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6年1月~2009年3月,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病人共21例(24足),治疗采用切开复位AO形钢板内固定,必要时行自体骨移植治疗。结果21例(24足)均获随访11~2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足功能优良19例(21足),总优良率87.5%。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8例跟骨骨折实施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早期1例发生皮缘坏死,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血管、神经、肌腱损伤,Maryland评分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并发症少,优良率较高,临床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AO跟骨修复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2月—2004年9月,本科采用AO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随访3~15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23例,女2例;年龄25~79岁,平均41·6岁;左足10例,右足11例,双足损伤4例,共29足。均有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其中,关节舌状骨折6足,关节压缩骨折23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州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对近年进行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的68例72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患者疗效满意,能正常行走,具体疗效参照Maryland评分法:45足疗效优,24例疗效良,3足疗效可,优良率95.8%结论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1~2005年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跟骨骨折手术后采用传统中医治疗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9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加传统中医治疗进行随诊。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加传统中医治疗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戈东 《中医正骨》2007,19(10):95-95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存在诸多争议,由于骨折线大多涉及距下关节面,近年国内外学者大多倾向于切开复位。自2006年8月-2007年4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并通过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2月~2003年9月,作者采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临床一种很常见的骨折,近年来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骨科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5例16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跟骨骨折27例患者。其中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骨折分别为11例、12例、4例,切开复位AO钢板固定。观察术后B hler角。结果: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测足部功能,结果优17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达85.2%。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肯定,但要注意防范并发症。o..  相似文献   

11.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与行走中起重要作用发生骨折占跗骨的60%,占全身骨折的1~2%,致残率高达30%。若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足部功能障碍。我科近10年内手术采用跟骨异型钢板或重建钢板治疗了5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跟骨是足后部的一个着力点,所以跟骨骨折在足跗骨骨折中最常见,大约占全部足跗骨骨折的60%%。跟骨组成足外侧弓的共同后臀,其形态和位置分部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站立及行走功能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跟骨骨折,特别是跟骨塌陷性骨折造成Bohler角减少,都可能影响足弓后臀,降低足弓高度。从而减轻了足弓的弹性作用和腓肠肌肌力。且跟骨塌陷性骨折往往易及跟骨的跟距关节面,易引起踝部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塌陷性跟骨骨折必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以免造成足部功能病废。本文报告跟骨塌陷性骨折26例,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开复位,Y型钢板固定,随访半年至3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清 《中医正骨》2007,19(1):72-72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对人体负重及行走至关重要,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处理不当常引起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致残率高。目前,在骨折分类、治疗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及术后处理方面仍有争议。自2002~2004年5月,作者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24例26足,获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2倒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评分标准评测足部功能,其中痊愈的有48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有2例,治愈率达89.5%;术后并发症:早期并发癌腓肠神经损伤1例,切口皮缘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闭合,出现远期并发症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必须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跟骨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治疗,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经x线片检测Bohler角平均为30。,无一例跟骨外翻。按Maryland足部评分方法评价术后患足功能:优54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为91.6%。术后继续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88足)复杂跟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伞式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洗。结果:优良率92%。结论:伞式跟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复杂跟骨骨折,能很好的达到跟骨及后距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可靠固定,促进伤口和骨折愈合,恢复其负重和承载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0例3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随访5~33个月,平均19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7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88%,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仅2例伤口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选用新型解剖钛钢板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能很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重建B 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跟骨的解剖及负重要求,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行走和负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跟骨骨折大部分属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治疗原则应行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我院近5年来对28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32足,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5~52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在青少年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42 例青少年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1 例。予以对 照组患者常规疗法,予以观察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跟骨参数和并发 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跟骨骨折治疗优良率为 90.48 % 高于对照组的 61.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跟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跟骨宽度低于对照组,跟骨高度、 B?hler 角、Gissane 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76 % 低于对照组的 38.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青少年跟骨骨折治疗中运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改善患者足 部功能,防范并发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4月~2004年4月,我们治疗42例46侧跟骨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3],对SandersⅡ~Ⅲ型行切开复位加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SandersⅣ型采用保守治疗.经2~36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尚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