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絮萍 《山东医药》2011,51(2):17-17
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在2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赛霉安散,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海霞 《山东医药》2002,42(17):49-50
为了防止有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发生术后腹部切口及宫腔感染 ,我们应用碘伏擦拭宫腔及皮下脂肪层、皮肤 ,加短期静滴抗生素预防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2 4 4例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其临床资料见表 1。方法 :碘伏组 :先用纱布拭干宫腔 ,再用 0 .5 %碘伏液纱布球擦拭宫腔。待腹直肌前鞘缝合后 ,用 0 .5 %碘伏液纱表 1 各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x± s)组别例 平均孕周(周 )平均年龄(岁 )胎膜早破 >2 4h产程中内诊 >6次 活跃期阻滞羊水混浊n  (% )  n  (% )  n  (% ) 平均手术时间 (min)术后 2 4小时平均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李可 《山东医药》2011,51(37):101-101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后切口感染亦呈上升趋势。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5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儿,采集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7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无感染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2例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106例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单一病原菌感染97例,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9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5株。革兰阴性菌6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3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菌均高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比分析健康对照组与感染组患儿的年龄、病程、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否...  相似文献   

7.
王宜民 《山东医药》2003,43(36):54-54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984年1月至2002年8月,我们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手术1246例,术后148例出现心律失常。现作临床分析,并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厚朴排气合剂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1 862例产妇。采集确定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采集所有产妇生产前24 h,产后24、48、72 h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PCT、CRP水平。将本次研究中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厚朴排气合剂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初乳时间及产后24 h催乳素水平。结果 1 862例剖宫产孕妇,78例产后发生产褥感染,45例为子宫内膜炎症。785例分娩一次,感染率为1.91%;859例分娩2次,感染率为4.19%;218例分娩>2次,感染率为12.39%,三组产妇主要感染类型均为子宫内膜炎症。共检测到84株病原菌,阳性率97.87%,主要为单一病原菌感染。53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4.52%),31株革兰阳性菌,主要为粪肠球菌(15.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产妇、手术时长≥90 min、第二产程剖宫产、胎膜...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有所上升,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愈合及感染问题是临床工作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其危险因素、降低切口感染率,我们对2005—02/2005—10间150例剖宫产术后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该院老年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 522例,其中120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手术切口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伤口分沁物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 522例中有120例(2.65%)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中18例(15.00%)为Ⅰ类切口感染,35例(29.17%)为Ⅱ类,67例(55.83%)Ⅲ类。革兰阳性菌感染49株(40.83%),革兰阴性菌66例(55.00%),真菌5例(4.17%)。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侵入性操作、参观人数、手术时间、手术室类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层流洁净系统和皮瓣移植。结论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以Ⅲ类切口感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临床医生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手术流程操作,避免发生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急性阑尾炎手术特别是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较多。如果手术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避免切口污染,术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达到一期愈合的目的。我们对5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285例行剖宫产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析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妇年龄过高(≥35岁)、卧床制动、合并症、输血过度、情绪激动、未使用活血抗凝药物均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高危险因素有卧床制动、输血情况和未使用活血抗凝药物,针对上述因素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RCP已广泛用于良恶性胰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早期的研究报告,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8%~4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但罕见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或患者特征的前瞻性研究。本文分析了诊断及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以明确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最常见的疾病,约占1/4,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穿孔组甚至可达7%~9%^[1]。我院自1993—01/2003—01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427例,其中切口感染28例,切口感染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大问题,现就手术操作、缝合方法、术后用药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防治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阑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腹部手术之一。一般医务人员认为其手术小,操作简单,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由于阑尾炎病变本身系感染性疾病,一旦手术切口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尤其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我们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显著地降低了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丽娇 《山东医药》2009,49(24):55-56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肥胖、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术前感染、阴道检查或肛查次数过多、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防止肥胖,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控制血糖,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术前感染,减少阴道检查及肛查次数,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儿,采集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7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无感染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2例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106例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单一病原菌感染97例,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9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5株。革兰阴性菌6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3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菌均高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比分析健康对照组与感染组患儿的年龄、病程、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否为探查切口、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情况、术后切口首次换药时间、阑尾穿孔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切口长度>5 cm、术中出血量>30 ml、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切口首次换药时间>72 结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导致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n = 10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n = 35)和感染组(n = 69)。 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体温明显升高(P<0.05);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明显延长(P<0.01),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住院时间(OR = 1.503,95%CI:1.013~2.230,P<0.05)和SIRS(OR = 11.635,95%CI:1.515~89.336,P<0.05)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CU住院时间的临界值为7.5 d,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1)。 结论 术后感染将明显不利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ICU住院时间>7.5 d及术后出现SIRS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心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及制定临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21年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2例患者,其中35例发生术后感染,477例未发生感染。采集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BMI、基础病情况、是否为二次手术、术前EF值、麻醉风险评分、气管插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6.84%。15例患者年龄>70岁,24例于术后10 d内发生感染,11例于秋季发生感染。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37.14%)与表浅手术切口(25.71%)。本次研究中共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株。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  相似文献   

20.
刘雪梅  王静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24-1025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560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肺栓塞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龄产妇(>35岁)、有多种合并症(≥2种)、手术时间长(>1.5 h)、卧床制动、孕周长(>40周)、激动、输血过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使用活血抗凝药物肥胖是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产次数、血型、麻醉方式、焦虑、紧张、恐惧、下地时间无关(P>0.05);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制动、输血情况、使用活血抗凝药物是肺栓塞的高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