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全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5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接受喉罩全麻)各25例,比对两组全麻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HR、MAP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同时能够维持有效通气,麻醉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中采取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接诊的小儿手术患儿120例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研究组采取喉罩全麻,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不同时点HR与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咽喉疼痛与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苏醒躁动、喉痉挛、呕吐误吸、声音嘶哑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小儿麻醉中采取喉罩全麻,相比气管插管麻醉而言,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不适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反复插管率由13.3%降至1.7%,拔管呛咳率由50.0%降至10.0%(P<0.05)。实施品管圈后,术后2 h吞咽困难、声嘶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可降低气管插管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涂抹范围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学龄前期儿童龋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的120例龋齿学龄前患儿,随机分成石蜡油1组、石蜡油2组、石蜡油3组、奥布卡因1组、奥布卡因2组和奥布卡因3组,每组患儿20例。奥布卡因组在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导管前端1/3及导管前端1/2分别均匀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石蜡油组涂抹方式和范围与奥布卡因组相同。比较各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0 min (T3)、气管插管后20 min (T4)、气管拔管时(T5)、气管拔管后10 min (T6)、气管拔管后20 min (T7)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应用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FRS)评估各组患儿拔管后1、2 h咽喉疼痛程度;比较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T6时,盐酸奥布卡因各亚组与石蜡油各亚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盐酸奥布卡因组内T2~T6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石蜡油组内T2~T6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1 h、术后2 h,各组F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奥布卡因组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油组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导管套囊及前端整体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可以帮助减轻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龋齿的学龄前期儿童的疼痛反应,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79-1080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拟行上肢手术的56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在手术中给予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_1)、插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_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T_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等,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T_2、T_3时的HR均明显高于T_1时(P<0.05);对照组患儿T_2、T_3时的MAP均明显高于T_1时及同期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术后VAS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嗜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贾秀萍 《健康研究》2014,(4):423-424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B组实施喉罩全麻,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罩)5 min(T1)、拔管前5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的MAP、HR、SPO2变化,观察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T1时HR均快于T0时(P〈0.05),MAP、SPO2均低于T0时(P〈0.05);A组T2、T3与T0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与T0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6.00%)低于A组(P〈0.01)。结论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喉罩全麻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麻醉在小儿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及对小儿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小儿外科收治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腔气管导管插入行单肺通气,研究组使用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以及插管前后指标的变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插管后,研究组心率(HR)指标高于插管前(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HR、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HR与皮质醇高于插管前(P<0.05)。研究组发生呛咳、吞咽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安全高效,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进行喉罩全麻通气。结果:插管后,常规组的DBP、SBP以及HR指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通气正常。拔管后,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18%(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更为适宜,此方法安全性高,与气管插管相对比,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而且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刘湘钰  张涛 《现代医院》2011,11(11):51-52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喉罩置入静吸复合全麻,Ⅱ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监测记录插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Ⅰ组插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显著变化,而Ⅱ组插管前后HR、MAP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Ⅰ组(3.33%),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使用喉罩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三种插管全麻方法,评选最佳方案。方法选择9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分为全凭吸入全麻(VCA)、硬膜外吸入复合全麻(VECA)、静脉吸入复合全麻(VI-CA),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 各组麻醉诱导后、切皮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结束后,VCA组MAP稍升高、HR稍增快。VECA和VICA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术后苏醒较快,拔管时间较早。静脉吸入复合全麻(VICA)组苏醒质量最佳。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可选择(VECA)、(VICA)麻醉。VICA更安全有效,苏醒快。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介绍了气管插管的定义、结构和原理,阐述了气管插管技术及不同种类气管插管耗材的特点,说明了新型气管插管的技术优点,并指出了气管插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口急救性气管插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28-2229
目的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475例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一次性插管成功472例,成功率99.37%,获得抢救成功387例,成功率81.47%。完成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治愈率越高。结论熟练掌握经口急救性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危重病人呼吸循环衰竭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7,(4):540-543
目的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80例,排除困难气道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B组(Macintosh喉镜+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C组(Shikani可视插管镜)、D组(Macintosh喉镜)。比较用于全麻下经口气管插管时对非困难气道患者声门显露情况、气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等影响。结果 (1)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单独或在Macintosh喉镜辅助下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2)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单独或在Macintosh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Macintosh喉镜比较,声门C/L1级显露率高、插管并发症少、一次插管成功率高。(3)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单独或在Macintosh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Shikani可视插管镜比较声门C/L1级显露率和插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可视气管插管管芯声门显露明显,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损伤减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显示上肢动脉铸型标本方法,为临床应用及教科研提供直观细致的局部循环标本.方法:截取新鲜成人尸上肢6例,从腋动脉、尺动脉及桡动脉分别向肢体两端进行多点灌注牙托粉、过氯乙烯等填充剂,然后进行腐蚀冲洗处理.结果:上肢动脉铸型标本外形美观,具有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血管分支毗邻关系明确,疏密有度.结论:采用沿动脉管道多点插管灌注法是制作上肢动脉铸型标本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通过汇集近年来各种医学杂志已报道的有关研究资料,得出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在临床急诊中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
基层医院PICC置管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PICC导管穿刺技术是基层医院护理的新课题。置管后正确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保持导管通畅,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突出了新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