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入境货车携带的活猫体表采集的寄生物进行鉴定与病原体检测。方法在入境的活猫体表采集到蚤类,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后,采用PCR方法检测鼠疫耶尔森菌、巴尔通体、立克次体、贝纳氏柯克次体、沃尔巴克氏体,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在1只入境活猫体表采集到147匹蚤(28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5种病原体检测只有沃尔巴克氏体核酸阳性。16S r DNA基因扩增结果显示与分离自阿拉山口的客蚤属(Xenopsylla sp)的内共生菌同源性达99.9%,wsp基因扩增结果显示与江苏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的内共生菌同源性达到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携带的沃尔巴克氏体内共生菌与国际上报道的处于不同分支。结论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从入境的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检出沃尔巴克氏体内共生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蚤类自然状态下巴尔通体、鼠疫菌感染状况。方法结合青海省鼠疫监测工作,对格尔木、同德、祁连等县(市)获得的啮齿动物宿主体表寄生蚤类,用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鼠疫菌的自然感染率。结果 141只蚤类样本中,检测出巴尔通体目标条带的有18只,总感染率为12.77%,其中朝鲜叉蚤和刷状同瘴蚤指名亚种为100.00%,哗倍蚤指名亚种和端圆盖蚤为50.00%,斧形盖蚤为36.36%,青海双蚤为14.29%,红羊新蚤为11.11%,似方双蚤指名亚种为5.56%;同时用PCR方法未检测出鼠疫菌目标条带。结论青海省啮齿动物宿主体表寄生蚤类在自然状态下可感染巴尔通体,提示有必要对该省巴尔通体感染、流行及对人的致病性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猫、犬的饲养及其猫栉首蚤感染情况,为猫栉首蚤及其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在北京市、青岛市和云南省部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调查猫、犬的养殖情况;用体表蚤、游离蚤、蚤卵调查和回顾调查等方法,调查家猫、流浪猫和家犬的猫栉首蚤感染率;用蚤卵调查法研究北京地区猫栉首蚤的季节发生规律。结果 (1)北京市郊区,64.52%~83.87%的农户养犬,平均0.84~1.87只/户,其中69.2%~86.8%的犬为散养;2.94%~6.45%的农户养猫,为散养。青岛市平度农村40.43%的农户养犬,平均0.50只/户,>36.5%的犬为散养。(2)北京市郊区和青岛市农村的猫,猫栉首蚤感染率为100%;而犬的蚤感染率仅为3.85%~19.15%,为人蚤和猫栉首蚤。(3)在北京市郊区,冬季猫栉首蚤产卵量依然较大。结论在我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家犬的养殖量较大,家猫的饲养很少,猫主要以流浪猫形式存在。流浪猫的猫栉首蚤发生普遍,且全年发生;应加强流浪猫的管理,关注猫栉首蚤及其相关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家猫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浙江省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家猫股静脉血,一半留全血,一半分离血清,用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全血,用ELISA检测血清,计算感染情况。结果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4.5%,江山、龙游、安吉、淳安、建德和上虞市(县)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0.0%、33.3%、40.0%、50.0%和28.6%,各地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猫阳性率为36.0%,雄性为33.3%,二者间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存在传播给人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市宠物猫和流浪猫巴尔通体感染状况。方法采集猫的抗凝血和血清并收集相关流行病学信息。将抗凝血用灭菌胰酶大豆肉汤按1∶4稀释后,取100μl接种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脑心浸液培养基上,置于37℃、含5%CO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至45 d。选择glt A、fts Z、rib C引物对分离到的疑似菌落进行PCR并测序,所测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巴尔通体种。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样本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水平。利用SPSS 13.0软件分析实验室数据与现场采集的流行病学数据。结果北京市猫的巴尔通体血培养分离率为13.8%,获得的22株分离株全部为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9.4%。流浪猫(30.4%)、染蚤猫(36.6%)、幼猫(27.9%)的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蚤猫的血清抗体阳性率(61.0%)也显著高于未染蚤猫(31.9%)。结论北京市宠物猫和流浪猫中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且均为对人致病的汉赛巴尔通体,需做好宠物猫的防蚤除蚤、流浪猫的管理来预防人类巴尔通体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Y型嗅觉仪,建立蚤类对宿主动物气味选择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猫栉首蚤、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行为,为探究不同蚤种对不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选择和了解"蚤类-宿主动物或人-相关传染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印鼠客蚤为试虫,用Y型嗅觉仪测定风速、Y型管臂管的几何位置、光照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以猫栉首蚤、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成蚤为试虫分别测定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行为。结果在测定的20min内,当空气流速为0.6~1.5L/min时,Y型管臂管的几何位置和测定环境的光照(30W日光灯)与黑暗在印鼠客蚤对小白鼠的选择行为中没有显著影响。猫栉首蚤对大白鼠气味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而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对大白鼠和小白鼠气味的选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用Y型嗅觉仪测定蚤类对宿主动物的选择行为。通过研究蚤的选择行为可以了解其宿主特异性,进一步分析"蚤类-宿主动物或人-相关传染病"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起猫栉首蚤危害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996年7月,由寄生于野猫体表的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引起一起危害的控制。总危害面积达24423m~2。一侧小腿1min染蚤指数最高156~434只。对人的侵害率为86.01%。发生1例较重的蚤咬性皮炎。经用奋斗呐处理,30min蚤密度降至零,24h蚤死亡率100%,至12月31日多次调查,均再未发观蚤侵害。该药物及方法对控制和杀灭猫栉首蚤的危害是适宜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盈江县鼠疫主要宿主黄胸鼠体表蚤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整理和分析鼠疫监测资料和疫情资料。结果该地黄胸鼠体表寄生蚤主要为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年均染蚤率、总蚤指数和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15.66%、0.91、0.65,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鼠体月均染蚤率与总蚤指数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分别为26.12%和1.47。印鼠客蚤指数最高为6月份(1.37),该蚤构成比呈单峰,于5—10月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结论根据寄生蚤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加强夏季的灭蚤工作,降低蚤指数,减少鼠疫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雷州市黄胸鼠鼠体蚤的种群构成及消长.方法 1985-2004年在雷州市辖区内选点捕鼠,收集黄胸鼠鼠体蚤,经鉴定分类后,计算蚤指数和构成比.结果 共捕获黄胸鼠1721只,获蚤4种2345匹,其中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要寄生蚤,平均指数分别为1.24和0.12,构成比为91.13%和8.66%,人蚤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指数及构成比均较低.结论 黄胸鼠是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的主要宿主;且印鼠客蚤数量逐年增多,缓慢细蚤数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浙江省历史鼠疫疫区的蚤类种群、分布及其寄生关系。方法在曾发生过鼠疫流行的地区设立监测点,对检获的鼠体蚤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对19种共61859只鼠形动物进行检蚤,在其中13种鼠形动物体表中检获蚤类21059匹,总染蚤率为12.38%,总蚤指数为0.340,印鼠客蚤指数为0.032。经对21054匹蚤鉴定隶属于4科9属10种(亚种);其中缓慢细蚤占54.41%,不等单蚤占20.89%,印鼠客蚤占9.50%。缓慢细蚤的寄生宿主有13种,不等单蚤和印鼠客蚤分别有10种和6种;但这3种蚤的主要寄生宿主均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在这2种主要寄生宿主体表检获的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分别占所有宿主寄生蚤的95.60%、92.79%和82.31%。结论浙江省的主要鼠体蚤为缓慢细蚤、不等单蚤和印鼠客蚤,这3种蚤的主要寄生宿主是褐家鼠和黄胸鼠,但具有多重性;上述3种主要寄生蚤在浙江省分布范围广,且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作为家鼠鼠疫疫源地主要传播媒介的印鼠客蚤,不仅存在于家栖鼠类,也存在于野栖鼠类的黄毛鼠和黑线姬鼠中。提示应对主要传播媒介的印鼠客蚤等进行严密的监视,及时掌握其分布和动态变化,为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三峡重庆库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种类及密度状况,为预防控制鼠、蚤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形动物密度监测和种类调查;采用鼠笼法捕活鼠麻醉后梳检体表寄生蚤查染蚤情况.结果 2009-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平均鼠密度为1.58%,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56%,室外为1.60%;捕获鼠形动物2315只,隶属于2目2科11种,四川短尾鼩、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类,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8.75% 、25.14%和19.27%.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74%;总蚤指数为0.29;共检获鼠蚤5种,分别为缓慢细蚤(占79.16%)、印鼠客蚤(占1.08%)、不等单蚤(占2.54%)、偏远古蚤(占8.90%)和猫栉首蚤(占8.32%).结论 三峡重庆库区存在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储存宿主鼠种及鼠疫重要传播媒介印鼠客蚤;鼠形动物结构较为丰富,但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染蚤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贵州都匀市郊农耕地4种常见鼠寄生蚤种的空间关系,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蚤种在某种鼠体表分布呈现正协调关系,另一些则呈负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媒介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季节变化。方法整理核实我所1974—2006年有关鼠疫监测和调查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节肢动物有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人蚤等8种,其中印鼠客蚤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媒介,1982—2006年云南省自印鼠客蚤累计分离鼠疫菌618株,占92.65%;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等7种,其中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最近在玉龙县发现其染疫蚤;棕形额蚤为次要媒介,1974—2006年自特新蚤指名亚种和棕形额蚤各分离鼠疫菌14株,各占15.56%。从家鼠鼠疫疫源地媒介生物中检出的鼠疫菌集中在6—8月,最高为8月。野鼠疫源地媒介昆虫季节变化调查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呈双峰,集中于4月和12月。结论两型疫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染疫媒介,其地理分布有着明显区别,染疫情况和季节变化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宿主黄胸鼠及其体表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隆林县2000-2009年鼠疫疫区处理、监测资料和鼠疫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累计布笼146 206笼次,捕获黄胸鼠3 956只,平均鼠密度为2.71%。平均鼠密度,各年分别为5.09%、1.39%、6.20%、2.04%、3.98%、2.26%、2.57%、2.61%、2.63%、2.75%,1-12月分别为2.71%、2.78%、3.17%、3.23%、3.35%、2.99%、2.59%、2.43%、1.82%、2.15%、2.94%、2.11%。2000-2009年合计梳检黄胸鼠3 956只,染蚤的1 143只,平均染蚤率为28.89%,收集体表蚤4 101匹,平均蚤指数为1.04。4 101匹蚤中,印鼠客蚤占78.59%(印鼠客蚤指数为0.81),缓慢细蚤占18.09%,不等单蚤占2.17%,猫栉首蚤占0.63%,人蚤占0.49%,伍氏病蚤占0.02%。[结论]隆林县黄胸鼠密度和鼠体表蚤指数较高,印鼠客蚤是体表蚤的优势蚤种。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过对所捕活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和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的主动搜索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疫情情况。结果共发现鼠形动物3目8科27种,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鼠句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为1.57%,其中室内平均为1.64%,室外平均为1.51%;10340只活鼠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现鼠体寄生蚤6种,有印鼠客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偏远古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染蚤率为6.51%,总蚤指数为0.15;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结论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库区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传播媒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库区,极有可能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库区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鼠疫疫情进行监测,为及时发现和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对捕获的活鼠进行分类鉴定,并采其肝、脾及血清分离鼠疫菌和检测F1抗体;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开展疫情监测等以掌握鼠疫疫情情况。结果家栖鼠主要为黄胸鼠和褐家鼠,野栖鼠主要为黑线姬鼠;室内外平均鼠密度分别为3.19%和2.82%;鼠类平均染蚤率1.89%,总蚤指数为0.0493,鼠体寄生蚤以缓慢细蚤为优势种;活鼠鼠疫血清学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大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鼠疫病例。结论虽然历史疫区的宿主和媒介种类构成保持稳定,密度低,且一直未发现鼠疫疫情,但仍应坚持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信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7-2008年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鼠疫疫情的监测,为三峡库区及时发现和防控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用鼠笼法捕活鼠采其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梳检活鼠体表寄生蚤检查染蚤情况,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开展疫情监测等掌握鼠疫疫情情况。结果 2007-2008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平均鼠密度为1.49%,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50%,室外为1.48%,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类;鼠体平均染蚤率为4.03%;总蚤指数为0.13;检获鼠蚤有不等单蚤(占0.12%)、缓慢细蚤(占77.88%)、偏远古蚤(占14.39%)和印鼠客蚤(占7.61%);6549只活鼠鼠疫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大批的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鼠疫病例。结论三峡库区重庆段尚未发现鼠疫疫情,但存在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