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肌苷葡萄糖注射液在热压灭菌前后肌苷浓度变化情况。方法:热压灭菌法处理肌苷葡萄糖注射液。结果:热压灭菌法对其中肌苷含量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其半成品测量时含量限度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注射液热压灭菌结束后降温速度,一般认为应采取措施迅速降温,但也有人认为热压灭菌结束后压力表降至零以后,温度下降速度对其质量无显著影响。为统一认识,我们用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指标考查降温速度对葡萄糖分解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输液在热压灭菌过程中容易变黄,主要是受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原料、PH值、温度和压力、灭菌时间、出锅早晚和出锅后降温快慢等。现分述如下。1.原料:葡萄糖原料的质量要求是很严格的,如质量不纯,不仅成品的澄明度不合格,而且影响到成品的质量、色泽,因此配制前必须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原料是否受潮或变色,如对原料质量有怀疑时,应按药典要求进行复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PH值:在配制葡萄糖大输液时,应将PH值控制在3.8~4.0的范围,加热灭菌时较稳定,否则,PH值过高过低都易使葡萄糖在热压灭菌中部分脱水… 相似文献
4.
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值有所下降,尤其是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简称 GNS)下降明显,本文就其下降原因进行分析。一、pH 下降与5-HMF 的关系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下降是因为葡萄糖在弱酸性下热压灭菌时部分分解成5-HMF,后者又进一步分解成甲酸和乙酰丙酸等有机酸及有色物质,生成的5-HMF 越多进而分解成有机酸的可能也越多,因此 相似文献
5.
6.
对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三个灭菌温度的实验,并用薄膜过滤法做无菌检查。结果证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灭菌温度应不低于117℃(30分钟)。 相似文献
7.
甲硝唑注射液灭菌后色泽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洪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2):81-82
甲硝唑注射液是当今的首选抗厌氧菌药,近年来,国内许多厂家相继生产。我们厂在生产该制剂时,发现灭菌后注射液有轻微色泽变化。本文从100个生产批号中选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灭菌后葡萄糖注射液持续受热其降解产物 5-HMF生成关系。方法 :对灭菌室采取降温措施 ,分析措施前后灭菌室平均温度的变化和葡萄糖注射液中 5-HMF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中所采取降温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灭菌室平均温度 ,(P <0 .0 2 ) ,成品中 5-HMF平均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灭菌后及时对葡萄糖注射液散热降温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灭菌后葡萄糖注射液持续受热其降解产物5-HMF生成关系。方法:对灭和温措施,分析措施前后灭菌室平均温度的变化和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 温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灭菌室平均温度,成品中5-HMF平均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灭菌后及时对葡萄糖注射液散热降温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考察大输液灭菌快速降温与自然降温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灭菌后经快速降温与自然降温的3种葡萄糖注射液各10批,每批1瓶,进行灭菌前后pH值,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检查。结果:大输液灭菌快速降温的产品两项指标明显好于自然降温能更好地保证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花注射液是由红花加工提取制成的,临床上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等症.在使用时,偶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机制目前尚无准确报道,但普遍认为静脉滴注发生的不良反应有相当部分是药物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超标引起的,献报道静脉滴注还可致脉管炎等疾病;微粒超标的输液可致兔体温升高.调剂药品时发现红花注射液用量不一,最小有5 ml:250 ml,最大的有(25~30)ml:250 ml,笔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在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加入红花注射液0、5、10、15、20、25、30 ml,放置30min后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方法检查不溶性微粒.结果显示其不溶性微粒数随着红花注射液用量的增加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种规格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CG)和4种规格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CS)的灭菌稳定性,为选择适宜灭菌工艺提拱参考。方法分别测定5种不同灭菌条件下,灭菌前后注射液的pH值、有关物质及340和700 nm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并考察对小鼠的毒性。结果灭菌后CG的pH值明显降低,吸光度差值增高,规格为0.5 mg/mL的CG在5种灭菌条件下、规格为2.5和2 mg/mL的CG在F0>12灭菌条件下灭菌后,有关物质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灭菌后CS的pH值有一定程度降低,吸光度差值不变,有关物质稍有增加,均未超过中国药典限度。两种输液灭菌后均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0.5 mg/mL CG不适合采用终端灭菌法,2.5和2 mg/mL CG不宜选择过度杀灭法(F0>12),可考虑采用残存概率法(8≤F0<12)进行灭菌,但应保证产品灭菌后的SAL≤10-6。与CG相比,CS更适合制为大容量注射剂。 相似文献
15.
16.
本刊1988年第8卷10期第456页“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降温速度对其质量影响”一文中第二条中从第三层靠柜门处取一次样,隔4h 从同一位置取一次样,分别测5-HMF,见表2。两次数据均值t 检验,p<0.05,说明第二次取样中5-HMF 明显高于第一次取样,我们认为可能作者计算有误,这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
介绍一种热压灭菌后开锅的遥控装置段绍元(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石油局职工总医院西宁817400)为保障制剂人员的人身安全又能制备出合格的含糖输液,我们研制了一种简单又易操作的开出锅遥控装置,(见附图)现介绍如下:1操作步骤1.1准备工作灭菌后待消毒锅压力...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注射液中间品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影响葡萄糖注射液pH 值、含量和5—HMF 的质量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除灭菌温度外还与生产过程中pH 值调节范围和活性炭的用量有关。并拟订了中间品质量控制标准及达标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注射液是我院临床应用较广,制剂室配制较多的制剂之一。一虽然我院通过3次制剂定许可证核发后,生产的输液质量与数量都有明显提高,但从我们的记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存在问题作一分析。1资料从我们制剂中随机抽取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各3批,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检查结果(见表1、2)。2问题分析2.1微粒超标问题按药典规定微粒应限量<0.32,出现超标主要是我院制剂室的外环境,虽然与锅炉房,垃圾堆等其它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但仍然不符合制剂生产卫生标准。且外铺草坪与制剂室外墙之间的水泥路面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与5%葡萄糖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的程度,寻找香丹注射安全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将香丹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各3批随机配对,按4mL:250mL、10mL:250mL、20mL:250mL、30mL:250mL、40mL:250mL、50mL:250mL 6种比例混合后,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查其不溶性微粒。结果:3组结果均显示,香丹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且幅度随着香丹注射液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结论:应加快香丹注射液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控制香丹注射液的用量,是降低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