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该院住院部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成功后实施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麻醉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4种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为选择剖宫产效果最佳的临床体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足月妊娠拟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β、γ、δ4组,每组40例。其中α组产妇为平卧位、β组产妇为左侧倾斜15°位、γ组产妇为左侧倾斜30°位、δ组产妇为左侧倾斜30°结合足高头低位,观察比较4组产妇麻醉前、麻醉后1 min、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胎儿取出后1 min、胎儿取出后5 min的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SVR)等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胎头娩出时间等手术情况,并评估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和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δ组产妇在麻醉后各时间节点的CO、SV、HR、MAP、SVR等血流动力指标及手术结束后的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胎头娩出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δ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各时间节点的SpO_2水平均优于其他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产妇剖宫产手术麻醉后,行左侧倾斜30°结合足高头低体位能明显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增加产妇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状态,安全性高,是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体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低血压高危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9月在本院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低血压高危因素产妇80例,均灌注指数(PI)>3.5,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性输注组和对照组各40例,输注组麻醉开始时接受0.5μg/kg/min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通过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将收缩压维持在基线≤20%。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输注组低血压(32.5%)、头晕/胸闷发生率(5%)、脐静脉二氧化碳分压(43.20mmHg)均低于对照组(85%、25%、45.50mmHg),脐静脉氧分压(30.15mmHg)高于对照组(25.40mmHg)(均P<0.05);两组心动过缓、反应性高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基线血压相比,麻醉诱导后两组血压均降低,输注组术中血压值在基线血压值±10%范围内的累计时长(39.87±17.70min)高于对照组(27.79±15.32min),新生儿出生后输注组有更高的PaO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醉前预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急诊剖宫产术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孕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晶体组(Ⅰ组)和胶体组(Ⅱ组),各50例。麻醉前分别快速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羟乙基淀粉(万汶)溶液500mL,记录T1(麻醉前)、T2(麻醉后5min)、T3(胎儿娩出)、T4(胎儿娩出后5min)、T5(手术结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统计麻黄碱的使用情况和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T2时的SBP、DBP较T1时明显(下降P<0.05),T2时的HR显著高于T1时(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使用麻黄碱的例数和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前快速输注不同液体对术中孕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神经肌肉阻滞剂对全麻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Apgar评分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需实施全麻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琥珀胆碱(S组)、阿曲库胺(A组)和顺苯磺酸阿曲库胺(C组)3组;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除使用不同的神经肌肉阻滞剂外,其他麻醉用药均相同。3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由专人负责在新生儿剖出后当时、1、5、10 min分别记录Apgar评分,以及麻醉诱导期间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胎儿均在切开子宫后3 min内剖出。S组5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胎儿剖出后1 min的评分(P<0.05),A组和C组10 min的Apgar评分也明显高于胎儿剖出后1 min的评分(P<0.05),A组和C组5 min的Apgar评分也高于胎儿剖出后1 min的评分(P>0.05)。麻醉诱导插管期间3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不同组内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插管前1 min、插管后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P<0.05),诱导后和插管前1 min组内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3种神经肌肉阻滞剂之间对胎儿的Apgar评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安全应用于全麻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6.
苗杨  张金良  孙燕 《临床医学工程》2021,(10):1349-1350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8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质量.结果 胎儿娩出后,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1.5 ml 0.75%罗哌卡因局麻,对照组采用1.5ml 0.75%布比卡因局麻。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效果及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腰硬联合麻醉5 min和10 min时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感觉平面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感觉平面阻滞及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均是安全、有效的剖宫产手术麻醉药物,且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轻,且感觉平面阻滞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有助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甲氧明静脉预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剂量分为对照组(无药物)、试验A组(2 mg,0.1 mg/min)、试验B组(4 mg,0.2 mg/min)和试验C组(6 mg,0.3 mg/min),每组各25例。记录4组产妇入手术室、麻醉后1 min、麻醉后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及剖宫术结束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产妇低血压相关症状及发生率,并分析对比各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A组、试验C组及对照组麻醉后3 min收缩压小于麻醉后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 min,试验A组、对照组心率较基础值升高,试验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1 min仅对照组产妇心率较娩出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试验B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采用0.2 mg/min甲氧明预注以预防产妇低血压效果较好,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低血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各42例产妇。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A组、B组均预防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其中A组给予4μg去甲肾上腺素,B组给予8μg去甲肾上腺素,C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T_(0))、麻醉后1 min(T_(1))、麻醉后10 min(T_(2))、胎儿娩出时(T_(3))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记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3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3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3组T_(0)时SBP、DB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T_(1)、T_(2)时SBP、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T_(1)、T_(2)时SBP、DBP明显低于T_(0)时,T_(3)时SBP、DBP显著高于T_(2)时。3组T_(1)时心率低于T_(0)时,T_(2)、T_(3)时明显高于T_(1)时。B组T_(2)时SBP、DBP高于A组与C组,且A组高于C组。3组各时段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为4.76%,低于A组(均为19.05%)、C组(40.48%、4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组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C组(均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0%、14.29%、7.1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3组出生时、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预防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能降低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剂量8μg静脉推注的效果最显著,未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1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麻醉2 min、5 min、8 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 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 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 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 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7):1047-104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采取不同体位分为A组(平卧位,40例)、B组(手术床脚端抬高20°,50例)、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20°,48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2 min(T2)、麻醉5 min(T3)、麻醉10 min(T4)平均动脉组(MAP)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MAP水平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三组患者MAP均有下降,B组下降程度显著于A、C两组,A组下降程度显著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手术床左侧倾斜可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风险,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的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采取不同体位分为A组(平卧位,40例)、B组(手术床脚端抬高20°,50例)、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20°,48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2 min(T2)、麻醉5 min(T3)、麻醉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MAP水平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三组患者MAP均有下降,B组下降程度显著于A、C两组,A组下降程度显著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手术床左侧倾斜可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风险,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腰麻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CSEA下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两组各均分为5 m L、10 m L和15 m L三组剂量。各组均在腰麻平面固定后给药,检测各组给药后的最高麻醉平面,对比各组对麻醉平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腰麻平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注入5 m L溶液后,麻醉平面较基础平面升高约0.8个脊髓节段(P<0.05);注入10 m L与15 m L溶液后,麻醉平面较基础平面升高约2个脊髓节段(P<0.01);除15 m L组外,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的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时将生理盐水注入硬膜外腔可提高腰麻平面,其效力与等容量利多卡因相当,其机制为容量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老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HR与MA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与30 min,观察组患者的HR与MAP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产妇孕期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或Ⅱ级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床左倾25度),B组根据产妇孕期习惯在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床右倾25度).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例数少于A组(P <0.05),B组新生儿一分钟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产妇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是一个简单、可靠的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单胎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60例。LB组和B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各1.8ml。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恢复时间、腹肌松弛程度、术中产妇血压和心率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不同时点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更少(P〈0.05)。结论与0.5%布比卡因比较,0.5%左旋布比卡因更适用于剖宫产术的腰-硬联合麻醉。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13-814
目的研究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研究组产妇的麻醉方式为腰麻,对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等。结果手术过程中,两组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麻醉显效时间及痛觉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腰麻具有良好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51-352
目的探讨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剖宫产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仅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治疗组采用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新生儿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产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两组产妇T_0、T_1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到T4时段,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升高,治疗组波动相对平稳(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血气指标PaC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氯胺酮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剖宫产全麻诱导,手术期间产妇的心率、血压平稳,新生儿呼吸抑制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F组(在鞘内注局麻药即刻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和M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碱5 mg)。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失血量,输液量,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情况,胎儿娩出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F组各时点观察指标均优于M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各时点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麻醉后5 min时减慢(P〈0.05);F组脐静脉血气pH值、BE值均高于M组(P〈0.05),PaCO2低于M组(P〈0.05);F组恶心、呕吐率低于M组(P〈0.05)。结论: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