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期强化训练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人体成分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参加2012、2013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减重夏令营的肥胖儿童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8岁6月~14岁。减重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合理饮食。有氧运动的方案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治疗方案,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达到控制体重要求。同时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脂肪、体脂百分比、肌肉。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减重训练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 经过3周的减重训练后,体重[(64.97±17.89)kg]、BMI[(27.42±5.24)kg/m2]、脂肪[(26.68±10.88)kg]、体脂百分比[(39.49±9.38)%]较减重训练前[(68.06±20.19)kg、(29.09±6.41)kg/m2、(30.02±12.22)kg、(42.40±8.61)%]均明显降低(P<0.05),而身高[(152.64±10.28)cm vs (151.61±10.15)cm]、无机盐[(2.70±0.66)kg vs(2.61±0.65)kg]均明显增加(P均<0.05),但身体水分[(28.07±6.27)kg vs (27.98±6.72)kg]、蛋白质[(7.50±1.68)kg vs(7.45±1.80)kg]、肌肉[(20.67±5.06)kg vs (20.50±5.44)kg]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短期强化训练通过减脂作用有效达到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同时还有利于儿童身高的提升和体质增强。  相似文献   

2.
探讨ASD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的体成分差异和肥胖状况,为开展ASD儿童的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Inbody J 30体成分测试仪,对48例ASD儿童和按年龄—性别匹配的48名正常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脂含量、身体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骨骼肌等体成分指标进行测量,并联合应用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PBF)、腰围(WC)3种评价标准评定AS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肥胖状况.结果 ASD儿童的身体总水分、蛋白质、体脂量、去脂体重等含量以及PBF,BMI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7,3.11,2.84,2.69,2.05,3.49,P值均<0.05);按BMI,PBF,WC评价标准,ASD儿童肥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071,6.026,5.978,P值均<0.05).结论 AS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体成分和肥胖检出率存在差异.在针对ASD儿童进行康复教育训练的同时,应加强膳食行为指导、开展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学龄前儿童身体成分特征,为丰富儿童健康评价内容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的3~6岁正常儿童2 010名,常规进行体格测量,同时运用生物电阻抗法(InBodyJ20)对其进行人体体成分测定,检测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蛋白质、无机质、体水分、肌肉量、骨骼肌、体脂肪量等,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检验。结果 人体成分与性别有关,男童身高、体重、BMI、蛋白质百分比、体水分百分比、肌肉量百分比、去脂体重率、骨骼肌百分比均高于女童,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3.61、2.72、6.97、7.49、7.35、7.06、8.32、-7.22,P<0.05);男女童BMI、体脂百分比各年龄组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I男=23.78、FBMI女=13.66、F体脂百分比,男=32.34、F体脂百分比,女=9.82,P<0.05),且均随着年龄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3、4岁组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中人体成分与血脂、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深圳市某体检中心2013年7月—2014年1月排除了心肌梗死病史、肿瘤病史、严重感染、肝功能不全及无法独自站立的检查者后共925例。使用Inbody230人体成分仪对人体成分进行测定,主要包括体质指数(BMI)、体重、骨骼肌、蛋白质、体脂肪、矿物质含量、体脂百分比(%)、身体水分含量、体脂肪、去脂体重、腹部肥胖程度等指标,同时收集血清测定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除了体脂肪不受性别影响外,其余指标男女之间的体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之间的成分BMI与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体脂肪与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呈正相关关系,体脂百分比与TC、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酬(HDL-C)呈正相关,腹部肥胖程度与TC、TG、LDL呈正相关,而矿物质含量、身体水分含量及去脂体重与TG均呈正相关,与其余3项负相关。BMI、腹部肥胖程度、矿物质量、身体水分含量及去脂体重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呈正相关,体脂肪与ALT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人体成分与血脂、肝功能水平密切相关。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早期发现血脂和肝功能异常,指导中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尽早预测、发现营养相关性疾病,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肥胖青少年进行短期全封闭的减肥训练,采取合理的饮食干预联合短期的运动训练等手段,用以探究不同的干预方法对于肥胖青少年的体质影响,为肥胖青少年改善代谢状况以及增强体质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资料。方法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招收12~16周岁肥胖青少年84名,对其实施为期1个月的饮食干预联合短期强化训练。分别在进入实验时以及实验结束后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以及各项人体成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通过1个月的饮食干预和运动强化训练之后,肥胖儿童的脂肪及其百分比、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相对于训练之前有了明显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身体的蛋白质、肌肉、水分和无机盐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的差值均数为2.32,P=0.045,可以看出合理饮食及强化训练会影响儿童身体整体的指标,且可以推断出训练可以使儿童达到减肥的作用。结论合理饮食干预联合短期强化训练对肥胖青少年起到了较好的减肥效果,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减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相关指标与肥胖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2所小学126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成分测量,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均数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t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影响后,儿童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量、去脂肪体重、基础代谢率、身体总水分与BMI呈高度正相关性,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8,0.919,0.740,0.665,0.740(P值均<0.01),电阻抗与BMI呈高度负相关(r=0.708,P<0.01);体成分相关指标值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身体脂肪量及腹部脂肪均值大于男生,男生蛋白质和肌肉量均值大于女生,男、女生肥胖组与正常组的体成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存在差异.用体成分测量判定儿童肥胖的体脂百分含量可能更具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体成分的差异,为儿童健康评价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科体检的儿童1 185例,年龄3~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人体成分各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营养状态与儿童体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童的体重、BMI、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及基础代谢率均高于女童,体脂率低于女童(t=2.94、5.05、5.21、4.67、2.88、5.27,P<0.05);而身高和体脂含量在不同性别组间变化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的体脂含量、去脂体重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BMI随年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至6~岁)增加的趋势(P<0.05),按BMI变化趋势,儿童脂肪重聚年龄约5岁。男、女童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去脂体重、均随BMI增加而逐渐递增(男:F=33.28、29.81、33.02,女:F=28.57、13.38、24.55,P<0.05)。PBF与BMI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一致性(χ2=143.28、99.02,P<0.05),但PBF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及营养状态儿童的人体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体成分对于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是对儿童健康评价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济南市4~6岁儿童体成分发育特点,研究学龄前儿童体脂百分比(PBF)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比较两者在肥胖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6月选取儿保科健康查体的1 788例济南市4~6岁健康儿童,运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体成分测试。结果 4~6岁男、女童部分体成分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去脂体重、蛋白质、体脂肪、无机盐、基础代谢率和水分、PBF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中,若不区分性别,BMI和PBF的相关系数r=0.841;若区分性别,男性r=0.872,女性r=0.830,以PBF与BMI标准判断儿童肥胖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0.64)。结论 1)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学龄前儿童体成分,可客观反映体脂肪含量,准确判断肥胖。2)BMI与PBF在判断肥胖时,男童的一致性高于女童。PBF在评估肥胖男童时灵敏性高于BMI。  相似文献   

9.
了解16周不同强度足球锻炼对壮族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身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壮族单纯性肥胖小学生有效降低体重,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支持.方法 通过典型抽样法,在玉林市某小学依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筛选出40名单纯性肥胖的壮族小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强度足球锻炼组、中强度足球锻炼组、高强度足球锻炼组各10人进行16周干预,干预前后对小学生的身体成分、血压、血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壮族肥胖小学生与干预前相比,经过16周低强度足球锻炼后,体重降低2.70 kg、脂肪含量降低3.86 kg、体脂百分比下降0.06百分点,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3.19,5.26,P值均<0.05).中强度足球锻炼对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收缩压、舒张压、血清Chemerin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5,3.70,4.24,11.40,2.29,2.35,2.38,P值均<0.05).高强度足球锻炼后,除身高指标外,其他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7,5.11,5.45,5.60,15.20,2.63,2.30,2.89,3.68,P值均<0.05).组间比较显示,高强度组的干预效果最优,其次为中强度组和低强度组.结论 16周足球锻炼对壮族单纯性肥胖小学生的身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均起到一定干预效果,干预强度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戴昕  何玲  刘曈  王建  梁晶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66-968
目的了解智力残疾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智力残疾青少年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从北京市3所培智学校抽取轻、中度智障在校生170名为对象,年龄10~21岁,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试各项身体成分指标,并测量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及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结果智力残疾男生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肌肉量、基础代谢率在14~17岁年龄段达到峰值,18岁后呈减少趋势;女生各项指标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在18~21岁达到峰值。同年龄段中,女生体脂百分比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肌肉量、基础代谢率及腰臀比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的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体成分发育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超重、肥胖组智力残疾青少年体成分的组间差异显著,体脂百分比、身体脂肪量、非脂肪性身体成分均呈递增趋势。结论智力残疾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青少年,且主要集中在青春发育前期及青春发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