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管内麻醉系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方法,后者还包括骶管阻滞[1]。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主要作用于脊神经根所引起的阻滞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通称为脊麻。  相似文献   

2.
沈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506-507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骶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优越性。方法将90例宫腔镜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30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第二组30例采用骶神经阻滞麻醉;第三组3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观察围术期BP,SPO2,HR的变化,术中患者皱眉、肢体扭动、牵拉反应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静脉全麻和骶麻、蛛网膜下腔阻滞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镇痛效果,均顺利完成手术,静脉麻醉组注药后,BP,SPO2明显低于注药前(P<0.05);皱眉,肢动,牵拉反应,蛛网膜下腔阻滞组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骶麻组;静脉麻醉组未出现尿潴留,而腰麻组出现1例;骶麻组出现1例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因镇痛效果不满意而全麻药辅助。结论静脉麻醉、骶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这三种麻醉方法用于宫腔镜下手术均能安全、有效,患者不适感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无痛分娩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年3月至2016年6月11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分娩。结果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新生儿的心率计Apgar评分数据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发生率,而且不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例8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A组,40例)和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消退时间,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与A组(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相比,B组(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两组在感觉阻滞最高平面、Browage分级、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均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寒战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等分为Ⅰ组(实验组)和Ⅱ组(对照组)。选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麻醉,于L2~3椎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液2·4ml,Ⅰ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液含芬太尼20μg。记录阻滞平面、血压(Bp)、心率(HR),观察患者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寒战发生例数Ⅰ组12例,明显低于Ⅱ组30例(P<0·01);轻度寒战Ⅰ组8例,Ⅱ组19例;重度寒战Ⅰ组4例,Ⅱ组11例。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胎儿娩出前出现寒战者Ⅰ组4例,明显少于Ⅱ组13例(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可降低剖宫产产妇胎儿娩出前寒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40例141医院(山东青岛266100)陈家友张声俊现将我院1995年3月以来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40例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40例均为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6岁。中腹部手术2例,下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剖宫产手术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高原地区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A)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30例.2组患者均选择腰椎(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SA组26 G腰麻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后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1.5 m...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使用较细的穿刺针,可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但细针也可能增加穿刺的难度。本研究比较了22G与25G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探讨25G穿刺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肢手术患者400例,其中包括: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6例,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137例,腘窝囊肿切除术20例,膝关节清理术26例,下肢清创术4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130例足月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即出现下肢麻木)、维持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和麻醉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感觉神经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觉评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肌松程度很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可用于剖宫产术中蛛网膜下腔阻滞.  相似文献   

10.
韩俊  赵静  张立群 《安徽医药》2019,40(2):156-160
目的 探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与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阻滞效果、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共1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蛛网膜下腔组和联合阻滞组,每组各76例,其中蛛网膜下腔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方案镇痛,联合阻滞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多巴胺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阻滞组阻滞时间均长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滞组体位摆放前1 min、体位摆放即刻及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开始后30 min VAS评分均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术后24 h 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组,手术切皮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30 min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阻滞组多巴胺使用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联合阻滞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蛛网膜下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早期镇痛镇静效果,减少多巴胺使用率,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单侧蛛网膜下腔麻醉。  相似文献   

11.
魏丽 《医药世界》2006,(11):106-107
联合阻滞麻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但并无脑脊液流出,此时,很难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我们对二例这样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发现均有腰椎间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丽 《医药世界》2006,(11):106-107
联合阻滞麻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但并无脑脊液流出,此时,很难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我们对二例这样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发现均有腰椎间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团风县中医医院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50例和布比卡因组48例。罗哌卡因组给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布比卡因组给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感觉阻滞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及维持时间),运动阻滞情况(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到BromageⅠ级时间、达到BromageⅡ级时间、达到BromageⅢ级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维持时间比较,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到BromageⅠ级时间、达到BromageⅡ级时间、达到BromageⅢ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比分析。方法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实施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将其随机分为A组(0.75%)、B组(0.50%)、C组(0.30%)各40例,观察和比较各组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麻醉优良率明显升高,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50%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够较快达到预期麻醉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操作简便,镇痛完全,肌肉松弛等优点。但由于剖宫产病人的特殊生理状态,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容易麻醉平面过高,循环干扰大。我们采用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分两组对照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手术,结果表明,患者血压、心率稳定,镇痛良好,麻醉平面易于控制。1 资料和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产妇,随机分为2组。组Ⅰ15例,0.5%布比卡因1ml 25%葡萄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较大剂量盐酸布比卡因缓慢注药法对老年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以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以上,ASA分级Ⅰ级或Ⅱ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0.5%盐酸布比卡因12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并硬膜外腔置管备用,对照组采用1.5%~2%盐酸利多卡因行连续硬膜外腔阻滞。结果较大剂量盐酸布比卡因缓慢注药法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只要控制好平面对老年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P0.05),而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盐酸布比卡因缓慢注药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以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CSES下剖宫产手术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以探讨出最佳剂量.方法 将9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人.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ml 0.9%氯化钠1.7ml 50%GS 0.3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5ml 0.9%氯化钠1.2ml 50%GS 0.3ml,C组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2ml 0.9%氯化钠0.7ml 50%GS 0.3ml,对3组在阻滞时间、阻滞平面、阻滞程度、阻滞效果、呼吸循环影响、副作用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A、B、C 3组都提供良好的麻醉,A组副作用最少(P<0.01). 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应用的最佳剂量为10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不出脑脊液、脑脊液引流或回吸不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下腹部以下手术100例,L2~4之间穿刺,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结果:100例患者第1次蛛网膜下腔穿刺后,不出脑脊液14例,脑脊液引流不畅7例,回吸脑脊液不通畅5例,硬膜外腔穿刺针碰到神经根2例,腰穿针碰到神经根4例,硬膜外导管碰到神经根13例,置管困难15例。结论:100例患者尽力坐或右侧膝胸卧位实施硬膜外腔穿刺,采用阻力消失法或悬滴(负压)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可信区间(CI),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经腰椎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时间30s。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剂量为10mg,采用序贯法,根据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否成功确定下一例产妇的罗哌卡因的用量,相邻剂量梯度为0.5mg。采用Probit analysis法计算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手术的ED50及95%CI。结果罗哌卡因的ED50为6.326mg,95%CI:(0.115,7.016)mg。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ED50为6.326mg,该剂量适合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0.
冯桂存  刘伟 《河北医药》2007,29(7):773-773
通过罗哌卡因(ROP)与布比卡因(BUP)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应对比,探讨ROP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