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老龄化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增多 ,给临床医师带来极大挑战。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 80岁髋部骨折患者 4 7例 ,并对其中 2 8例采用手术治疗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共收治≥80岁髋部骨折病人 4 7例。其中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 15例 ,手术治疗 7例 (5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例为内固定手术 )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 32例 ,手术治疗 2 1例 (2 0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例动力髋内固定术 )。2 8例手术病人年龄 84± 4岁 (8…  相似文献   

2.
3.
120例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特点、手术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120例,就其手术适应症、方式、疗效、手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20例髋部骨折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48小时并发症发生率为14%,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5%,术后2个月内死亡7例,半年内死亡15例,1年内死亡21例,术后半年随访112例,优良率为85%。结论:(1)高龄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只要条件许可应尽早手术;(2)手术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不增加老年人年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186例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72.1%的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24例(12.9%),住院期间死亡2例。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只有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积极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特点,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分析148例7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症、麻醉和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当天死亡1例,术后第10天死亡1例,术后2用80%患者拄双拐非负重离床活动。146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疗效评价优103例,占70.5%,良35例,占24%,差8例,占5.5%。结论: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要认真仔细地治疗其合并症,手术选择安全的麻醉以及简单合理的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30例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分析其疗效。结果经1.5年以上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6.67%(29/3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取决于患者手术耐受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2-1993年收治80岁以上高龄腹部外科手术5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150例中,男56例,女94例。80~89岁120例,90岁以上30例。股骨颈骨折79例,按Garden分类:Ⅰ型6例,Ⅱ型16例,Ⅲ型38例,Ⅳ型19例;粗隆间骨折71例,按Evan分型:Ⅰ型9例,Ⅱ型17例,Ⅲ型28例,Ⅳ型7例。致伤原因:平地行走时跌伤36例,从床上或椅上跌下43例,上下楼跌倒26例,上下车跌倒28例,被单车或摩托车撞倒17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退行性骨关节病,其中126例有合并症,两种以上合并症者80例。  相似文献   

9.
80岁以上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1年~2004年对85例股骨颈骨折病人施行股骨DHS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置换术等使用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安全渡过手术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49例年龄≥80岁髋部骨折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85.2岁,伤前有并存病者38例(78%),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平均为6 d,术后有并发症者18例(37%),平均住院21 d.42例得到随访,功能评定优良率为79%.结论 高龄病人术前并存病多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认真的围手术期准备和尽早手术治疗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96.5(95~99)岁行人工关节置换12侧(双侧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侧。每例患者均有5种以上不同程度的并存病,伤前基本都能扶手杖活动,部分生活自理。患者入院后,除1例骨折畸形愈合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外,均在3 d内手术,有2例入院当天急诊手术。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多功能监护仪监护。新鲜骨折者术中重建股骨大、小粗隆、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7 d内下床者3例,8~14 d下床5例。并发症:一过性精神障碍5例;肺部感染2例;引流管口延迟愈合2例;上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治愈,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8例,随访时间5~12个月。3例可自己扶助行器在室内活动;3例在他人保护下扶助行器活动;2例分别于出院后3、5个月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9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及早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39例中,早期死亡2例,7例术后5个月死于基础内科病,其余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稳定性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问骨折及早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39例中。早期死亡2例,7例术后5个月死于基础内科病,其余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稳定性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绿色通道建设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经治的115例高龄(≥75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流程不同分为绿色通道组(58例)和常规处理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术后全身并发症和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绿色通道组手术等待时间(中位数43.6 h)明显短于常规处理组(中位数136.8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绿色通道组住院时间[(4.3±1.2)d]明显短于常规处理组[(8.5±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11例(19.0%)发生并发症,常规处理组29例(50.9%)发生并发症,常规处理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绿色通道组(P<0.01);绿色通道组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3.4%(2/58) vs 14.0%(8/57),P<0.05;3.4%(2/58) vs 15.8%(9/57),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绿色通道建设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的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有利于缩短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髋部功能的康复,对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年龄≥80岁老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80岁老人116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分为异常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55例和正常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61例,比较并分析2组24 h动态血压参数和BPV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异常组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DBP)、昼间平均舒张压(day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低于正常组,异常组24 h舒张压血压变异性(24 hou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24 hDBPV)、昼间舒张压血压变异性(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dDBPV)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BPV、ABI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群24 hDBP,dDBP,24 hDBPV,dBPV与早期肾脏损伤相关,而dDBPV、ABI为早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收集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高龄(≥80岁)缺血性卒中患者94例,并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于我院门诊64例高龄非卒中病例对照者,行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压、心电图、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吸烟、饮酒史.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心房颤动及颈动脉斑块在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发生率更高(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OR=16.23,P=0.009)、心房颤动(OR=3.47,P=0.080)、收缩期高血压(OR=1.05,P<0.01)是高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胡天志  朱美忠  陈滔 《重庆医学》2011,40(10):966-96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本科获得随访的167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DHS;B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C组:髓内内固定(包括PFN、Gamma钉);D组: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手术参数,评定比较围手术期风险;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围手术期手术参数最低(P<0.01),B组、C组两组相当(P>0.05),A组最高(P<0.01);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3、6个月D组优于其他组(P<0.01),A、B、C 3组相当(P>0.05),术后12个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最高,其余各组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高龄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髓内固定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也是合适的选择,DHS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早期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2例因心脑血管疾患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在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行早期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治疗.回顾分析3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骨折AO分型、乏伤到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住院时间、ICU时间、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全身并发症以及1个月内和1年内死亡率等资料,评估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32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骨折时年龄65~81岁,单纯使用氯吡格雷者25例、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者7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13(4.8士2.5)d,平均手术时间(89.0士33.2)min.术中出血量(242.9±83.7) mL,术后引流血量(259.8±94.9)mL,术后血红蛋白(73士11) g/L,术后输血量(390.2±103.1) mL.术后ICU停留时间为(1.7±0.9)d,住院时间为(12.5±2.5)d.发生术后切口并发症3例(9.4%),其中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周围血肿.术后1个月内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3例(9.4%),急性脑卒中2例(6.2%),肺炎2例(6.2%),压疮1例(3.1%).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9.4%),术后1年内死亡12例(37.5%).结论 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不会增加1年内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68例8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问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31例;PFN(Proxmal Femoral Nail股骨近端钉)固定13例;短重建钉固定11例;经皮外固定架固定9例;髋动力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4例。68例患者骨折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患者入院后患肢暂行皮牵引制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查体,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后缩短卧床时间,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对每一例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康复计划。结果:全部患者的并存病术前经过处理相对稳定,48例平稳的度过了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及时对症治疗均逐渐康复。仅1例95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3周死于呼衰合并肾衰。结论:85岁以上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运动、心理康复治疗的综合方案对80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8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中36例肢体活动无障碍患者分为运动康复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锻炼。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心理状态及生存状况。结果:(1)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BNP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心脏功能NYHA分级中I级分别为16例和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0,P=0.124);(2)运动康复组患者6MWT步行距离和MLHF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52例患者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发生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运动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截至2012年2月,52例患者中仍生存38例,其中超过5年病期的3例;死亡14例(均为长期卧床患者)。运动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8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结合运动锻炼和心理疏导可使其心脏功能、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及次数。但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