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了安宁病房肿瘤晚期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全面评估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医护理。结果经过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患者症状的有效缓解。结论安宁病房肿瘤晚期患者的中医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孙丽君 《大家健康》2013,(11):141-142
目的探讨中老年肿瘤患者的中医心理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护理、观察中老年肿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合相关资料进一步总结中医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对中老年肿瘤患者加入中医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缩短了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中医心理护理通过突出中药整体观念,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改善患者脾肾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精血充盈,化痰、活瘀通络和消瘸散结等。从根本提高中老年肿瘤病的临床防治效果,由于中医中药不良反应率小,且对患者肝肾损害小,配合合理的科学护理方案,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肿瘤晚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80例肿瘤晚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针灸注射,耳穴埋豆等中医护理技术,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到肿瘤晚期病人改善临床症状。结论:中医护理技术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开创了新的护理手段,让护士更有创造力,更能实现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价值,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脑病科在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对18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吴茱萸与生姜贴敷神阙与足三里穴,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还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进一步提高脑病科的中医护理质量及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晚期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中医治疗的4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上加用了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舒适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在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发挥其特色和优势,符合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晚期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8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舒适度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舒适度,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肿瘤中晚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救治的肿瘤中晚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47.4%),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6.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中晚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毒性反应,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医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10例化疗肿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均有55例。中医护理组患者接受基础的护理和轻质护理、中医饮食护理、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患者化疗之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有74.55%呕吐、41.82%腹泻、45.45%便秘和70.91%白细胞减少。中医护理组为43.64%、20.00%、18.18%和30.91%。结论中医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为患者提供化疗治疗时,使用中医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患者临床配合度提升,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比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降低(P0.05),生活质量的评分升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万娟 《吉林医学》2023,(12):3543-3546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纯中医治疗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iper疲乏量表(R-PF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 ,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 ,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对机体的强消耗性以及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明显表现出纳食无味、气血亏虚 ,甚则大肉削脱、形容枯槁的恶病质 ,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饮食护理尤显重要。我们将肿瘤患者分为气滞血瘀、湿聚痰凝型 ,阴虚内热、热毒内蕴型及气血两亏型 3大证型 [1]。并根据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对各型患者的饮食护理进行了辨证施食 ,概述如下。1 肿瘤的中医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评分(SDS)和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 SAS 评分为(30.6±4.9)分,SDS 评分为(32.5±5.2)分,胃肠道反应发生18例,发生率为22.5%;对照组患者 SAS 评分为(46.3±5.7)分,SDS 评分为(45.7±5.4)分,胃肠道反应发生48例,发生率为65.0%。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医护理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把患者家属与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不仅要对患者辨证施护,同时对患者家属也要给予适当关怀,尤其是对临终前后肿瘤患者家属就更要进行辨证照护.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予患者和家属以最大限度的关怀和安慰,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能缓解家属因失去亲人而带来的痛苦情绪.因此,笔者在对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贯彻中医移情、疏导和相制的原则来照护临终前后肿瘤患者家属,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在该院进行消化道肿瘤切除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将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技术,称为中医组,记录参照组患者及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并记录患者出现肠梗阻的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48.36±16.35)h、(20.31±4.86)h,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74.53±18.64)h、(31.25±8.54)h,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中医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为4.76%(1/21),与参照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9.52%(2/21)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在该院进行消化道肿瘤切除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将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1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技术,称为中医组,记录参照组患者及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并记录患者出现肠梗阻的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48.36±16.35)h、(20.31±4.86)h,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74.53±18.64)h、(31.25±8.54)h,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 <0.05);中医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为4.76%(1/21),与参照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9.52%(2/21)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探讨对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中医情志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范慧  孙雯  王鹏 《中外医疗》2022,41(1):153-156,161
目的 探讨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统计两组...  相似文献   

18.
《吉林医学》2010,31(16):2367-2367
<正>2010年吉林省护理学会拟召开急诊、儿科、中医及中医结合、供应室、老年病、肿瘤、护理教育、妇产科等专科学术会议,现向各医疗卫生单位护理工作人员征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9.
高艳梅 《甘肃医药》2022,41(4):373-375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及满意度的效果,探讨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疗效与总体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肺癌化疗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护理组)5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改善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吉林医学》2010,31(14):1944-1944
2010年吉林省护理学会拟召开急诊、儿科、中医及中医结合、供应室、老年病、肿瘤、护理教育、妇产科等专科学术会议,现向各医疗卫生单位护理工作人员征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