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常见于额叶癫痫,总结我中心病例,探讨颞叶癫痫表现为过度运动性发作时的临床决策。方法回顾2007~2009年进行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包括病史、MRI、头皮视频脑电图、PET和颅内脑电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uders的描述对过度运动性发作进行识别。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2例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尽管症状学提示额叶起源,但是头皮脑电图均提示颞叶为发作起始区,1例进行颅内电极监测,另1例因为MRI的阳性发现而直接进行手术切除。2例患者进行了前颞叶切除术,术后2 a以上无发作。结论过度运动性发作发作偶尔可见于颞叶癫痫,如果其头皮EEG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一致,则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术前对73例颞叶癫痫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明确病灶,44例行颞叶部分切除+海马杏仁核部分切除术,7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22例行病变切除+周围皮层电灼术。记录术后2周内疾病发作情况及术后2周时脑电图情况;术后1a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周内临床发作3例,均为小发作,术后2周时脑电图均未见棘波、棘—慢波、棘—尖波等痫样放电。术后1a疗效满意49例,显著改善15例,良好9例。结论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良好;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测和头颅MRI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无框架神经导航辅助,经颞中回行前颞叶内侧切除术,切除前颞叶、杏仁核及海马。采用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21例术后随访6~29个月,神经功能均改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6例(76%)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3例(16%)癫痫发作极少(EngelⅡ级),2例(8%)癫痫发作减少(EngelⅢ级)。结论前颞叶内侧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彻底切除杏仁核及海马,避免了语言区和视放射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颞叶癫痫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60%~70%是由海马硬化所致[1,2],伴顽固性癫痫发作,手术切除颞叶致痫灶预后良好[2,3]。但治疗前必须明确癫痫类型、病灶的侧别、具体位置及病因诊断[1-4]。这些问题,以前主要依赖脑电图,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检查方法。目前公认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是唯一可在活体无创地进行脑组织代谢产物测量的方法[5-7]。本文就1H-MRS在TLE诊断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可能的发展等综述如下。11H-MRS对TLE诊断概述1.1MRS原理MRS利用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手术适应证与术式选择。方法根据发作类型和表现、发作间期EEG及头颅MRI扫描,选择顽固性颞叶癫痫综合征23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单侧海马硬化16例。行前颞叶切除术7例,经颞中回侧脑室入路与经侧裂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分别4、5例;蛛网膜囊肿2例仅行囊肿壁切除术;颞中回后部胶质瘤1例先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因癫痫仍发作于术后第5天再次行前颞叶切除术;颞叶内侧肿瘤4例行肿瘤切除术加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3~22月。结果16例海马硬化中,2例术后1周内分别出现1次和2次强直阵挛发作.服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3例术后6~8个月的随访期内共发作1、3、3次,余11例未发作。蛛网膜囊肿者术后发作次数减少90%,颞叶肿瘤除1例术后第6天出现强直阵挛发作1次外未出现发作。结论在筛选颞叶癫痫手术适应证时,应注意癫痫发作形式和MRI表现,根椐病因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钱海燕  马羽  许尚臣  庞琦 《山东医药》2011,51(46):84-85
目的比较前颞叶切除术(ATL)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ATL和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按照Meta分析和设计要求进行筛选,对筛选合格者进行Meta对比分析,计算ATL相对SAH术后Engle Ⅰ级患者人数的优势比(OR),比较ATL和SAH对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控制效果。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总样本量为499例,其中行ATL治疗200例(ATL组),术后EngleⅠ级者156例;行SAH治疗299例(SAH组),术后EngleⅠ级者222例,合并优势比(OR)值为1.09,95%可信区间为0.69~1.73,Z=0.37,P:0.71。结论ATL与SAH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癫癎中心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颞叶癫癎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包括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病因分析显示,45例病灶性颞叶癫癎的病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1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癎中,海马硬化29例。脑电图显示颞区癫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于MRI阴性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前定位,合理选择适应证及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5例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过头颅MRI、视频脑电图及18F-FDG PET-CT等术前评估后均行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采用Engel分级评价疗效,比较PET-CT与同期脑电图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形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头颅MRI阴性的患者颞叶切除术后疗效达到EngelⅠ级13例(52%),Ⅱ级2例(8%),Ⅲ级5例(20%),Ⅳ级5例(20%),有效率80%,显效率60%。在Engel疗效分级Ⅰ,Ⅱ级的15例患者中,PET-CT、VEEG定位的准确性分别为86.7%、46.7%,经卡方检验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T-CT代谢减低局限于颞叶者手术效果好,超出颞叶甚至表现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者手术疗效不佳。结论 PET对于癫痫病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视频脑电图。PET-CT的代谢图形可帮助无病灶颞叶癫痫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9.
前颞叶切除术(ATL)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最有效的外科方法,近2/3的患者术后发作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大部分于术后一年内癫痫复发。术后第一年内无癫痫复发者其远期发作的控制率为有癫痫复发者的55倍。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和乙琥胺对匹罗卡品诱导颞叶癫痫模型的行为学、脑电图以及苔藓纤维发芽的影响.方法 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作慢性癫痫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拉莫三嗪低高、低剂量组,乙琥胺低、高剂量组,通过对各组进行行为学观察,脑电图记录,苔藓纤维发芽的方法 评价两种药物对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痫的预防作用.结果 拉莫三嗪高、低剂量组可以有效地减少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慢性期脑电图表现(减少尖波、棘波的频率和降低痫性波的波幅),抑制苔藓纤维的发芽.拉莫三嗪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琥胺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可以预防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痫发生,减少慢性期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改善脑电图,抑制苔藓纤维发芽;乙琥胺不能预防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痫发生,不能减少慢性期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不能改善脑电图以及抑制苔藓纤维发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不同术前定位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头皮脑电图、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头颅CT、MR1、PET七种检查定位方法的阳性结果,计算出准确定位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头皮脑电图的定位能力明显低于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监测及MRI、PET检查,后五种评估方法的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上述术前定位方法单一应用不具有特异性.颞叶癫痫灶的准确定位需综合应用各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手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对难治性颞叶癫痫的预后价值。方法根据对45例手术后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随访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和手术效果不佳组,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手术效果不佳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明显高于手术效果良好组(P〈0.05)。手术效果不佳组颞叶癫痫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较手术效果良好组明显增高。结论缝隙连接蛋白43对于颞叶癫痫手术的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约70%可用抗痫药物治疗得到满意控制。余30%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称之为顽固性癫痫或耐药性癫痫。在顽固性癫痫中,约半数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综合征属最适合手术治疗者,但国内缺乏有关报道。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我们手术治疗16例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对其诊断、治疗、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导40例颞叶癫痫患儿(15岁以下)的手术治疗效果。随访期为1~24年。所有患儿均经过选择,符合下述标准:频繁的严重癫痫发作,使用药物治疗无效,神经系统放射学检查排除了明显的占位性病变,脑电图显示于颞叶部位或主要在颞叶部位有棘波出现。手术是将整个颞叶切除。24例患儿(60%)  相似文献   

15.
颞叶内侧癫痫(MLE)是适合外科手术治疗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收治19例MLE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与信号传导通路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4表达的关系。方法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21例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术中均切除颞叶组织;选取同期因脑外伤入院行手术入路中必须切除的颞叶组织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颞叶组织中神经细胞caspase-3、caspase-4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两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难治性颞叶癫痫组颞叶组织中caspase-3、caspase-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颞叶组织中仅存在少量TUNEL阳性神经细胞,难治性颞叶癫痫组中TUNEL阳性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多。难治性颞叶癫痫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存在caspase-3、caspase-4传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同时caspase-3、caspase-4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发作后游走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中心2009~2010年进行术前评估的66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诊断为颞叶癫痫,其余36例患者为颞叶外癫痫,回顾分析患者发作症状学、脑电图、MRI和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后游走在颞叶癫痫中比颞叶外癫痫中常见,多次痫性发作后比单次痫性发作后常见,非优势侧较优势侧常见.结论 发作后游走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识别对治疗和防止严重的意外伤害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脑软化灶所致的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5例患者术中通过ECoG定位癫痫灶,手术切除,再根据软化灶部位及ECoG提示的癫痫波释放情况分别进行扩大软化灶切除、皮层热灼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切除术、杏仁核切除术及胼胝体前部切开术。结果25例患者软化灶切除前均可记录到癫痫波,软化灶切除后,即时ECoG监测病变周匣均有癫痫波释放,21例非颞叶癫痫经联合应用不同术式治疗后ECoG监测病变周围不再释放癫痫波,4例颞叶癫痫患者在切除软化灶、前颞叶及海马、杏仁核后加行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后ECoG监测基本正常。随访总有效率为92.0%。结论ECoG监测多种术式联合治疗脑软化灶所致的继发性癫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老年颞叶癫痫患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老年颞叶癫痫患者(观察组)及基线资料相近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头皮及24 h长程的脑电图(EEG)、额叶及双侧海马的1H-MRS检查。比较左、右侧不同部位海马区致痫侧、致痫侧对侧海马区NAA/(Cr+Cho)。结果观察组48例(其中23例致痫灶为右侧海马区,25例为左侧海马区),正常对照组42例。观察组左、右侧各个部位的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左、右侧各部位的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致痫侧各个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致痫侧对侧(P均0.01)。结论1H-MRS检查在颞叶癫痫患者的定位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癫痫是以反复自发发作为特征的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尽管抗癫痫药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但是大约1/3的癫痫是药物难治性癫痫,颞叶癫痫是药物难治性癫痫中最常见的类型,约80%的颞叶癫痫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达到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的效果[2]。随着癫痫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很多临床研究和实验模型证实癫痫发作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