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的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放射影像学的发展,便秘的诊断技术如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手术治疗的选择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排粪生理的复杂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病因的多样化,加上造影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这些技术对治疗的指导作用应进一步评估。我们通过对12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者的手术治疗,评价排粪造影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郑德先  刘清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95-1797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便秘的病因及检查方法,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临床诊断便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先作结肠传输试验,而后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考虑出口梗阻的患者再作排粪造影检查或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根据卢任华教授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作出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钡灌肠检查者8例,发现异常者6例;16例直接行排粪造影检查,14例异常.行结肠传输试验者74例,正常者6例,异常68例,真性慢传输16例,假性慢传输20例,出口梗阻52例,其中选择20例志愿者进行混悬硫酸钡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检查.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发现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及发育异常;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及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检查便秘病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3例便秘患者进行了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发现了58例功能性出口梗阻性疾病。结论排粪造影为一些肛肠疾病提供了一种既简单又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清晰地显示肛管、直肠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出口梗阻性疾病的异常影像表现,也为以前无法诊断的顽固性便秘患者,解除了疑虑和痛苦,为临床诊断便秘等肛肠科疾病提供了相当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重排粪造影对结肠功能性便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数字胃肠机对123例便秘患者进行结肠双重排粪造影检查。结果除13例属有实质性便秘外,110例均属功能性便秘,其中出口梗阻型78例,慢传输型18例,混合型14例。结论双重排粪造影对结肠功能性便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平板数字胃肠下结肠钡灌肠和排粪造影在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107例便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胃肠下结肠钡灌肠和排粪造影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胃肠下结肠钡灌肠检查提示,107例便秘患者中,钡灌肠检查确诊率为72.90%(78/107);排粪造影确诊率为94.39%(101/107);101例经排粪造影结果确诊的患者中,直肠内黏膜套叠11例,会阴下降63例,内脏下垂13例,盆底疝14例。结论采用排粪造影在便秘中的诊断价值高,尤其是对于梗阻性便秘,其应用价值尤为突出,与平板数字胃肠下结肠钡灌检查比较,检查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性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17例便秘伴肛门坠胀和/或排便不畅患者的排粪造影检查及临床资料,分析有价值的X线表现。结果217例患者均有不同类型的X线异常,阳性率为100%。结论排粪造影对直肠盆底功能性疾病能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X线下钡剂灌肠和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进行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对比检查,同时进行全面影像分析。结果 50例便秘患者中,二者检查均有异常占大多数,钡剂灌肠有异常39例,排粪造影有异常44例。结论应用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同时检查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能更好了解结肠全貌,是简便而准确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提高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病因的认识。方法对85例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静息、提肛、力排时直肠侧位像,并测量肛直角、肛上距、乙耻距、骶直间距等的数值和改变。结果85例均有不同形态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如会阴下降、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直肠前壁黏膜脱垂等,部分病例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异常改变。结论排粪造影检查能明确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因、病变形态及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价值,报道3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排便造影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主要检查手段,对临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6例,年龄24~7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部坠胀疼痛,便血,排便时间长,部分病人需要用手法才能解出大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应用。方法:对126例排便障碍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5例x线无异常,121例有异常X线表现。其中直肠前突73例,直肠粘膜脱垂、内套叠71例,会阴下降24例,盆底痉挛综合症11例,耻骨直肠肌综合症7例。内脏下垂36例,乙状结肠疝3例。其中多种异常表现并存64例。结论: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X线下钡剂灌肠和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进行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对比检查,同时进行全面影像分析。结果 92例便秘患者中,二者检查均有异常占大多数,钡剂灌肠有异常68例,其中横结肠下垂34例,乙状结肠延长、迂曲39例。排粪造影有异常87例,其中直肠前突75例;直肠黏膜脱垂45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7例,盆底肌痉挛综合征33例。结论临床应用X线钡剂灌肠与排粪造影同时检查功能性便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检查方法简便而准确,能及时全面了解结肠全貌,方便、快捷,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明确导致慢性便秘的病因,自1997年至1999年,我们开展了结直肠盆底动力学检查,并且认为该检查在诊断慢性便秘的病因方面是很有价值的。通过结直肠传输功能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 GITT)、排粪造影(Defecography)、肛管直肠压力测定(Anal canal manometry)检测45例慢性便秘的患者。其中12例为结肠运输障碍型慢性便秘,33例为功能性出口处梗阻型慢性便秘,另外,在12例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型慢性便秘患者中,有4例同时伴有功能性出口处梗阻,即为混合型慢性便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断.方法 是通过直肠指诊、肛管压力测定、结肠运输时间测定、排便造影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 通过多种方法诊断出结肠慢运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论 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必须具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详尽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肛管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出口梗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及结肠通过时间的变化。结果:经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77.53%,治疗后伴随症状、盆底肌反常收缩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治疗后患者排便紧迫感阈值有下降(P=0.01),胃肠道通过实验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生物反馈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便秘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直肠前凸3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例,会阴下降35例,直肠粘膜脱垂2例,直肠内套叠2例,直肠外脱垂1例,内脏下垂9例,肠疝1例,骶直分离9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排粪造影检查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钡灌肠和内窥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和动态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入组4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行盆底超声和动态排粪造影检查,比较分析直肠前突、直肠黏膜的松弛堆积、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结果,以及直肠前突的分度诊断结果、肛直角(ARA)的角度变化。结果盆底诊断直肠前突阳性24例、阴性16例;动态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前突阳性37例、阴性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超声与动态排粪造影同时诊断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共23例,测量肛直角静息相和力排相指标,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对直肠前突,肛直角的变化诊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动态排粪造影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对直肠前突的敏感性过高,盆底超声对探讨后盆腔的结构以及肛周肌肉的层次、厚度有较高价值,在临床上应将这两种检查方法结合使用,各尽所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输卵管梗阻假阳性的特征,探讨改进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降低假阳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用常规方法(A组)及改进方法(B组)行HSG的不孕症患者各100例,共400条输卵管,200例中有98例共183条输卵管梗阻,患者均接受宫腹腔镜手术,比较常规方法及改进方法的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A组100例共200条输卯管,不作任何处理就造影;B组100例肌肉注射10mg654—2后造影,造影采用动态观察,当怀疑有输卵管近端梗阻时,通过加压及牵拉双腔球囊导管再次造影以证实输卵管是否为真的梗阻。结果A组200条输卵管中,经HSG诊断,通畅95条(47.50%),近端梗阻74条(37.00%),中远端梗阻31条(15.50%);105条HSG诊断为梗阻的输卵管中,腹腔镜诊断为梗阻的75条,诊断符合率为85.0%,假阳性率为21.1%。B组200条输卵管中,经HSG诊断,通畅122条(61.00%),近端梗阻51条(25.50%),中远端梗阻27条(13.50%);78条HSG诊断为梗阻的输卵管中,腹腔镜诊断为梗阻的为71条,诊断符合率为96.50%,假阳性率为5.70%。A组与B组诊断符合率及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肌肉注射654—2,造影采用动态观察,当有输卵管梗阻时,通过加压及牵拉双腔球囊导管的方法,可明显提高输卵管梗阻的诊断准确率,降低输卵管梗阻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符合罗马标准Ⅳ的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进行改良X线排粪造影及盆底动态MR排粪造影检查,对MR扫描参数进行优化,并对X线和MR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老年女性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多为多类型并发的复杂型。在排粪造影检查中,X线的肛上距变化值(27.16±16.40)mm,肛直角变化值(39.96±11.51)°,较MR的肛上距变化值(18.82±8.67)mm,肛直角变化值(23.17±7.12)°略大,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MR在判断盆底器官下降性病变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可对盆底各膈室进行精准测量,膀胱颈的改变值为(28.52±15.21)mm,子宫颈或穹隆的改变值为(36.29±9.81)mm,道格拉斯窝底部的改变值为(10.78±7.64)mm,并可动态观察其形态变化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结论 X线可对肛直肠部的动态变化进行测量诊断;而盆底动态MR可对盆底4膈室的动态结构变化作整体评估,对出口梗阻型女性患者的动态影像进行量化。建议在X线的基础上选择性增加MR,对准确诊断OOC类型、指导术式,尤其是对治疗或手术后盆底改善情况及疗效判断具备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银霞  赵发 《河北医药》2007,29(12):1364-1365
肌电图是通过检测和研究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借以判断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变化的一门科学[1],是临床体检的一种延伸.自2004年以来,我院肌电图室与大肠肛门病研究中心合作,应用肛门肌电图检测并结合肛门测压、排粪造影、结肠镜检等手段对出口梗阻性便秘、肛门失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了系统的研究,部分患者做了在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太宁调节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太宁对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对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探讨太宁治疗便秘的机制。方法根据结肠运输时间和运输指数选择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给予太宁治疗,并设康妇消炎栓为对照。用药前后观察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肛管直肠功能变化。结果太宁治疗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妇消炎栓组,且太宁治疗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模拟排便时的肛管压力及直肠感觉阈值均显著降低。结论太宁可恢复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直肠感觉功能,纠正直肠肛管动力异常,是对其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