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CEUS)模式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68例接受颈动脉斑块CEUS检查的TIA患者根据12个月内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2组:脑卒中组、无脑卒中组。对比两组的颈动脉斑块CEUS检查结果,分析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斑块CEUS分级对脑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相比无脑卒中组,脑卒中组中年龄≥60岁者、糖尿病者、高血压者、TIA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病程≥24 h者的占比均更高,同时不稳定性斑块占比、CEUS 3~4级者占比也更高(P<0.05)。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不稳定性斑块、CEUS 3~4级均是预测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强度依次为CEUS 3~4级、年龄≥60岁、糖尿病、高血压、不稳定性斑块。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结论 TI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结合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二维超声不稳定性斑块征象能够较好地预测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3例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状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及血管狭窄率高于颈内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处、颈总动脉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用彩色普勒超声(CDFI)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观察了43例TIA患者两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斑块情况及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流速,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7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TIA组颈动脉内膜干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发现斑块34例,占79.07%,而对照组9例,占24.32%。同时发现,TIA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速、舒张期末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CDFI可了解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TIA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 9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8例。辛伐他汀组除常规治疗外口服辛伐他汀,对照组口服血脂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面积,并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内辛伐他汀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增加剂量可有效地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经治疗的TIA患者近三分之一在3~4年内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TIA的重要危险因素。作者对2004-2006年住院治疗的5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颈动脉系统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和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血浆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例有梗死TIA患者.30例无梗死TI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IMT及斑块,用ELISA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梗死组和无梗死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有梗死组和无梗死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伴有脑梗死的TIA组与无梗死TIA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斑块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MMP-3的血浆水平在伴有脑梗死的TIA组明显升高,与无脑梗死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无梗死TIA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MMP3水平的提高、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的不稳定性、TIA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 用彩超对120例确诊为TIA患者的颈部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与120例正常人对比观察.结果 TIA组颈部动脉内-中膜增厚与斑块形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结论 TIA与颈动脉硬化存在着线性关系,早期检测颈动脉硬化,可提高TIA的诊治率,进一步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4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颈动脉中层厚度(CA-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目均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稳定斑块作用,但未显示对TIA复发或进展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评定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选取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体检健康者1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发生率、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斑块总发生率(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 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颈动脉IMT值为(0. 96±0. 31) 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 61±0. 39)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斑块总积分(1. 98±1. 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 02±0. 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准确评定短暂性脑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并且简便、无创,对于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经治疗的TIA患者近三分之一在3~4年内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TIA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首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62例(LAAS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循环血白细胞指标与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LAAS组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均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均< 0.05)。LAAS组颈动脉斑块CEUS参数时间-强度曲线(TIC)峰值强度(TIC-P)、强度均值(TIC-M)、伽马拟合曲线(FC)峰值(FC-P)、锐度(FC-S)和曲线下面积(FC-AUC)均大于对照组(P均< 0.05);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FC-AUC值相关(r=0.298、0.739,P <均0.05)。总白细胞计数是TIC-P独立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是FC-AUC独立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存在相关性。循环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大可致斑块易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A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 方法 对26例临床诊断TIA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P和颈动脉CTA。评价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选取20名无TIA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 结果 26例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死。脑CTP检查正常9例,异常17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死。 结论 脑CTP结合CTA对评价TI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的价值。方法纳入87例因TIA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单发斑块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复发TIA分为复发组(n=35)和未复发组(n=52),比较组间常规超声、CEUS和SWE所示斑块特征及一般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效能。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占比及药物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组斑块内出血、斑块溃疡及薄纤维帽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且其常规超声所示易损斑块、SWE示软斑块或混合斑块及CEUS 2~3级斑块数目均大于未复发组(P均<0.05)。高血压、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药物依从性、部分常规超声指征(溃疡、斑块内出血、薄纤维帽)、SWE指征(软斑块或混合斑块)及CEUS指征(2~3级斑块)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5%CI 0.85~1.00)(P<0.05)。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CEUS及SWE指征并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复发TIA具有一定准确性,可为临床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脑卒中危险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TIA的病人行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和颈动脉血管成像。评价脑CT灌注成像的峰值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结果:26例TIA患者中,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轻度7例(37%),中度8例(42%),重度4例(21%);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其中混合性斑块9处,钙化性斑块22处,纤维性斑块7处,脂质性斑块6处。老年组钙化性斑块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26例TIA患者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多发2例。26例脑CTP检查,异常17例,正常9例,17例脑CTP异常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TTP分别为(11.25±1.94)s和(8.64±0.96)s, 经配对t检验:t=9.418,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CBF、平均CBV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塞。结论:TIA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不仅可以发现颈动脉有无狭窄及斑块的性质,还可以了解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组织的损害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急性缺血病灶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3-10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TIA患者有DWI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min(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异常的预示因素。52例有DWI异常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增强的程度与常规超声斑块回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病变的患者32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常规超声上将颈动脉斑块的回声分为低、中、混合及强回声4种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人为分为0~4级。定量分析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结果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H=47.4,P<0.0001),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增强越明显。低回声斑块中有75.6%(31/41)达2级以上增强,而部分中等回声及混合斑块超声造影也可表现为明显增强,2级以上增强分别占56.8%(25/44)及62.3%(38/61)。强回声斑块则只有1个(1/21,4.8%)表现为2级增强。低、中、混合、强回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分别为(4.33±3.34)dB、(3.71±3.40)dB、(3.16±2.56)dB、(0.96±0.37)dB,增强强度比值分别为0.24±0.17、0.21±0.17、0.19±0.13、0.06±0.02。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增强强度(t=7.75,P<0.0001)及增强强度比值(t=4.49,P<0.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增强越显著,呈线性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在常规超声评价斑块回声强弱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关于斑块稳定性的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筛选,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定量指标,初步探讨其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LAAS)患者62例。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54例。选取颈动脉优势斑块行CEUS,脱机定量分析获取斑块强度均值(TIC-M)、拟合曲线峰值(FC-P)和曲线下面积(FC-AU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诸参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脑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参数TIC-M、PC-P和FC-AUC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TIC-M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r=-0.582和r=-0.681,P均<0.05)。FC-P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r=-0.585和r=-0.690,P均<0.05)。FC-AUC与舒张压呈负相关(r=0.493,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CEUS定量指标与血压密切相关,CEUS评估易损斑块应考虑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颈动脉杈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 对27例拟行CEA(CEA组)患者和25例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对照组)行CEUS检查。观察两组斑块增强分布特征。对CEA患者术后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CEA组3例无增强;24例增强,其中20例(20/24,83.33%)基底部、中部及近内膜均增强,4例(4/24,16.67%)基底部和(或)中部增强,而内膜处无增强;对照组9例无增强,16例增强,其中4例(4/16,25.00%)基底、中部及近内膜处均增强,12例(12/16,75.00%)基底部和 (或)中部增强,而近内膜处无增强,CEA组斑块近内膜处增强发生率(20/27,74.07%)明显高于对照组(4/16,25.00%;χ2=13.61,P<0.01);两组斑块基底部及中部增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CEA组斑块不同节段(近心段、中段及远心段)的基底部、中部、近内膜处均可见新生血管。结论 颈动脉斑块CEUS可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近内膜处出现新生血管高度提示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TIA患者120例(TIA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正常组)。两组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观察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PFO)。以左心室在3个心动周期出现来自右心房的微气泡信号≥5个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结果 TIA组与正常组少量、中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能有效诊断PFO;PFO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与不明原因的TIA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