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秉贵  周占祥 《解剖学报》2001,32(1):83-85,T005
目的 了解胚泡着床前后妊娠昆明系小鼠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布。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LSAB法。结果 妊娠2~5d小鼠的卵巢内,黄体细胞上有iNOS的阳性表达;输卵管粘膜上有iNOS的分布,肌层则为阴性;妊娠2、3d的小鼠子宫内,阳性标记主要出现在子宫内膜上皮以及子宫内膜中的了宫腺上皮,内膜基质细胞为阴性;妊娠4d的子宫内,子宫腺及蜕膜部分均有iNOS的分布,妊娠5d时,在小鼠胚泡的表面也检测到了iNOS的存在。结论 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在其卵巢、输卵管及子宫内均有iNOS的存在,提示iNOS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及着床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SA-30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秉贵  周占祥  邓泽沛 《解剖学报》2000,31(3):271-273,I016
目的 检测精子膜抗原 SA- 30对小鼠子宫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从而了解 SA - 30的抗生育机制。 方法  SA- 30免疫雌性昆明小鼠后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子宫内的 i NOS进行了检测。结果  SA - 30免疫后对间情期小鼠子宫内的 i NOS没有明显影响 ,无论是免疫组还是对照组 ,在子宫内膜基质中均有大量阳性细胞分布 ,两者无明显差异 ;在妊娠第 3d时 ,对照组的小鼠子宫中有较多 i NOS表达 ,阳性标记主要集中在内膜上皮及固有膜中的子宫腺上 ,经 SA- 30免疫的小鼠子宫中 ,i NOS表达则显著减少 ,整个内膜标记极弱 ,只在子宫肌层内有少量 i NOS阳性细胞分布。 结论  SA - 30可能通过使妊娠早期小鼠子宫内 i NOS表达显著减少 ,而影响小鼠胚胎植入及早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姜黄素组,用卵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小鼠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干预可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i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哮喘小鼠(P0.01)。结论姜黄素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iNOS表达水平,提示姜黄素对于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额叶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大鼠额叶损伤后不同时间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经Nissl和H.E.染色观察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伤后iNOSmRNA和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伤后12、24h创伤区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创伤区及周边iNOSmRNA的表达3h开始上升,24h达到高峰;伤后iNOS阳性细胞数量也增多,伤后3、6h主要由神经细胞表达iNOS,在12、24h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iNOS,而72、120h则主要由胶质细胞表达iNOS。上述结果说明大鼠额叶锐器伤后iNOS的表达增加,iNOS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调节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许波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56-159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它参与免疫调节和宿主防御反应.一氧化氮的生成主要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调节,然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调节机制及信号通路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6.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对肺纤维化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纤维化肺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上调及其与肺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气管内滴注平阳霉素(BLMA55mL/kg),观察注后7、14、30d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细胞数和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变化;用氨基胍(AG)阻断iNOS合成NO后,观察出肺血中NO2-/NO3-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注BLMA57d、14d和30d组大鼠肺间质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并且,BLMA57d组和BLMA514d组还多于BLMA530d组(P<0.01)。BLMA514d和30d组大鼠肺间质胶原纤维的出现多于对照组,BLMA514d组以Ⅲ型胶原纤维增多为主,BLMA530d组以Ⅰ型胶原纤维增多为主。②AG缓解出肺血NO2-/NO3-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AG还阻止肺间质或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多。结论: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内iNOS上调,大量生成NO,有促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甲醛炎性痛过程中,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D大鼠脊髓n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注射甲醛后1、 12、 24、 48h和72h,大鼠腰5脊髓后角浅层nNOS和iNOS表达均上调,且其上调趋势与大鼠甲醛实验中的痛行为反应相一致.脊髓后角深层和后角周围白质区也可见一些i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其表达变化趋势与上述浅层的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相似.结论:nNOS和iNOS共同参与了甲醛诱导的伤害性感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乳癌中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0例乳癌中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eNOS和iNOS阳性在乳癌中表达率分别为 75 0 %和71 7%。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e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 7%和 83 3 %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2 2 ,P >0 0 5) ,而iNOS在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3 %和 90 0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9 93 ,P <0 0 1 )。结论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高表达 ;iNO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经CT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证实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血浆ET、N0及iNOS水平检测.结果:按超声结果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程度分为:I期14例,II期23例,III期26例,I、II、III期ET、i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三组间比较,Ⅲ期ET、iNOS水平显著高于I期、Ⅱ期(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I期、Ⅱ期(P均<0.01),而Ⅱ期NO、iNOS及ET水平与I期比较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ET、iNOS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P<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ET、iNOS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O、iNOS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变化,iNOS处于高水平,而N0处于低水平,NO、iNOS水平与患者病变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VI(PrxVI)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8周雌性昆明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PrxVI的分布。结果在卵巢中,PrxVI免疫阳性见于卵巢卵母细胞和黄体;在输卵管中,输卵管上皮呈PrxVI免疫阳性反应;在子宫中,PrxVI免疫阳性反应见于子宫内膜上皮、腺上皮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结论PrxVI的定位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小鼠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节,并为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抗氧化的良好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占祥  邓泽沛 《解剖学报》1998,29(2):207-212,I016,I017
为了认识生殖周期中子宫巨噬细胞的分布,用F4/80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子宫巨噬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间情期子宫内膜中有大量巨噬细胞,动情前期数量略有减少,但子宫系膜三角区出现较多巨噬细胞。动情期子宫内膜中有少量巨噬细胞,动情后期显著减少。在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系膜三角区中均有较多巨噬细胞,妊娠1d的子宫内膜中巨噬细胞数量很少,妊娠7d的子宫蜕膜中则消失。妊娠14d子宫的壁蜕膜组织中有少量巨噬细胞,在子宫肌间偶见,基蜕膜与子宫腺区中未见巨噬细胞。妊娠18d子宫中,壁蜕膜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子宫腺区也有少量,同时子宫系膜基部可见许多,但基蜕膜中未见巨噬细胞。产后1d子宫中,巨噬细胞在内膜中数量极多,子宫肌间可见成簇分布。产后3d子宫内膜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其内仍有许多巨噬细胞。实验结果提示:子宫巨噬细胞在妊娠早期数量减少可能与胚泡着床有关;分娩前后子宫巨噬细胞的增多可能与产后子宫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小鼠和猪卵巢中的表达差异. 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ERβ在小鼠及猪卵巢中不同类型细胞中的表达量和细胞内的定位情况. 结果在小鼠卵巢中,ERβ在黄体和各级生长卵泡的卵母细胞质中均有大量表达,在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中表达量很少,生殖上皮和间质细胞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猪卵巢中ERβ强表达于各级卵泡的膜细胞中,各种直径的腔前卵泡的颗粒细胞中也有表达,但有腔卵泡颗粒细胞有的表达,有的则未见表达,间质细胞和生殖上皮中无明显表达. 结论 ERβ在小鼠和猪卵巢中的表达和定位差异很大.表明ERβ在小鼠和猪卵巢中的作用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大鼠胚泡植入前后子宫中的分布与表达,以探讨IL-18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可能的生理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图像分析法.结果 IL-18在胚泡植入前后子宫均有表达,其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或蜕膜的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基质细胞或蜕膜细胞,子宫肌层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微弱表达.与非妊娠大鼠相比,妊娠大鼠子宫IL-18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随着妊娠的进行,子宫IL-18的表达逐渐递增,并且IL-18在胚泡植人后期的表达显著高于植入前期(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胚泡植入,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有关,在妊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孕鼠子宫肥大细胞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鼠妊娠期子宫内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甲苯胺益等染色法研究了孕1d、3d、5d、7d、9d、11d、13d、15d、17d、19d时子宫内的肥大细胞。结果:(1)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较少,且胚泡植入部位的肥大细胞明显少于非植入部位;(2)妊娠早期(孕1~5d)和妊娠后期(孕15~19d)肥大细胞数显著多于妊娠中期(P〈0.05),;(3)Al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组织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大鼠妊娠植入期子宫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LIF在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细胞中均出现强阳性反应.结论 LIF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表达的观察,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影响的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0只,10只为正常组,10只为假手术组,10只为模型组(去卵巢组)。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ERα、ERβ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ERα在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子宫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肌细胞核均有表达,其中以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图像分析表明,模型组腺上皮ERα表达较其他2组弱。2.ERα在去卵巢子宫中未见明显表达,只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腺上皮细胞核中表达,且较ERα表达弱。结论卵巢切除后明显影响大鼠子宫ERα、ERα的表达,尤其对ERα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孙秉贵  周占祥  邓泽沛  王淑一 《解剖学报》2001,32(4):361-364,T016
目的 检测SA-30抗原免疫后妊娠小鼠子宫内免疫细胞的变化,以了解SA-30免疫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SA-30免疫后的小鼠子宫内CD4^+、CD8^+及CD57^+阳性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 妊娠第3d时,和对照组小鼠相比,SA-30免疫后的小鼠子宫内CD4^+、CD8^+及CD57^+细胞均明显增多,阳性细胞在子宫肌层和内膜都有分布,而对照组小鼠子宫内的阳性细胞只限局于肌层,内膜中没有。结论 SA-30免疫可以诱导妊娠第3d小鼠子宫内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可能对早期胚胎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鼠子宫组织中CDM 和CD8 T细胞在早期胚胎丢失中的意义,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小鼠的保胎效果和对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LPS尾静脉注射,制造小鼠流产模型,孕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物,用药前后检测各组(n=10)小鼠子宫组织CD4 /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 LPS促流产后,小鼠子宫壁CD4 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CD8 T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CD4 /CD8 比值显著升高(P<0.01).预先口服保胎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LPS的作用.其中以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联合使用组的保胎效果最为明显,CD4 /CD8 比值下降,较LPS流产模型组差异极最著(P<0.01). 结论小鼠子官组织CD4 /CD8 比值升高与早期胚胎丢失关系密切,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能够调节小鼠子宫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从而起到一定的促孕保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输卵管的微血管构筑—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国良  俞寿民 《解剖学报》1993,24(3):234-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