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老龄大鼠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运动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EP+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运动预处理+缺血预适应组(EP+IPC组),每组12只。Con组、IR组、IPC组不做特殊运动干预;EP+IR组、EP+IPC组接受运动预处理干预(采用电动动物实验跑台进行梯度运动训练,1次/d,5 d/周,共训练6周)。利用Langendorff装置制备老龄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具体如下:Con组仅进行心肌离体灌流,持续平衡灌注180 min,不进行缺血操作;IR组平衡预灌注20 min,然后保持心脏温度恒定在37℃,通过控制灌流设备的三通阀,使全心缺血40 min,再复灌120 min;EP+IR组大鼠心脏离体后,模型制备方法同IR组;IPC组大鼠心脏离体后平衡灌注20 min,给予3次缺血预处理(短暂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之后缺血40 min,再复灌120 min;EP+IPC组大鼠心脏离体后,模型制备方法同IPC组。于再灌注前、再灌注30、60、120 min分别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心脏功能变化;于再灌注结束后,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比色法检测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1)心脏功能指标:与Con组同一时间点比较,IR组再灌注前、再灌注后30、60、120 min心功能各项指标[心率(CR)、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均明显降低(P<0.05)。与IR组同一时间点比较,EP+IR、IPC、EP+IPC组再灌注30、60、120 min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与IPC组同一时间点比较,EP+IPC组再灌注30、60、120 min心功能HR、±dp/dtmax、CF均明显更高(P<0.05)。(2)心肌梗死面积:与Con组比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P<0.05);与IR组比较,EP+IR、IPC、EP+I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3)LDH活性、MDA含量、SOD活力:与Con组比较,IR组LDH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EP+IR、IPC、EP+IPC组LDH活性水平降低(P<0.05);与EP+IR、IPC组比较,EP+IPC组LDH活性水平明显更低(P<0.05)。与Con组比较,IR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EP+IR、IPC组比较,EP+IPC组MDA含量明显更低,SOD活力明显更高(P<0.05)。结论:运动预处理可诱导老龄大鼠心肌IPC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龄大鼠心脏功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这可能与其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LDH活性、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TRI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不同剂量T RIA+IR组及T RIA (2.5μg/mL)组。正常组全心持续灌流90 min;IR组平衡灌注30 min ,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0 min;TRIA+IR组在缺血前5 min分别给予(25,15,5,2.5)μg/mL TRIA之后处理同IR组;TRIA组平衡灌注30 min后给药5 min ,之后持续灌流30 min。观测各组心率(HR)、冠脉流量(CF)、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 dp/dtmax),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释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R组引起明显的心功能损伤,表现为再灌注期间 HR、CF、LVP、± dp/dtmax降低以及CK释放量增加;心脏灌注不同剂量TRIA(25,15,5,2.5μg/mL)5 min可加重IRI所致心功能损伤,甚至心脏停跳,表现为LVP、± dp/dtmax进一步降低,CF显著减少,HR减慢以及CK释放量增加;单独灌注TRIA(2.5μg/mL)对大鼠心功能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持续30 min不能恢复。【结论】离体大鼠心脏灌流 T RIA可抑制心功能及加重心肌IR后心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8-异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5μmol/L氯胺酮(KL)组、10μmol/L氯胺酮(KM)组和50μmol/L氯胺酮(KH)组。四组首先采用Langendorff逆灌装置建立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以K-H液平衡灌注10 min后,再分别应用不含氯胺酮、含5μmol/L、10μmol/L和50μmol/L氯胺酮的K-H液灌注10 min,之后全心停灌25 min,复灌30 min。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总乳酸脱氢酶(LDH)、心尖部心肌组织8-异前列腺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KL和KM组8-异前列腺素、SOD及LDH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结构变化也未见损伤减轻;KH组8-异前列腺素和LDH含量明显升高(P<0.05),超微结构损伤加重。结论 5μmol/L和10μmol/L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8-异前列腺素含量无明显影响,而50μmol/L氯胺酮则增加8-异前列腺素含量、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后再灌流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动脉套管侧管给药.测定再灌注30min后,灌流液中CK、LDH、SOD、GSH-Px和MDA含量;同时测定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结果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可以对抗离体大鼠心脏停灌后再灌注引起的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的降低(P<0.01,P<0.05);降低灌流液中CK、LDH和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的活力(P<0.01,P<0.05).结论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在体和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曲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嘌呤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曲林处理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照组心脏用Krebs液灌注平衡30 min;缺血-再灌注组在平衡30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丹曲林处理组Krebs液中加入5 μmol/L丹曲林,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灌流液嘌呤代谢产物:腺苷、次黄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检测嘌呤代谢途径的酶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5′-NT)、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的活性.结果 丹曲林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减少12.6%,LDH活性降低39.7%;腺苷、次黄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较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下降30.9%、22.1%、19.5%、25.4%和12.7%(P<0.05);5'-核苷酸酶、腺苷脱氨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较缺血-再灌注心肌显著增加(P<0.01),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丹曲林保存细胞内的代谢酶活性,显著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能量恢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制备离体大鼠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1,6-二磷酸果糖预处理组(FPC组),所有心脏予以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FPC组在持续缺血前用含FDP的K-H液灌注15 min做预处理。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30 min(T0)、缺血30 min(T1)、再灌注5 min(T2)、再灌注15 min(T3)、再灌注30 min(T4)、再灌注60 min(T5)时的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心率(HR)、冠状动脉流量(CF),并计算(LVSP-LVDP)3心率。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用比色法测定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常规石蜡固定切片,以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的表达及以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与I/R组相比,FPC组的LVDP、(LVSP-LVDP)3HR、CF在T3~5时点、+dp/dtmax在T2~5时点、HR在T4~5时点升高显著(P<0.05,P<0.01),而LVEDP在T2~5时点降低显著(P<0.05,P<0.01),表明FPC组的心功能显著优于I/R组,且FPC组心肌中的SOD增加而MDA减少、Bcl-2升高而Bax降低、心肌凋亡指数也显著下降。结论 FDP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的心功能和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及其对质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探讨红花黄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06/2005-02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研室完成。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花黄素组、地奥心血康组。②采用Langendorff创建的离体心脏灌流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以持续平衡的充有体积分数0.95O2+0.05CO2混合气体的KH液进行非循环逆行灌流。灌注数秒后心脏恢复跳动。稳定15min后停灌30min,再灌40min,给药组在停灌前10min以红花黄素(0.33g生药/mL)或地奥心血康灌注,直至再灌后40min。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持续灌注K-H液90min。模型组离体心脏灌注K-H液35min,全心缺血25min,再灌注30min。③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测定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相应试剂盒说明完成。④分别进行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32只。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0.01)。②一氧化氮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地奥心血康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总一氧化氮合酶活力: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红花黄素组(P<0.01),明显低于地奥心血康组(P<0.05)。结论:红花黄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体大鼠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120 min的心肌酶学与超微结构变化,评价缺血时间对再灌注损伤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15 min、30 min、60 min,以及分别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自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单纯缺血15 min及缺血15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不明显,两组血清心肌酶无显著性变化。单纯缺血30 min心肌损伤明显,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更为严重,心肌酶漏出均增多,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缺血60 min与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最重,心肌酶漏出均增多,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时间过短或过长,恢复血供后都不会形成再灌注损伤,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可形成典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硝苯吡啶(Nifedipine)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30只体重在260-300g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Nifedipine组(1μmmol/L)。大鼠麻醉后取出心脏,悬挂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行主动脉逆行灌流,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模型;对照组行150min正常灌流。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SOD(Superoxidedismutas超氧化物歧化酶)及MDA(mal-onaldehyde丙二醛)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行PKCδ(The protein kinase C蛋白激酶C)的测定,用RT-PCR法测定NCX(Na+/Ca2+exchanger钠钙交换体)及SERCA2α(Sareoplasmie reticulum calcium adenodine triphosphatase肌浆网钙泵)的表达。结果硝苯吡啶组心肌梗死面积较模型组明显缩小(P<0.01);冠脉灌流液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药物组的PKC含量水平较模型组增多(P<0.05),药物组NCX mRNA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钙拮抗剂Nifedipin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前(预处理)或损伤后(后处理)给予脂肪乳对心脏I/R损伤的改善作用,探讨脂肪乳在心脏保护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 实验采用大鼠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流模型.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ISCH组)心脏离体平衡50 min,37 ℃缺血40 min,复灌120 min;脂肪乳预处理组(I-preC组)心脏离体平衡20 min,给予含30%的脂肪乳灌注液输注15 min,洗脱15 min,随后37 ℃缺血40 min,复灌120 min;脂肪乳后处理组(I-postC 组)心脏离体平衡50 min,37 ℃缺血40 min,复灌120 min,复灌开始即给予含30%的脂肪乳灌注液输注15 min.于平衡50 min和复灌120 min期间连续监测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舒张压(LVDP)、心率(HR).平衡20 min和复灌60 min时接取冠状动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复灌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心脏机械功能指标:与ISCH组比较,复灌期间I-postC组+dp/dt max、LVDP显著升高,-dp/dt max、LVEDP显著降低(P均<0.05);而I-preC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生化指标:复灌60 min时I-preC组和I-postC组CK和LDH活性均较ISCH组显著降低(P均d<0.05);I-preC组与I-post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均>0.05).I-preC组和I-postC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SCH组显著降低[(21.6±1.8)%、(15.9±1.3)%比(46.5±3.9)%,P均<0.05)];I-preC组与I-post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v.05).结论 脂肪乳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减轻心肌I/R损伤后CK和LDH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脂肪乳后处理能显著增强心肌I/R损伤后心脏的机械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鉴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27-232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P组).所有大鼠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设定心脏稳定15 min为基础值T0、缺血前即刻为T1、缺血30 min为T2、再灌注15、45、90、120 min分别为T3、T4、T5及T6.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冠脉流出量(CF)、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LVDP和±dp/dtmax).结果:与NC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其余各组CF和左心室功能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IP组和DP组左心室功能均升高(P<0.05);与IR组和IP组相比,在T2时间点,DP组CF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左心室功能,对离体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否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有关的确切机制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丙泊酚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封闭群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2 h(IR2)组;缺血再灌注6 h(IR6)组;丙泊酚2 h(P2)组;丙泊酚6h(P6)组。P组自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丙泊酚1 mg/(kg.min),Sham组及IR组按0.1 ml/(kg.min)速率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时间30 min。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动物,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 IR组及P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BUN、Cr、TNF-α的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但P组再灌注2 h、6 h时均明显低于IR组。Sham组SOD水平与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IR各组SOD值均显著降低,P组SOD值与IR组相比明显升高。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MDA值较P组及Sham组均显著升高,P组MDA轻度升高,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IR组大鼠的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Sham组及P组。结论丙泊酚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等机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脏的继发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肝缺血一再灌注组(IR组,n=10)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n=10)三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大鼠在阻断入肝血流前吸入2.5%七氟醚30 min,IR组和s组大鼠肝缺血45 min再灌注120 min.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1(LDH1)浓度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 与Sham组比较,S组和IR组血清ALT、AST、CK-MB、LDH1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组血清ALT、AST、CK-MB、LDH1浓度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Sham组心肌肌束及细胞形态正常,IR组和S组可见肌束断裂、细胞边界不清及炎症细胞浸润,S组改变较IR组轻微.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估。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仅穿线,不结扎LAD;缺血组(Ischemia组),单纯结扎LAD3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LAD30 min,再灌注120 min。每组20只。并从造模成功率、心电图、外周血中LDH、CK-MB的含量测定、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面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改进后的造模成功率达到90%以上,血液动力学、心电图、外周血中LDH、CK-MB的含量测定、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式均证实改良后的动物模型成功。结论改进后的方法能大大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模型成功率和动物成活率,准确地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模型,简化实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辽宁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50~300g,按随机排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葡萄糖酸镁组,每组1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每组各取8只:①对照组:改良的K-H缓冲液持续灌流110min。K-H缓冲液成分(mmol/L)如下:NaCl118.1,NaHCO325.0,KH2PO41.2,MgSO40.6,CaCl22.0,KCl4.7,Glucose11.0。②缺血再灌注组:改良的K-H缓冲液持续灌注至各项指标稳定后,约20min,停灌30min,再灌60min。③葡萄糖酸镁组:灌注方法同缺血再灌注组,但将K-H缓冲液内加葡萄糖酸镁2.4mmol/L。取左室心肌标本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Ca2 含量。(2)每组其余8只:①对照组K-H缓冲液持续灌流170min。②缺血再灌注组和葡萄糖酸镁组持续灌注至各项指标稳定后停灌30min,再灌注120min。观察对细胞凋亡的影响。(3)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D大鼠共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Ca2 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②葡萄糖酸镁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丙二醛、Ca2 含量明显降低(P<0.01)。③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葡萄糖酸镁组细胞凋亡指数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葡萄糖酸镁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葡萄糖酸镁减轻钙超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异丙酚15、30、60μmol/L组。除正常对照外,各组分别平衡灌注20min后,常温全心停灌25min,再灌注30min。Powerlab/8s仪记录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30min时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DEP)、左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等心功能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差速离心法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活力、膜肿胀度、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异丙酚30、60μmol/L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机械功能,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CK的活性(P<0.05);异丙酚在30、60μmol/L浓度情况下心肌线粒体活力有所恢复,膜肿胀度减轻,Mn-SOD活性升高,MDA生成明显减少(P<0.05),心肌HSP70表达增多,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线粒体的过氧化损伤,上调HSP70的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激活蛋白激酶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激活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3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药研室完成。48只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注Lock液65min;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用含脂肪乳对照的灌流液灌注15min后,以钳夹主动脉灌注管造成全心常温缺血25min后,恢复再灌注30min,灌流液与预灌时相同;异丙酚15,30,60μmol/L组,缺血前和再灌期的灌流液中分别含相应浓度的异丙酚,余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抑制剂5μmol/L组,灌流液中含5μmol/L的chelerythrine的灌流液,其余同异丙酚60μmol/L组。实验评估:①Powerlab/8s仪记录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30min时心率、左室发展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等心功能指标。②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活性。③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④差速离心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P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平衡灌注末、缺血前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灌注30min末,异丙酚30,60μmol/L组左室发展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左室发展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明显低于单纯异丙酚60μmol/L组(P<0.05),但仍高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②心肌缺血再灌后,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异丙酚30,60μmol/L组、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与异丙酚60μmol/L组无明显差异。③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异丙酚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尤其是60μmol/L组,心肌纤维排列均匀,线粒体膜结构完整,仅轻度水肿,嵴清晰,糖原可见。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损伤程度重于异丙酚60μmol/L组。④异丙酚30,60μmol/L、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丙二醛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异丙酚60μmol/L组与异丙酚60μmol/L 蛋白激酶C抑制剂5μmol/L组相比,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激活蛋白激酶C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复方虫草精华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虫草精华(Lungfit)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Lungfit分小、大两个剂量(160、325mg/kg.d^-1)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0天后,取心脏,用Langendorff装置逆行恒压灌流,左心室内置乳胶水囊和换能器相连,分别测定缺血前后各组心脏的心功能参数值。结果:缺血前,Lungfit灌胃大鼠离体心脏的各项心功能参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30min后的再灌注期间,Lungfit灌饲的大鼠心脏的心率、冠脉流量及心肌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Lungfi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具有改善心脏能量代谢作用的果糖二磷酸镁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3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果糖二磷酸镁组,每组8只。3组大鼠均实施主动脉递引灌流,采用Langendorff方法用KH缓冲液[(NaCl118.5,NaCO325.0,KH2PO41.2,KCl4.8,MgSO41.2,CaCl22.0,葡萄糖1.0)mmol/L]制备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果糖二磷酸镁(2.4mmol/L)加入灌流液内,停灌时间30min,再灌注时间1h。分别在心脏灌流稳定20min,再灌注60min记录左室收缩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并收集1min冠状动脉血流量。取左心室标本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组织丙二醛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结果:24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压比较:果糖磷酸镁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73.0±6.8,109.0±9.2)mmHg,(t=10.789,P<0.05)]。②再灌注后左室压力变化速率比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913±233,1889±304)mmHg/s,(t=6.756,P<0.01)]。③再灌注后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比较:果糖磷酸镁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4.6±0.4,3.5±0.5)mL/min,(t=2.693,P<0.05)]。④再灌注后左心室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果糖磷酸镁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33.06±3.03,22.18±4.79)NU/mg,(t=8.123,P<0.01)]。⑤再灌注后左心室肌组织丙二醛含量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1.13,2.56±0.63)nmol/mg,(t=18.76,P<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镁对再灌注损伤心肌可改善其收缩功能,并降低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从而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起到抗脂质过氧化而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处理(SPC)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IR模型,评价IR前后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点心功能变化,再灌注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并计算心肌梗死范围(IS/AAR),测定血清心肌酶CK、CK.MB、LDH及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再灌注后SPC组和缺血预处理(IPC)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及IS/AAR,心肌酶均低于I/R组(P<0.05或0.01).且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轻微.但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酶浓度则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具有IPC样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