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14-3-3蛋白的生理特性和检测方法14-3-3蛋白是高度保守的酸性蛋白家族,其分子量在25~30Kda,有7种亚型,分别为β、ε、γ、η、σ及τ,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各亚型之间有高度的同源性。它们几乎在所有的组织中表达,在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约占全部可溶性蛋白质的1%。所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胞浆与胞核中都有表达。14-3-3蛋白对众多的靶蛋白具有调节作用,主要依赖于磷酸化方式。14-3-3蛋白主要参与信号转导、细胞内蛋白质的转运、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等,尚有一些作用目前还不清楚。1.114-3…  相似文献   

2.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重要组分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其表达一直是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热点。在蛋白质量调控系统巾,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都参与了仪一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在老化、外源性毒素和基因突变等情况下,UPS和ALP都可以被诱导。如果上述两条途径,尤其是自噬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导致神经变性和细胞死亡。因而,通过调控自噬进而促进易聚集蛋白α-核突触蛋白的清除成为延缓PD疾病进展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14-3-3蛋白是所有真核细胞均表达的一组相对分子质量为(28~33)×103的酸性蛋白,该蛋白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及功能等均具有高度保守性.已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发现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的7种14-3-3蛋白亚型(β、γ、ε、σ、ξ、τ、η),它们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行组装成纯合型或杂合型二聚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14—3—3蛋白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的影响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构建pcDNA3.1(+)-14—3—3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2000转染PCI2细胞;Westernn blot技术检测PC12细胞中14—3—3蛋白、Bcl-2蛋白,和BAD蛋白的表达;然后分别用MTT法、酶标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的活力、caspase的活性及PC1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将pcDNA3.1(+)-14—3—3质粒转染PCI2细胞3周后,14—3—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2)MPP^+诱导PC12细胞存活率的下降是剂量依赖性的,当MPP^+的浓度达100μmol/L时,PC12细胞的存活率丧失约50%;(3)caspase的活性随着MPP^+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当MPP^+浓度到达100μmol/L时caspase的活性也到达最大值,而当MPP^+浓度超过100μmol/L时,caspase的活性急剧下降;(4)用100μmol/L的MPP^+处理PC12细胞24h后,PC12细胞的凋亡率为26.5%,14—3—3蛋白的过表达使PC12细胞的凋亡率下降到8.6%;(5)用100μmol/LMPP^+处理PC12细胞后,Bcl-2蛋白的表达趋于下调而BAD蛋白的表达上调,14—3-3蛋白的过表达能显著的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而使BAD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 14—3—3蛋白过表达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D蛋白的表达,减少了MPP^+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可能为PD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4-3-3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与MPP 诱导PC12细胞死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14-3-3蛋白的分布,并分别用免疫印迹技术与MTT法检测MPP ,对14-3-3蛋白表达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中β、γ、ε、ζ、η和θ亚型免疫反应阳性。14-3-3蛋白表达随着MPP 处理的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在6h变化不明显,12h显著下降(P<0.05),到48h后14-3-3蛋白的减少极其显著(P<0.01)。PC12细胞的存活率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MPP 引起PC12细胞的死亡可能与细胞内14-3-3蛋白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14-3-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14-3-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5个胶质瘤细胞系(U251MG,U87MG,BT325,SHG44和C6)、121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蛋白的表达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13-3-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仅在少数的胶质细胞中可见14-3-3蛋白的弱表达。然而,5个胶质瘤细胞系和绝大部分星形细胞瘤中可见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为:Ⅰ级78.6%(11/14),II级75%(18/24),III级76.2%(16/21),IV级80%(20/25)。不同恶性级别的星形细胞瘤中,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但14-3-3蛋白的表达强度和范围有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其它类型的胶质瘤中也可见14-3-3蛋白的大量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为:少突胶质细胞瘤66.7%(4/6),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00%(4/4),室管膜瘤50%(2/4),间变型室管膜瘤66.7%(2/3),脉络从乳头状瘤100%(5/5),松果体细胞瘤100%(3/3),髓母细胞瘤66.7%(8/12)。结论14-3-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有大量的表达。14-3-3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胶质瘤细胞对抗调亡的一种共同机制,以14-3-3蛋白为靶点有望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新的胶质瘤生物学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诱导配体(TRAIL)联合氯喹对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TRAIL的质粒p EGFP-TRAIL,然后转染到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中(TRAIL组),以p EGFP-C1质粒为阴性对照,以不转染质粒为空白对照;将氯喹(50μmol/L)加入到转染p EGFP-TRAIL质粒U251细胞培养基中,作为联合组。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FP-TRAIL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GFP-TRAIL和Cleaved caspases-8蛋白表达。结果质粒转染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p EGFP-C1在细胞质中成弥散分布;而GFP-TRAIL在细胞质中成聚点分布,且荧光表达可以持续48 h以上;免疫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TRAIL组TR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47.22±0.1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3.21±0.04)%,P0.05]和TRAIL组[(23.88±0.22)%,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41.62±0.4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14±0.09)%,P0.05]、阴性对照组[(3.46±0.17)%,P0.05]和TRAIL组[(22.48±0.43)%,P0.05]。联合组Cleaved caspases-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RAIL组(P0.05)。结论外源性TRAIL基因转染后可以在细胞中稳定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与氯喹联合应用可以增强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氯喹抑制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9.
14—3—3蛋白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4—3—3蛋白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蛋白家族分子,参与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通过磷酸化丝氨酸或磷酸化苏氨酸的方式,14—3—3蛋白与磷酸化依赖的蛋白间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的进展,启动并维持了DNA损害的枪金点,激活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调节生存信号及细胞骨架,对细胞凋亡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关于14—3—3蛋白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4-3-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7例确诊并有随访的人脑星形细胞瘤石蜡标本中14-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14-3-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14-3-3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而在少数的胶质细胞中仅见其弱表达。绝大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可见14-3-3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Ⅱ级76.5%(13/17),Ⅲ级76.2%(16/21),Ⅳ级79.3%(23/29)。不同恶性级别的星形细胞肿瘤中,14-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但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有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5)。52例14-3-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15例14-3-3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14-3-3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上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14-3-3蛋白有望成为星形细胞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新型光敏剂ZnPcS4-BSA对光动力杀伤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效应的影响,并对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紫外光谱法观察U251细胞对ZnPcS4-BSA的摄取规律,确定最佳孵育时间;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ZnPcS4-BSA、不同剂量激光辐射对U251的细胞毒性和ZnPcS4-BSA介导光动力疗法(PDT)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激光剂量;应用2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100 J/cm2的激光辐射,以同样条件培养而未作PDT治疗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RT-PCR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紫外光谱法扫描发现ZnPcS4-BSA作用4h后U251细胞摄取ZnPcS4-BSA的量达到峰值.不同浓度ZnPcS4-BSA处理后细胞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J/cm2激光辐射后细胞生存率低于0、25、50、100、200J/cm2激光辐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25、50、100、200 J/cm2激光照射,随着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60、80、100 μmol/L ZnPcS4-BSA作用U251细胞4h后,给予200J/cm2激光辐射,随着ZnPcS4-BSA浓度的增加,细胞的抑制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20μmol/L ZnPcS4-BSA作用,100 J/cm2的激光辐射后U251细胞凋亡率、VEGF基因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光敏剂ZnPcS4-BSA具有良好的增强光动力效能,其介导的PDT能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VEGF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3(LRIG3)基因对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U87的细胞周期、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过表达的LRIG3质粒(实验组)和空白质粒(对照组)经慢病毒法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U87,筛选稳定细胞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LRIG3表达的变化,碘化丙啶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凋亡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U251与U87细胞中LRIG3mRNA水平分别上升67.6%和79.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62.3%和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U251细胞中S期与G2/M期细胞数之和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87细胞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U251细胞中穿出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U251细胞凋亡率为23.4%,实验组为35.7%;对照组U87细胞凋亡率为20.2%,实验组为39.5%;对照组与实验组间凋亡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LRIG3基因过表达能阻断细胞周期于S期和G2/M期,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加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4受体(CXCR4)表达上调对U25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携带CXCR4基因的质粒,采用电转染法将携带CXCR4基因的质粒整合到胶质瘤U251细胞的基因组中,然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CXCR4上调组,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XCR4及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性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CXCR4上调组U251细胞CXCR4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都增强,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并无明显变化。结论 CXCR4在胶质瘤的增殖、侵袭、迁移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被视为胶质瘤治疗的靶向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对胶质瘤U25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放射抵抗的U251(RR-U251)细胞;LipofectamineTM2000方法将抑制PGK1表达的shRNA-PGK1质粒或对照shRNANC转染至U251细胞;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GK1的表达;MTT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U251细胞相比,RR-U251细胞中PGK1的表达明显增高;放射处理后,RR-U251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升高,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增强。转染shRNA-PGK1的细胞接受放射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降低,迁移能力以及侵袭能力减弱。结论下调U251细胞中PGK1的表达可增加其放射敏感性,提示PGK1可能成为增强放射敏感性的调控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EP处理U251细胞后,分别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的方法检测EP对U251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印迹法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EP(10、15、20 mmol/L)分别作用8 h、16 h、24 h后均能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且存在显著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EP处理后U25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升高。不同浓度组EP作用U251细胞24 h后HMGB1的蛋白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EP能明显抑制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AN干扰作用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c-Me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3对以c-Met为靶基因短发夹RNA片段,pGenesil-1质粒为载体,构建pGenesil-1/c-Met-shRNA重组质粒,将其转染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c-Me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pGenesil-1-c-Met shRNA重组质粒,并转染至U251细胞。转染重组质粒的U251细胞c-Me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RNA干扰能明显降低U251细胞c-Me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PVT1)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分别转染PVT1 siRNA(PVT1组)和negative control siRNA(对照组)。PCR法检测lncRNA-PVT1及C-MYC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VT1组lncRNA-PVT1 mRNA表达水平(0.27±0.08)较对照组(1.0±0.30)明显降低(P<0.05);PVT1组C-MYC mRNA表达水平(0.87±0.19)与对照组(1.0±0.15)无明显差异(P>0.05)。转染siRNA后1、2、3 d,PVT1组U251细胞活力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PTV1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0.29±0.12)较对照组(0.85±0.27)明显降低(P<0.05)。结论 降低lncRNA-PVT1表达水平能够抑制U25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lncRNA-PVT1够影响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