌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就其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统计自198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全部收入院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共216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1.1发病率:198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妇科手术患者2035例,其中子宫腺肌病216例,发病率为10.6%;十年来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因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妇科常见病[1]。既往诊断依据超声和临床检查,结果不甚满意。作者收集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的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给女性尤其是育龄期的女性带来了生理及心理的伤害,而药物治疗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技术的发展、原理及监控技术,HIFU消融子宫腺肌病的适应证、禁忌证、安全性、有效性及剂量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子宫体积和血清CA125动态监测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对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前及术后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和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3周子宫体积和血清明显下降(P<0.01)。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缩小体积与CA125降低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5(P<0.05)。34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复发时子宫体积明显增大,CA125明显升高(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增大体积与CA125升高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7,(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血清CA125水平动态监测在评价子宫腺肌病疗效及监测复发作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它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浸润生长。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目前研究认为子宫腺肌病主要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相关,同时也与高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有关。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是药物干预,二是手术治疗,但要根治本病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可逐渐自行缓解,或行双侧卵巢及子宫切除后子宫腺肌症才能治愈,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随着患者对保留子宫及卵巢等器官的要求增多,子宫腺肌病的非手术治疗迅速发展,目前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有高强度聚焦超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方法。但保守治疗具有难度高,极易复发等特点,同时以上保守治疗方案各自存在一些问题,而联合、长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对保护育龄期女性生育功能、提高生活治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发生于子宫的良性病变 ,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异位生长于子宫肌层使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多发于经产的绝经前期妇女 ,发病年龄一般在 4 0~5 0岁[1] 。流行病学报道通过子宫切除标本统计 ,子宫腺肌症约占妇科疾病的 8.8%~ 31% [2 ,3 ]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和继发贫血、子宫增大呈均匀或不均匀和不孕。该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痛经 ,经量增大并辅以B超或磁共振 ,准确率可达 90 %以上。目前 ,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子宫切除为主[4] 。但手术切除子宫对要求生育的妇女来说 ,是无法接受的 ,还可导致患者内分…  相似文献   

15.
古文  李春英  秦汉科  董红 《新疆医学》2007,37(5):119-120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内的一种疾病。以往诊断主要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术切除的子宫剖视,发现肌层内有黑褐色小结节。现为了能够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使患者得到早期的适当治疗,我们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术,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腺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良性病变,以月经量过多、痛经和不孕为主要表现.对想保留子宫的腺肌病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选择保守性手术治疗,包括腺肌病病灶切除、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子宫肌层病灶电凝、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盆腔去神经支配治疗、子宫动脉阻断、介入性治疗等.手术方式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意愿、生育要求、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医生的手术技巧.该文对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子官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可行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张丽武  马秋英 《华夏医学》2007,20(4):888-890
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目前芳香化酶抑制剂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正在探讨中,抗侵袭、抗血管生成药物、受体干预和基因治疗会逐步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均达到50%以上.子宫腺肌病血管介入性治疗的中远期临床有效率达82.3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腺肌病行子宫楔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年临床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痛经消失或明显改善、月经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为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在8.8%~31.0%[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临床上以痛经、经量增多、不孕为主要表现,痛经的发生率为64.8%~77.8%[3].由于月经期病灶出血,刺激子宫平滑肌产生痉挛性收缩导致痛经.痛经的程度不一,常呈进行性加重趋势.病变愈广泛,痛经愈严重,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有药物及手术方法,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明显,但只是暂时的,停药后症状体征很快复发[4],而手术后复发率达5.6%~10%[5].由于该病缺乏非创伤性诊断和特效药物治疗,为临床上常见难治病之一[6].笔者采用《景岳全书》中的决津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3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