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诊病人标本采集和处理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96例急诊病人静脉采血后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 396例标本中62份有误差,误差率为15.7%,在62份误差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19份,占总误差的30.6%,有肉眼可见微小凝块者32例,占总误差的51.6%,标本溶血者11例,占总误差的17.8%。结论 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和处理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加强急诊病人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STA-ca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aPTT、Fbg、TT的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惠  黄俊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5):217-218,220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并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组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健康人535名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液凝固仪上采用原装配套试剂测定PT、aPTT、Fbg、TT.结果535名健康人参考值范围:PT11.74~14.74 s;PTR 0.90~1.14;INR 0.86~1.20;aPTT 32.16~46.03 s;Fbg 1.69~4.10g/L;TT 13.85~21.75 s.男、女性别之间PT、PTR、INR、Fbg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之间Ⅳ组(大于60岁)与各组PT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21~40岁)与Ⅲ组(41~60岁)aPPT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与Ⅲ组、Ⅳ组Fbg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TT测定无统计学意义外,PT、PTR、INR、Fbg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均有不同程度差异,aPTT在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李凤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71-1372
目的:了解常规凝血四项(PT、APTT、TT、Fib)在妊娠产妇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分娩及产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血凝仪对289例临产孕妇和16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临产孕妇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Fib(纤维蛋白原)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TT(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检测凝血四项,可了解妊娠产妇体内凝血状况,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上PT、APTT、TT、Fg凝血4项测定异常结果的成因及在临床各科室的作用。方法:使用日本SysmexCA-1500自动血凝仪,采用凝结法测定PT、APTT、TT、Fg凝血4项。结果:本文对临床9个科室20923例病例的凝血4项测定出的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原因。结论:凝血4项的测定对临床各科室一些疾病的诊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凝血因子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对凝血机制和纤溶活化功能的影响 ,分析其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ACL - 2 0 0型美国库尔特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肝炎 33例 ;肝硬化 4 0例 ;肝癌 2 8例 ;正常人 4 0例 ,血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 ) ;采用胶体金方法测定血浆D -二聚体。[结果 ]肝炎组的PT(1 3.6± 1 .0 6 )s ,APTT (32 .4± 4 .5 7)s ,FIB(2 .5 7± 0 .4 6 )g/L ,D -二聚体 (0 .89± 0 .2 2 )mg/L ;肝硬化组PT (1 7.7± 5 .6 0 )s ,APTT(4 3.4± 1 3.3)s,FIB (2 .1 0± 0 .88)g/L ,D -二聚体 (2 .4 6± 0 .6 1 )mg/L ;肝癌组PT(1 5 .0 5± 2 .74 )s,APTT (36 .8± 5 .5 5 )s ,FIB(3.5 0± 1 .1 6 )g/L ,D -二聚体 (2 .31± 0 .8)mg/L ;它们与正常组PT(1 3.0 2± 0 .6 2 )s ;(APTT32 .0± 2 .0 )s;FIB (2 .81± 0 .78)g/L ;D -二聚体 (0 .4 5± 0 .1 1 )mg/L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结论 ]不同病程肝脏疾病患者PT、APTT、FIB、D -二聚体均可异常 ,其中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四个凝血项目为例建立新生儿凝血四项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以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 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C28-A2推荐的方法,通过检测120例健康个体,建立适合实验室内凝血项目生物参考区间,用计算符合率的方法对自建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评价。结果 a PTT 37.5 s-57.9 s,PT 9.5 s-15.3 s,TT 15.6 s-22.9 s,Fbg 1.18 g/L-2.80 g/L进验证符合率大于95%。结论本文建立新生儿凝血四项参考范围适用本实验室止凝血检测系统,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止凝血项目的新生儿生物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对进口和国产两种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对实验动物SD大鼠和人血凝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及人血凝标本,分别用国产和进口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检测PT、APTT、TT及FIB血凝四项指标。结果 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对大鼠血凝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大鼠血凝指标PT、APTT、FIB国产试剂检测结果高于进口试剂(P<0.05);大鼠血凝指标TT进口试剂检测结果高于国产试剂(P<0.05);而人血凝标本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检测SD大鼠血凝四项(PT、APTT、TT、FIB)结果可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以及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测定56饲肝硬化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血小板(PKT)。③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APT、FT、TT、Fg以及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④结论肝硬化患者APTT、PT、TT延长,Fg、PUF值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23例临产孕妇和95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PT、APTT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Fib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防产科意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不同恶性程度肿瘤患凝血象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40例正常对照,20例子宫肌瘤,92例恶性实体肿瘤(肺癌22例,食管癌20例,胃癌,结直肠癌30例,宫颈癌20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各种恶性肿瘤患PT,APTT,T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显性差异,Fbg则显增高(P<0.01),子宫肌瘤患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恶性实体肿瘤Fbg含量增高,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39例正常对照、76例中孕组(孕20~28周)及54例晚孕组(孕37~40周)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中孕组、晚孕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TT及TT缩短,Fbg水平升高,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T无统计学差异(P<0.05);晚孕期与中孕期相比,PT和APTT有所延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机体呈现高凝状态,可能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及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合格标本50例,按不同离心条件及放置时间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5 min APTT、PT缩短,与离心10 min作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8 min四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室温放置2 h各项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4 h、6 h APTT、PT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3 000 r/min离心8 min即可进行凝血筛选检测;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PT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 h。  相似文献   

14.
5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凝血四项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玲  武雪征  任淑媛 《医学综述》2011,17(14):2209-2210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妇女凝血四项结果的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应用于临床。方法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血凝仪对正常妊娠和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各58例)及随机抽取的正常非妊娠妇女(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凝四项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进行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组血浆FIB、D-D的含量均高于非妊娠组(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组的FIB及D-D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定期检测孕妇血浆中凝血四项,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対妊娠孕妇凝血机制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为孕妇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荣就  曾绍妤  蒙君平  李培禧 《吉林医学》2013,34(13):2423-2424
目的:了解预产期孕妇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预产期孕妇98例及非孕健康妇女90例进行TT、PT、APTT、FIB等四项检测。结果:与非孕妇正常妇女相比,预产期孕妇FIB偏高明显(P<0.001)。结论:预产期孕妇的血液呈生理性高凝状态,通过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可利于保护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出凝血指标与存活时间的关系。方法将47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2组,一组是存活时间≤3月者,一组是存活时间>3月者,对两组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活性5项出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对两组各项出凝血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存活时间≤3月的患者血浆D-D及Fbg含量比存活时间>3月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浆PT、aPTT、AT活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D、Fbg含量与预后显著相关,在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AT活性是否随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7.
龙峥嵘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22-4124
目的:分析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出凝血四项及总胆汁酸的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90例肝病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总胆汁酸(TBA)测定,同时用CoaDATA4001半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四项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30例早孕妇女服药前和第一次服药后第8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服药后PT明显缩短(P<0.05),APTT和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孕妇女进行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生理上外源性凝血作用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粤  张岳晔 《医学综述》2011,17(9):1432-143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凝血四项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8例PIH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时间,以探讨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在PIH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PIH患者凝血四项结果与健康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PIH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依次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升高,且与病情的轻重相平衡,提示PIH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结论在PIH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紊乱,动态检测PIH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及指导治疗,预防病情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7例早产儿和15例足月儿进行PT、APTT、TT、Fbg检测。结果无论孕周大小的早产儿PT、APTT、TT均延长,<35周者PT、APTT、TT与≥35周早产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b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处于低凝血因子状态,易患出血性疾病,应及早监测凝血指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纠正出凝血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