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邪内蕴、气机不畅、热因气阻的郁热证为温热类温病病机的中心环节,贯穿卫气营血各个阶段,是温热类温病病机的共性,治以开火郁、畅气机,方使热透散。银翘散一方蕴辛开苦降、滋清透散、清热解毒为一体,方中主以辛凉,宣畅气机,少佐辛温,火郁发之,为温病郁热证正治,方中药物归经广泛,涉及五脏、气血。在《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加减应用涉及卫气营血,其现代应用亦涉及多个分科,以银翘散为主治疗温热类温病各阶段病证,可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克绍教授清透凉营法主治证候病机与临床应用。在温热病发病过程中,温热邪气极易损伤阴血津液,故温热病后期,或多或少总会发生阴液损伤,这是清透凉营法主治证候之病机。具体而言,阴虚郁热是病机之本,风热外感则是发病原因,阴虚与郁热在温热病发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演化机制。清透凉营法遵循治热以寒、虚则补之的治则,恰合《内经》热淫于内之治法。李老临证善用青蒿、白薇、玄参,三者配伍具有清热透达、益阴凉血、解毒散结之力,扶正达邪、预护其阴之优势。  相似文献   

3.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书中升降散一方,通治瘟疫、温病,以及多种内伤杂病.凡外感温热之邪或内伤肝郁化火或脾胃升降失调、中焦郁热等证,放胆用之,多能中病.  相似文献   

4.
灸法可治热证,其基本理论支撑主要有火郁发之论、甘温除热论、热因热用论和双向调节论等。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与脾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湿郁化热,证型中湿热为患居多。该病在血分,气血壅滞,病久及肺肾,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毒为标。以艾灸可治热证为理论基础,提出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当以艾灸法温通经络,燥湿运脾,透发郁热,温助脾阳,以固后天之本,取关元、足三里进行艾灸,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是清·叶天士所创,是辨病变浅深层次的思维法则。叶氏在临床实践中,总结自刘河间以来防治温热病的医学成就,认识到温热病一般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等证。根据肺主气属卫的原理辨为卫分证;如果温热邪气继续深入,则干扰脏腑气机,劫灼津液,出现壮热烦渴、汗多、便秘等证,辨为气分证;卫分证失治或气分证不解而继续深入,出现身热  相似文献   

6.
犀角地黄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兰 《四川中医》2002,20(1):68-68
犀角地黄汤主要为温热病而设,主治热入营分之迫血妄行者,但在临床应用中,本方并不局限于温热范畴,凡是属于血分郁热,化瘀生风,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所致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均可用之。  相似文献   

7.
“火郁”论     
火郁一证,历代均有认识,金元以后渐趋完善。其病机乃为阳气郁遏所致,如外邪郁热,五志郁热,饮食、劳倦郁热,瘀血郁热,痰饮郁热,郁火化毒等。其辨治并非限于汗解,凡下、清、透、泄诸法,均可因证选用。如外感火郁可辛散表热,或清透气热,或清透营热,或凉血泻火,或养阴透热;内伤郁火可疏肝泻火,或清心泻火,或宣肺泻火,或升散“阴火”,或化瘀逐热,或涤痰泻火。)  相似文献   

8.
1 外寒里热证,表里双解 外寒里热证为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条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同病,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后条为太阳之邪未解,内兼郁热,治当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麻黄用量加大,是为加强发汗之力。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寒以清里热,麻  相似文献   

9.
郁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并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为主线,由于六经的气血阴阳寒热各有不同,因此郁热在各经的具体表现也不同,仲景根据各经变化,灵活运用宣、清、下等法进行治疗。太阳卫表为寒闭不得开,治以发汗解表;阳明里热炙盛,治以清下里热;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少阳;少阴为三阴之枢,治以透达郁阳;厥阴失于疏泄,气郁化火,治以发越郁阳,清肺温脾。文章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郁热的病机、治法、方药,以期为当今临床治疗郁热类疾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合四逆散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升降散见于清代张凤逵《伤寒温疫条辨,》四逆散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笔者喜将经方与时方合用[1],如升降散合四逆散,治疗各种郁热为患,疗效满意。现以无名热、失眠和丹毒为例作初步探讨。1病案举隅1.1无名热段某,女,53岁,2004年5月7日初诊。患者因点眼药烧伤面部,以致面部灼热数天,查血常规等无异常。诊时尚伴鼻内和皮肤灼热,骨内发热,头昏,时如冒火,口唇干燥,不欲饮水,心烦叹气,时时欲哭,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灼热。自诉皮肤灼热时体温升高,诊时37.2℃。舌暗红无苔,脉弦细稍数。此乃肝经郁热为患,拟透泄郁热,疏畅气机,以升降散合四逆…  相似文献   

11.
倪诚 《中医杂志》2004,45(2):147-149
3 变通解表 3.1 解毒清热:适应证候为表寒里热证.由于表寒里热病机不尽相同,因此临证当分辨之,如表寒较重兼郁热烦躁,治宜峻发其汗,兼清热除烦,代表方如大青龙汤;表寒郁热轻证,治宜微发其汗,兼清郁热,代表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风寒挟湿兼有里热者,治宜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代表方如九味羌活汤;太阳经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传阳明经,形成二阳经络同病甚或三阳经络同病者,治当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代表方如柴葛解肌汤.  相似文献   

12.
湿温论治     
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是湿和热交相为患的病变。清·叶天士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说明湿温在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有着不断的散发或流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防治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明·吴又可的《温疫论》、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等,对湿温证治都有了阐述,到目前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任达然先生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从医60 余载,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师法古贤家 学,博采历代医著之精华,且能融汇贯通,对于温病的辨治独具匠心。任老擅治温热时病,精研疑难杂证, 主张温热时病从痰、热、虚入手,认为温热病起病必见热象偏重,邪热鸱张,传变迅急,当须“治未病”遏 阻病路,尤以温病初起时颇为效验,同时应顾护津液及胃气,正确理解并灵活应用“汗法”和“下法”,若失 治误治,后果不堪,而若救治得当,则应手取效。  相似文献   

14.
胡宝书先生,名玉涵,讳治安,宝书为其字,生于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一月,为著名临床实践家,“绍派伤寒”医家中之杰出代表。先生以善治时病著称,而于治湿一法尤有心得,现作一简要介绍。宝书先生以为绍地气候温热,地处卑湿,不但真伤寒少见,纯粹之温热亦不多见,所致外感多夹湿邪为患,因此,治时病当化“湿”为先。认为“治湿先须治气,气化则湿自化。湿之所以停滞者,皆因气之不运,运之则湿焉能留!运气之法,叶氏最  相似文献   

15.
热入营分是温病的危重阶段,其治疗亦较复杂.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四条中详细地论述了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治,并在第五条中进一步指出了"斑出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临床上(特别是夏秋季节),经常看到急性发烧病人有苔腻胸闷等见证而诊断为温热挟湿或湿温病。两者证治不同,在理论与临床上竟究如何区别?现就此谈谈自己临床学习体会。一、温热挟湿的概念与证治温热挟湿,是指温热邪气中夹持湿邪为病。其中热是热,湿是湿,二者并未相合而为一体,以热为主。温热病初起,挟湿者多兼见胸闷、身重、小便不畅苔腻脉濡等见证。赵绍琴教授说:“挟湿者”,“初起必有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而沉重,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温病纵横》)其治疗应在当用方中加入化湿、渗湿之品,叶天士主张在当用方中加入“芦根、滑石之流”,使阻滞于三焦之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古代文献有关"淤热"病机理论,结合现代医家论述,系统阐明血淤、肝热胶结为患之"淤热"病机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病辨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认为清肝泄热,活血化淤应成为心血管病重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组方及用法、功能主治、病机分析、方义、临床应用、存疑等对温胆汤作了考释。指出:温胆汤既治痰热为患,又治三焦湿热留恋,广泛用于内、儿、妇科等疾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热邪是IgA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符合三焦传变规律,提出"热结三焦、肾络癥瘕"为IgA肾病的核心病机.本着"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宗旨,提出以清热消癥为基本治法从三焦辨治IgA肾病.热在上焦以心肺郁热为主,多为早期,处于肾络癥瘕功能态,治以透发郁热、祛风凉血消癥,方用葛根芩连汤、桑菊饮、银翘散加味;...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温热病中“透邪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温热病中运用透邪法,散见于各种著述及医案之中,概念不太统一,具体方法也不相同,系统地整理总结温热病中运用透邪法的经验,将会丰富温热病治法的内容,并可望提高温热病的疗效。透邪法的最初萌芽,可追溯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的观点,随着温病学说的成长和发展,叶天士提出“战汗透邪”、“透风于热外”、“透热转气”等著名论述,后来雷丰更发展了透邪法,吴鞠通、王孟英发现运用透邪法郁热透达后“热反多”、“热果渐壮”的临床事实;柳宝诒抓住伏温伤阴的特点,行助阴托邪法;张聿青,周小农师徒细致的观察透邪后舌、脉、症的变化,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治疗;张锡纯则更明确地提出了薄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