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中医内科急症临床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以抛砖引玉为目的。   世界医学应包括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中国的中医实质上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把世界医学中的现代医学人为地称为西医;把中国的传统医学主要部分称为中医。由西医与中医衍变出国内当前的 4种医学实体,即西医、中医、中西结合医与现代中医。   所谓西医实质是世界医学的现代医学实体;中医实质是世界传统医学属中国独有的一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临床与科研均以该理论为指导,亦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指导下进行,人员多…  相似文献   

2.
中医,西医,都是以人体生理蒲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古代的科学。而西医是现代科学。从古代到今天。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医、西医可谓是殊途同归。总有一天会走到一起——中西医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医学形态。去年出版的《当中医遇上西医》。有一些观点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西医的传入及其影响日增,必然要向中医渗透。所以,中西汇通派的出现,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中的必然现象。中西医汇通(以下简称汇通)与中西医结合工作有很大区别,但它提供的经验教训,却可资借鉴。恽铁樵立足于保持和发扬中医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不少深刻的有关方法论的问题,对我们是有一定启迪的。一、恽铁樵认为,汇通"不能使中医同化于西医,只能取两国学理,补助中医"。从西医中吸取营养是手段,目的在于发展中医学术。这就从方法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发展与壮大,以“源于中医、西医,高于中医、西医”为宗旨,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碰撞融合,集百家之长,荟萃精英,在争鸣中探索,在困境中突破,在实践中创新,成长为中国创造、影响世界的新兴医学,获得了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自西学东渐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根植,中国形成了中、西二元医学并存的格局。中医和西医两大阵营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竞争与排斥的现象,但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日渐成为主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医学理论与临床上,中、西医学结合已蔚然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基本问题就是中、西医学名词术语之间的对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数干年历史发展中,在医学领域罩,一直都展现出中医药学的一枝独秀。迨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世界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因而西方化涌进了中吲。随着列强对我国的化侵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宗教,并办起了西式医院,从而中国开始出现了中医、西医两种医疗并存的局面。始而清末中医唐容川欲将中、西两种医学汇通之,然汇而未能通;继而民国西医余云岫在半殖民地社会思潮支持下大叫“废止中医”而强树“西医独尊”.  相似文献   

7.
李文银 《中医药学刊》2006,24(4):697-698
我国有中医(亦称祖国医学)和西医两种医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进中医现代化,加速我国医学的发展,对在综合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辨证论治是其本职工作,对西医知识又有学习和掌握的机遇,对此尤其体会深刻。  相似文献   

8.
裘法祖先生作为中科院院士是有名的西医专家,他接受德国西医教育的培养,受到了严格西医教育的熏陶。但是对于传统中医学,他从不轻视,并且积极推动对现代新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对待中医免疫药物的研制上体现了他这一重要观点。而从他对中医的科学态度,表明他受到了传统医学道德的熏陶,没有任何门户之见,也是他个人医学道德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I0001-I0001
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11日在金秋的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40周年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针...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床研究》2014,(3):I0002-I0002
编辑寄语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在中西医结合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对中医基本理  相似文献   

13.
论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西医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通过哲学与历史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用大科学而不是小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医和西医,加强学科间协作,多学科协作发展大医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1中医理论1·1中医的哲学观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基本形成。《黄帝内经》的哲学观代表了中医的哲学观。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天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学属于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文明源于东方中国文化,西医学文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地域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异化为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西医两种医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必须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医疗工作中一谈到现代化,立即就能让人联想到“中西医结合”,似乎只有在中医医院大量“结合使用”一些西医方法,就算实现中医临床现代化了。有的人甚至还偏执地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发展方向”,这个提法本身就说明没有平等、公正地对待中医药。既然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结合,为什么仅仅只说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而不说是西医的发展方向或中西医共同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就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1] 这句话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目的,几十年来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遵循的指导思想。1960年4月卫生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指出:“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祖国医学的工作,目前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使中西医学术逐步交流,并开始产生出新的理论。第二种是,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究中医学术,进而推动基础医学科…  相似文献   

18.
在17世纪,中国就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但这仅仅是个别中医学家、思想家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出现以及中、西医互相碰撞、影响和借鉴的一种思考和认识。到了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并要求各省具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生到研究院学习和研究中医,才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碰撞与磨合。目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为主要负责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结合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课题,在经历了两年的设计、调查、分析研究后,完成了对11989人次和210个科研、医疗、教育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有相当规模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达56个,其中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4家,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临床基地。中西医结合医学在西医和中医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70%~80%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91%的中西医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最喜欢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65%的患者最喜欢中西医结合医生,71%的患者最喜欢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说明中西医结合已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西学东渐开始,中医内部就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由于中西医来自不同医学体系,结合概念欠清晰,又没找到切合点,所以收效甚微。一方面中医主动去结合西医,千方百计证明自己;另一方面西医则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研究中医、中药,而不是真正的融合。所谓融合,应该是彼此融洽,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境界”所产生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存在着中医、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建国以后,在中医政策的影响下,西医队伍中一些有志之士,学习、研究、探索祖国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医也学习了某些西医知识,在医疗实践中,创造了不少举世瞩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的成就。三十多年来,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