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从5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藤茎中共分离鉴定了80余种化合物,并主要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脂质过氧化、钙拮抗和PAF拮抗等与补血活血作用相关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尝试抗HIV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现部分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及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内南五味子体积分数90%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利卡灵A(1)、南五味子素(2)、异形南五味子丁素(3)、异形南五味子庚素(4)、8α-羟基松脂醇(5)、内南五味子素丙(6)、异形南五味子戊素(7)、扁核木醇(8)、阿里山五味子灵C(9)、苄基氧代南五味子醇(10)、松脂醇(11)、香豆木脂素(12)、川椒脂醇(13)、异形南五味子壬素(14)、二氢去氢二松柏醇(15)。结论:化合物1、5、7、8、10~15是首次从内南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南五味子根中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C18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等多种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五味子根具有抗炎活性的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4-二-(3,4-二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1-丁醇(1)、(2S,3S)-4,4-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1-丁醇(2)、窄叶南五味子素K(3)、苯甲酰氧代南五味子醇(4)、丙酰氧基氧代南五味子醇(5)、冷饭团素C(6)、异形南五味子素E(7)、台湾五味子木脂素C(8)、异形南五味子素J(9)、菲律宾南五味子素J(10)、合蕊五味子二内酯J(11)、黑老虎内酯C(12)、菲律宾南五味子内酯B(13)、五味子二内酯D(14)、五味子二内酯H(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11、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8.
五味子作为补益类中药,在护肝、提高免疫等方面已受到多项证实;而其多糖和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降糖、降脂和降压等作用对临床疾病的防治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滇藏五味子( Schisandra neglecta A.C. Smith )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制备 HPLC 和制备 TLC 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滇藏五味子的茎藤中分离得到 9 个木脂素和 1 个三萜酸,分别是乙酰戈米辛 R (Ⅰ)、五味子酚乙(Ⅱ)、( - ) - 戈米辛 L1 (Ⅲ)、苯甲酰戈米辛 P (Ⅳ)、顺芷酰戈米辛 P (Ⅴ)、戈米辛 R (Ⅵ)、南五味子素(Ⅶ)、南五味子酸(Ⅷ)、表戈米辛 O (Ⅸ)、戈米辛 O (Ⅹ)。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中的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科学药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秦岭以南,东侧的商洛市柞水县、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中主要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宝鸡市眉县,安康市石泉县、宁陕县,汉中市略阳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有安五酯素,其中宁陕县样品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也较高;而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南郑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总之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所含木脂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根据所治疗疾病相关的主要功效成分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加以区别入药,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介绍中药山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传统中药山药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活性。结论:作为药食两用且广泛种植的植物,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良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近年来有关高良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介绍,高良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芳基庚烷类、苯丙素类、糖苷类等。药理学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有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胃肠道出血作用、抗溃疡作用和胃黏膜保护作用等。无论是高良姜粗提物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的化学成分都表现出较好的药理活性,尤其是高良姜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的研究比较广泛,他们在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菌株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后在探讨高良姜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时,更应该注重同类成分之间的相互比较,寻找药理活性必须基团,明确构效关系,深入探讨作用机制,进一步促进高良姜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有效、合理地开发玄参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玄参是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黄酮、脂肪酸、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均是玄参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保肝、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影响心室重构和心肌肥厚等作用。结论:近年来玄参的临床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川续断科蓝盆花属植物大多数在国内外广泛作为民间传统用药,潜在药用价值较大。通过Sci Finder,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到有关蓝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经全面分析后,分类归纳成综述。至今,蓝盆花属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环烯醚萜、香豆素类、酚类、有机酸和挥发油等结构类型。药理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镇静、增强免疫等功能,尤其是在抗氧化和抑菌等方面效果显著。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三萜类。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综述其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蓝盆花属植物、开展发现其新的药用活性成分研究并对其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