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为30d/疗程和60d/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 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 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 d.结论 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 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 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每组均随机分为30d1个疗程和60d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d。结论: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d)。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24-226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与归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60。对照组患者采取归脾汤、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独活寄生汤、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贫血症状积分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头晕、面色苍白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R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RF、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休息痛、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汤、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联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贫血临床疗效较佳,患者症状积分可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患者Hb、PLT、RF、RBC、ESR、CRP水平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周志祥  王汉雄  黄泽彦  姚万仓 《陕西中医》2011,32(12):1596-1598
目的:观察雷公藤药酒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雷公藤药酒(雷公藤根)治疗本病48例,并观察其RF、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3个月后RF、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结论:雷公藤药酒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有缓解临床症状,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RF、ESR、C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治疗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ESR、CRP、RF水平、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82.3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R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显著减少,晨僵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ESR、CRP、RF水平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效果,以及探讨IL-6、CRP及RF与RA患者症状关系。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艾灸治疗组和安慰组,两组患者均按说明服用雷公藤多苷片。艾灸治疗组取双侧肾俞穴、足三里和阿是穴,每穴每次各灸3壮,隔日1次,共60天。安慰组采用假艾柱,具体方法与前组相同。结果:30天1疗程,共2个疗程后,艾灸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优于艾灸安慰组的总有效率43.7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CRP与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艾灸治疗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413±30、44.5±10.5、126±29)明显低于安慰组患者(561±28、58.7±8.9、192±30);IL-6、CRP及RF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成正相关,但IL-6和CRP与晨僵时间无相关性。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临床表现,并与RA患者血IL-6、CRP及RF水平改变有密切关系。IL-6、CRP及RF水平与RA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温通效应与不同灸法、灸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180例活动期RA患者(168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随机分为隔姜灸、温和灸及雷公藤多甙三组,每组均治疗60天,每30天治疗完成后,采用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观察关节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加电配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采用针刺加电配合艾条温和灸,对照组49例运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结果 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和91.84%,2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2)2组治疗后血清CRP、RF、ESR比较均为(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2组治疗后毒副反应比较(P0.01),治疗组无任何毒副反应,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2.86%。结论针刺加电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并且能降低CRP、RF、ESR水平。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90-1292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房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电针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阳明经穴电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阳明经穴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关节压痛以及晨僵时间等症状,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4%显著高于对照组7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电针组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以及量表总积分方面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RF、ESR、CRP、RBC、HGB、PLT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改善较单纯针刺对照组更可观(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电针阳明经穴治疗活动期RA取阳明经穴疗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能够发挥较好的镇痛、消肿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历节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活动期RA 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历节胶囊,对照组4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历节胶囊在总有效率、改善活动期RA关节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片作用相似,但在总显效率、改善全身症状及降低ESR、RF滴度方面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 历节胶囊可综合改善活动期RA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蜂针输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蜂针经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数均减少(P0.05),晨僵持续的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输穴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活动期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治疗4个月后ACR20、ACR50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RF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EOR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热敏化取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常规取穴和根据腧穴热敏化方法取穴,同时3组患者配合西药治疗.结果 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P <0.05或P<0.01).结论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ESR、CRP、RF、ALB、ALT、AST、CR、WBC、HB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RF、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活动期RA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ESR、CRP、RF、ALB、ALT、AST、CR、WBC、HB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RF、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活动期RA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藤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TX联合中药协定口服方五藤饮,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关节肿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ESR、CRP、RF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改变。结论:五藤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SR、CRP和R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及RF水平差异、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及R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研究组治疗后ESR(29.24±12.16)mm/h、CRP(31.24±12.06)mm/L、RF(69.54±31.51)IU/ml,对照组治疗后ESR(52.01±15.35)mm/h、CRP(54.05±26.27)mm/L、RF(112.15±43.06)IU/ml,两组各指标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生率为7.5%,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为11.3%,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能有效缓解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症状,降低ESR与CRP及RF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通痹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痹汤合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老年性类风湿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 4 周为1 疗程,共治疗4 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沉( ESR) 、C 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 并观察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 临床表现及ESR、RF、CRP 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后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和雷公藤片联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喋呤、尼美舒利口服;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解毒化瘀汤内服、外洗,消癌平穴位注射,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研究组总有效率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以及ESR、CRP、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ESR、CRP、RF下降有明显作用,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李美玲 《光明中医》2013,28(2):395-39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对血脂的影响,即探索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雷公藤多甙治疗,剂量1mg/(kg·d),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及血脂、ESR、CRP、RF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ESR、CRP、R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C、TG、LDL-C较前下降,HDL-C较前升高,上述结果提示雷公藤多甙对血脂无不良影响。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ESR、CRP、RF,缓解症状同时对血脂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