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为全面了解中国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的流行情况、疾病负担以及流行毒株特征,促进RV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对1979~200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RV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显示,在全年开展RV腹泻监测的医院中,住院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46%,门诊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29%,而社区腹泻患儿RV检出率只占10%。中国RV腹泻以秋冬季为流行高峰,主要流行时间从10月~次年2月。总体上流行株以G1血清型为主,2001年以后则以G3型为主。P基因型则是以P[8]型为优势株。中国RV毒株G-P组合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提示了长期开展RV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致病菌,小儿感染RV后除了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外,常并发多脏器损害。我们对2008年1—12月儿科病房收治的67例急性RV肠炎患儿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本地RV的感染现状,我院于2005年7月—-2006年2月间,对来院就医的腹泻疑似病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观察,以了解其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常山县引入轮状病毒(RV)疫苗前后RV抗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A群RV感染情况的变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常山县2011—2014年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腹泻患儿的RV抗原,分析4年间RV抗原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2011—2014年本地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腹泻患儿的RV抗原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1)。对535例患儿病前RV疫苗免疫史的回顾调查结果显示,389例疫苗接种儿童的RV阳性率为2.31%,明显低于未接种RV疫苗的11.64%(P0.01)。结论常山县门诊及住院的6月龄~3岁患儿RV感染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仍有5.00%阳性率,应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对腹泻患儿进行常规RV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5.
儿童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儿童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并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RT-PCR检测NLVs。对调查表资料采用1:1配对病例(NLVs)一病例(RV)及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NLVs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648份标本中检出RV339份(52.31%),NLVs80份(12.35%)。分析表明,NLVs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有别于RV腹泻。前者最早出现呕吐症状者居多(62.82%),并且有呕吐症状者多于后者。而RV腹泻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以腹泻为主(65.38%)。发热、最高温度、发热天数、腹泻天数、是否输液治疗及就诊次数均为RV感染患儿高于NLVs感染患儿。对NLVs腹泻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4项危险因素。分别为吃生冷食品、与腹泻患者接触、吮手习惯及较少洗手。结论NLVs是导致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所致腹泻的临床特征不同于RV腹泻;RV腹泻临床症状较NLVs腹泻严重,但NLVs腹泻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长沙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长沙市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中A 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某省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间1 724例<5岁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 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A群R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 72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抗原检测阳性342份,阳性率19.84%。2006年5-6月RV抗原检测阳性率为9.21%,而11-12月及2007年1-2月其阳性率分别达36.61%、24.37%,后两者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7.18,P<0.001)。不同年龄段患儿RV感染率以6个月~1岁、~1.5岁、~2岁年龄段较高,分别为26.57%、31.48%和29.55%,6个月~2岁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的RV抗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30,P<0.001)。男性RV感染率为16.27%,女性为23.9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15.87,P<0.005)。结论长沙地区RV感染高峰期在11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为6个月~2岁。对婴幼儿腹泻应尽早做RV检测,以及时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传播。  相似文献   

7.
A组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研究表明,在全年开展RV腹泻监测的医院中,住院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是46%,门诊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中位数为29%,而社区腹泻患儿RV检出率占10%~[1].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因.全球每年有1.36亿5岁以下儿童感染RV.约有35~60万患儿死亡。在我国约有3.46万患儿死于RV腹泻,几乎所有儿童到3岁时都感染过RV。RV腹泻高峰发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RV检出率都≥41%。  相似文献   

9.
WHO估计全球每年有453 000例5岁以下儿童因感染轮状病毒(RV)腹泻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亚洲5岁以下儿童腹泻中RV检出率高达55.0%,我国住院腹泻患儿RV检出率为46.0%,门诊为29.0%[2];RV可通过受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呼吸道进行传播[3]。为此本研究于2007-2008年对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RV腹泻患病的危险因素开展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经济负担,为RV免疫规划提供建议。方法在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在北京市3家儿童专科医院采集门诊和输液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粪便标本中的RV抗原,对阳性患儿调查患病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综合评价北京市RV腹泻的经济负担。结果分别采集门诊和输液患儿的粪便标本678份、476份,RV阳性者分别为131份(19.3%)、137份(28.8%)。RV阳性患儿中,1岁及以下者在门诊和输液患儿中分别占86.3%和94.9%。RV阳性患儿中59名(22.0%)接种了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Rotaviru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RV),首剂次接种年龄中位数为1.7岁。输液患儿平均经济负担中位数高于门诊患儿,分别为737.8元和559.4元。估算北京市每年5岁以下儿童RV腹泻经济负担为55 186 462元。结论北京市RV腹泻经济负担较高,晚于感染年龄接种RV疫苗可能降低其预防RV腹泻的作用,建议根据流行特征细化现有的ORV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幼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发病情况及经济负担进行分析,为实施RV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疫情监测系统中耍幼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RV,同时调查分析门诊患儿和住院患儿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医疗费用,综合评价RV腹泻所致的经济负担.[结果]2009年调查地区各级监测医院共报告5岁以下感染性腹泻儿童5893例,其中RV阳性2303例,阳性率为39.1%.随着年龄增大,儿童RV阳性率逐渐减小,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年全地区因5岁以下儿童RV腹泻多带来的总经济负担为7864755元,平均每名患儿为3415元.[结论]RV是深圳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其所致的经济负担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分析,为考核RV疫苗的成本与效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试验组;RV肠炎非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肠外症状和喂养方式、腹泻次数、腹泻时间、腹泻程度、脱水状况、肠道排毒及粪便还原糖阳性程度、RV-Ag阳性率、持续时间、粪便pH值、心肌酶谱。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轻中度脱水发生及腹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粪便脂肪阳性13例及CK-MB异常2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去乳糖干预患儿、未去乳糖干预患儿及对照组患儿RV-Ag阳性持续时间、腹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RV感染史和肠道排毒是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RV肠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而乳糖不耐受对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影响作用较为轻微,去乳糖干预对扭转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意义不显著;但随着患儿年龄增加及适时接种RV疫苗,利于改善肠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5岁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1—2016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测11 62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A组RV阳性2 559例,阳性率为22.01%,6年间A组RV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A组R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11月—次年1月高发,12月为高峰;男女患儿A组RV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均检出A组RV阳性患儿,其中1~2岁组阳性率最高(34.00%)。农村患儿A组RV阳性率为23.03%,高于城市患儿的20.26%(P0.05)。结论婴幼儿A组RV感染冬季高发,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应加强对RV的监测,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0.48%、9.42%。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RV,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03%、5.21%、18.32%。不同年龄的患儿RV阳性率不同:6个月的患儿为1.62%,6个月~2岁的患儿为24.42%,2岁~5岁的患儿为6.68%,5岁的患儿为1.33%。农村患儿RV阳性率(12.58%)略高于城市患儿(7.99%)。本地区2009年-2013年每年RV阳性率控制在一定水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体之一,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仍需加强预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应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流行的气象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惑染是引起小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有报道,RV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52.9%~58.6%,而小儿病毒性腹泻中,RV感染高达78%。RV感染有其流行病学特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但高峰月份有时也有小变动,造成RV感染流行特点的因素不甚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RV腹泻流行的气象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流行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RV疫苗的研制提供动态信息.方法 对中国2003-2010年监测年限≥1年的涵盖19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共33个市、6个县)的74篇关于RV腹泻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并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婴幼儿RV腹泻研究状况作相应分析.结果 根据74篇文献统计,住院腹泻患儿RV中位检出率为47.4%(19.7% ~64.9%);门诊腹泻患儿中位检出率为34.1%(23.3%~38.9%);部分报道门诊和住院中腹泻患儿的中位检出率为37.6%(9.6%~65.6%).人群中,6月~2岁的婴幼儿依然是RV感染的主要人群,流行高峰从每年9月~次年2月,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略有差异.2003-2010年中国流行的RV优势株为G3P [8],其次为G1P[8].结论 RV流行株具有多样性且动态变化,新基因型偶有检出,表明长期监测RV的流行情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2017年5月34 594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 V)抗原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V阳性率为20.40%,Ad V阳性率为4.37%,2种病毒共同感染阳性率为0.93%。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20.48%、20.25%;Ad V阳性率分别为4.45%、4.24%。6个月~2岁患儿是RV和Ad V的高发年龄段。患儿感染RV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高发季节,其次是春季和秋季,但2016年秋季RV阳性率为4.89%,远低于2014年(20.68%)和2015年的水平(22.19%)。Ad V感染全年阳性率较低,每个季节均低于7%。结论轮状病毒作为山东省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应重点加强监测,腺病毒感染在儿童腹泻中的致病作用同样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766-769
目的了解西安市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以呕吐或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样本730例,利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RV抗原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73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其中RV抗原检测阳性率为39.73%(290/730);RV检测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13~24月龄RV阳性率最高,达61.36%;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4月和10~12月;腹泻症状、腹泻天数、便检脂肪球和粪便性状与RV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多持续3~4d,以稀水样便为主,粪便中大多具有脂肪球。结论 RV是西安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居多。RV感染后大多出现腹泻,粪便呈稀水样,粪便可检出脂肪球,应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和P型别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组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因。为了解苏州地区R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RV疫苗的开发和使用奠定基础,我们收集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患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十堰市郧阳区轮状病毒(RV)感染致腹泻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身高分布情况。方法选取腹泻患儿的1 100份粪便标本,通过面对面交流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腹泻患儿流行病学特点,通过ELISA测定粪便标本中的RV抗原(A组),统计A组RV抗原阳性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儿童A组RV抗原阳性率。以A组RV感染致腹泻患儿为观察组,选择非RV感染腹泻患儿100例、健康儿童100例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组,比较各组儿童乳糖不耐受率、身高、体重及BMI。结果 1 100份标本中,检出A组RV抗原阳性372例(33.82%)。男童A组RV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童(P0.05)。6~12个月与3~5岁(不含3岁和5岁)儿童A组RV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月A组RV抗原阳性率最高(78.43%),其次是1月(78.26%),6月A组RV抗原阳性率(11.86%)最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乳糖不耐受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乳糖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体重、BMI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RV是导致5岁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特别是6~12个月的婴幼儿,且好发于秋、冬季;A组RV感染致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率较高,腹泻时间越长,乳糖不耐受率越高,对患儿体重、BMI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其身高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