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过夜配戴角膜矫形镜(OK镜)后早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屈光度的变化.方法14个中低度近视患者(平均屈光度-3.89±1.26D)25眼,随机分成2组分别配戴Dk值不同的角膜矫形镜BE角膜矫形镜组(7人12眼,Dk≈140);E&E角膜矫形镜组(7人13眼,Dk=58).采用夜戴方式,平均配戴时间10.76±1.27小时.用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配戴1晚后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改变.同时记录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改变.结果配戴1晚后所有患者的中央及周边的角膜均增厚(P<0.05).Orbscan角膜地形图SimK值在垂直轴及水平轴均变平(垂直轴△SimK0.94±0.56D,P<0.001;水平轴△SimK0.996=0.68D,P<0.001).裸眼视力平均提高0.4±0.24(P<0.001).屈光度平均减少-1.85±0.82D(P<0.001).Dk值不同的2组之间中央及颞上方位点角膜增厚程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夜配戴角膜矫形镜后减低近视屈光度的效果明显.初次过夜配戴角膜矫形镜可导致角膜厚度轻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角膜手术对角膜神经的损伤及其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角膜上开展了不少手术,无论是何种手术,对角膜神经都是一种损伤.由于切口部位、范围、深浅和手术方法不同,其损伤程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后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Orthokeratology,简称OK镜)后早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屈光度的变化. 方法:14例25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平均屈光度-3.89±1.26D),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配戴Dk值不同的角膜塑型镜:BE角膜塑型镜组(7例12眼,Dk≈140);E&E角膜塑型镜组(7例13眼,Dk≈58).采用夜戴方式,平均配戴时间10.76±1.27小时.用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配戴一晚后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改变.同时记录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改变. 结果:配戴一晚后所有患者的中央及周边的角膜均增厚(P<0.05).Orbscan角膜地形图Simk值在垂直轴及水平轴均变平(垂直轴△Simk:0.94±0.56D,P<0.001;水平轴△Simk:0.996±0.68D,P<0.001).裸眼视力平均提高0.4±0.24(P<0.001).屈光度平均减少-1.85±0.82D(P<0.001).Dk值不同的二组之间中央及颞上方位点角膜增厚程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后减低近视屈光度的效果明显.初次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可导致角膜厚度轻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连续3年以上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眼表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73例圆锥角膜患者.方法 收集2001年7月~2004年7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连续3年以上配戴RGPCL的73例患者(142眼),分别于戴镜前、戴镜1年、2年、3年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改变;用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眼轴长、中央及旁周边角膜厚度;定期复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有无眼表并发症.主要指标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改变、角膜厚度、眼轴长、眼表改变.结果 患者戴镜前、戴镜1年、2年、3年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901.92±445.20)个/mm2、(2862.78±497.13)个/mm2、(2854.71±526.80)个/mm2、(3015.61±421.22)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1,P=0.20);其他形态学改变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眼轴长分别为(25.15±1.50)mm、(24.93±1.36)mm、(24.78±1.25)mm、(25.39±1.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8,P=0.10).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489.09±59.64)μm、(484.02±60.80)μm、(496.61±59.74)μm、(487.44±54.2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1,P=0.40);旁周边角膜厚度的改变也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裂隙灯检查发现轻度结膜充血69眼,角膜点染12眼,角膜上皮粗糙6眼,无其他异常表现.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科学合理地长期配戴RGPCL,不会引起显著的眼表异常变化,无明显的眼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中期保存的供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保存液中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评分,并与供体年龄、供体保存与死亡时间间隔、供体采集与死亡间隔、是否曾在常温下长时间暴露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细胞培养评分与供体年龄呈负相关,与供体保存时间呈负相关,与是否在常温下过夜呈负相关.结论 供体的年龄、植片的保存时间及是否在常温下长时间暴露均是影响供体角膜内皮细胞活力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角膜感觉神经损伤导致角膜知觉减退可引起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可有角膜上皮脱落、角膜上皮水肿、角膜溃疡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并要结合患者眼表情况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等.通过药物和手术等合理的治疗可以阻止病程发展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本文就近年来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长期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长期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与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 :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 10 0例 (198眼 )和长期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 4 0例 (77眼 )的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中 ,高度近视眼组与中低度近视眼组的角膜中央厚度平均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长期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 (0 .5 4 7± 0 .0 30 )mm ,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 (0 .5 5 7± 0 .0 4 8)mm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长期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角膜中央厚度明显薄于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临床观察LASIK术后角膜瓣上皮下皱褶出现的时间、形态及其对视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LASIK术后有角膜瓣上皮下皱褶患者129例258只眼分别于术后1d、3d、1周、1月、3月、6月、1年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瓣上皮下皱褶出现的时间,形态,并从术中角膜瓣蒂留滞的位置,术前屈光度的大小,角膜瓣的厚度对其的影响,以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裸眼视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SIK术后角膜瓣上皮下皱褶,最早于术后12h出现,多见于术后3~7d,其形态改变有水平形、垂直形、不规则形,其中水平形占75%以上.发生的原因与术中角膜瓣蒂留滞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屈光度大、小对术后角膜瓣上皮下皱褶影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瓣薄者对角膜瓣厚者对其影响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和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瓣上皮下皱褶最早于术后12h出现,多见于术后3~7d,其形态改变有水平形、垂直形、不规则形,以水平形为多见.该改变对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影响.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其病理性表现为前弹力层皱褶.其发生原因初步认为与角膜生物力学平衡重建有密切关系;另外角膜瓣薄者较厚者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角膜中央厚度采用角膜内皮细胞计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应用角膜内皮细胞计和超声角膜测厚仪对79例(79只右眼)的中央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对两组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的角膜厚度均值为(541.10±26.65)μm,角膜内皮细胞计检测的均值为(532.91±24.44)μm.后者显著低于前者(P<0.001),两者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93,P<0.001),回归方程角膜内皮计测量值=(89.89+0.819)×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测量值低于超声测厚仪测量值.结论 角膜内皮细胞计和超声角膜测厚仪均能为我们提供角膜中央厚度值.临床应用时应知道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用同一种仪器随访患者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角膜塑型接触镜配戴的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角膜塑型接触镜配戴者眼部、镜片及护理用品的微生物状况,了解角膜塑型接触镜配戴者眼部感染的可能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配戴角膜塑型镜者结膜囊、常规清洗消毒前后镜片、镜盒及护理液取材进行细菌、真菌及阿米巴培养,并按常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细菌检查阳性率结膜囊为66.3%;清洗消毒前后镜片分别为72.4%和11.2%(P<0.01);镜盒同清洗消毒前镜片;多功能护理液为8%(4/50).眼部感染者均检出有细菌生长.结论角膜塑型接触镜配戴者镜片及护理用品有微生物污染,常规的护理操作可明显减少镜片上污染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LASIK后角膜瓣移位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7例21只眼LASIK后发生角膜瓣移位导致角膜瓣皱褶病人行裂隙灯观察、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和眼球像差测定,同时观察复位术后的变化.结果 本资料角膜瓣移位术后24 h内发生的有8例12只眼,均于术后次日复诊发现,与术中过度操作、薄瓣、窄蒂、术后揉搓眼球、眼睑痉挛等是高危因素;9例9只眼发生在LASIK后2~26 月,均与外伤有关.角膜瓣移位后24 h主要表现为角膜刺激症状,以视力下降、重影、视物变形、眩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球像差增大为主,重新角膜瓣复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LASIK后角膜瓣移位发生原因众多,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觉质量下降,及时正确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ED),因角膜上皮屏障作用被破坏,后果严重.为引起临床上重视,从PED的发病原因、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予以翔实地综合叙述.特别是对PED的治疗方法多方面的论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感觉功能是角膜的突出特征.角膜感觉神经是眼表的重要结构,对于维持角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应用非甾体抗炎剂等均有可能造成角膜感觉神经的损伤.本文就角膜感觉神经的解剖、功能,角膜知觉检查法,角膜感觉神经的损伤原因、修复与再生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好地开展角膜感觉神经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及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之间的差别.方法 选取有角膜接触镜配戴适应证的屈光不正患者共172例(300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任何眼病.根据患者的主观要求及眼部情况分为SCL配戴组(59例102眼)和RGPCL配戴组(113例198眼).配戴方法均为日戴型连续配戴,即每日戴镜时间不少于6 h.随访时间为3年.分别于配戴前、配戴后6个月和3年进行检查,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比例及变异系数,采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对两组戴镜前后的各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中央角膜厚度:戴镜后3年,SCL组CCT较戴镜前减少(27.1±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PCL组CCT较戴镜前减少(3.1±2.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戴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时C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戴镜后3年时RGPCL组CTT较SCL组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SCL组戴镜后各时间点水平曲率和垂直曲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GPCL组戴镜后各时间点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戴镜后3年RGPCL组角膜曲率较SCL组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SCL组和RGPCL组戴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戴镜前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戴镜后3年,SCL组和RGPCL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降低了(368.5±31.5)个/mm^2和(140.2±5.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比例和变异系数:SCL组戴镜后3年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PCL组戴镜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戴镜后3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配戴RGPCL对患者角膜形态及功能的影响较小,同长期配戴SCL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长期(≥10年)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更好地长期持续配戴SCL者进行眼病治疗及内眼手术前的评估.方法 利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TOP-CON SP-2000P),观察长期配戴SCL的98只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同年龄组无其他疾患非戴SCL近视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作为对照观察.结果 长期持续配戴SCL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516.58±311.77,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为28.10±3.76,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6A%)为(48.90±6.10)%,与无SCL配戴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1,P<0.01).结论 长期持续佩戴SCL组与无SCL佩戴史组对比在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长期持续佩戴SCL对CV和6A%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对长期持续配戴SCL患者进行可能引起内皮细胞损失的眼疾治疗和手术时应选择合理的药物和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避免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发生.同时也建议近视患者尽量避免长时间持续佩戴SCL以保证角膜内皮的健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long term effects (≥ 10years) of soft contact lens (SCL) wear o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isk before a treatment and an operation better.Methods Non-contact specular microscopy (TOPCON SP-2000P) was performed on long-term (≥ 10years) SCL wear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SCL wearing,cell density was 2516.58± 311.77,CV was 28.10± 3.76 and 6A% was (48.90± 6.10)%.Ther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 =0.02,P <0.01,P <0.01)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Conclusion Long-term soft contact lens wear produce cell loss and cell shape change,and the cell shape changes are more remarkable.We should choose safer surgery and medicine for the patients with long-term soft contact lens wear.At the same time,we also suggest that myopia sufferer should avoid wearing SCL consistently for a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薄微型角膜刀的不同刃度对分离角膜上皮层的影响,来探讨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合适刃度.方法采用旋转式微型角膜板层刀具,选用60μm刃口厚度,随机选用不同刃度的角膜刀在新鲜离体人眼分离角膜上皮层,观察瓣的成形、手术床的平整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刃度在80~100gf之间的角膜刀片制作的角膜瓣成形好、瓣完整,病理检查提示为角膜上皮瓣,不含前弹力层,PAS染色示基底膜完整.刃度≤70gf的角膜瓣成形好、瓣亦完整,病理检查示角膜瓣除角膜上皮层外,含有完整的前弹力层及少许角膜基质.刃度≥110gf的瓣成形差、为不完整瓣、手术床面不平整,病理检查示角膜上皮内的分离.当刃度≥140gf时,不能进入角膜.结论刃度在80~100gf之间的超薄微型角膜刀可以用来制作角膜上皮瓣.  相似文献   

17.
角膜上皮的更新及损伤后修复有赖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正常.角膜缘干细胞的增生及相关特性受干细胞微环境的调控影响.近年研究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包括干细胞龛三维结构、干细胞龛中存在的各种细胞类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角膜缘特异的基底膜.其中角膜缘细胞外基质和邻近细胞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调节尤为重要.模拟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对实现眼表重建,为患者带来复明希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Chen YG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7):577-579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仍然是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角膜扩张或继发性圆锥角膜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为角膜生物力学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保持正常角膜生物力学结构的完整性,是维持手术疗效及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基础.合理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用药,对于保持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完整性、避免屈光回退、角膜扩张甚至继发性圆锥角膜的风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Until now, in the territory of surgical methods, excimer laser refractive surgeries have being the main stream for correcting the ametropic eyes. The main cause of iatrogenic corneal ectasia and keratoconu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complications of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ies, is the destruction of corneal biomechanics. Keeping corneal biomechanical integrality is the basis for long term effectiveness, stableness,and safety of the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ies. The reasonable indication and surgical method decision,perioperative medical cares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preventing those sever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角膜高阶像差的分布特点,角膜前表面、后表面与整体角膜高阶像差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对各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横断面研究.随机选择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欲行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108例,其中男55例,女53例,年龄18~38岁,平均(23.3±4.1)岁;等效球镜度数为-1.38~-12.50 D,平均(-5.81±2.19)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采集右眼角膜像差及角膜最薄点厚度(TCT).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近视眼角膜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随阶数增加大致呈递减趋势,以三阶和四阶RMS值的数值较大.角膜后表面的波前像差值远远小于前表面,整体角膜RMS值介于角膜前、后表面之间.角膜前表面三阶RMS值、角膜前表面六阶RMS值、角膜后表面五阶RMS值、角膜后表面六阶RMS值、角膜三阶RMS值、角膜六阶RMS值与眼压呈正相关(r=0.217、0.248、0.269、0.210、0.222、0.282,P<0.05).高阶像差与TCT之间无相关性.男性与女性各高阶像差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左右眼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视眼角膜各高阶像差RMS值随阶数增加大致呈递减趋势.角膜后表面的高阶像差RMS值远远小于角膜前表面,角膜前、后表面像差相互补偿.性别和眼别对角膜高阶像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糖尿病性眼表病变包括结膜微血管瘤、干眼、角膜上皮损伤和角膜知觉减退等,这些疾病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对眼表的破坏作用包括角膜神经损伤、角膜上皮结构和功能异常、泪液质和量改变、降血糖药物影响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