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机械性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效果。结果321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占0.31%。结论采用机械和药物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循证实践程序和实施步骤、确定护理方案对60例髋部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实施循证护理并作出评价。结果60例患者有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结论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积极有效的,使护理工作有证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廖金芳  郭志敏 《医学信息》2010,23(3):634-636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探索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间我院妇科收治并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72例患者运用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等循证护理程序预防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通过循证护理,78例患者中,仅12倒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轻度下肢疼痛,但症状均能在24h后自行缓解消失。所有病例均无出现下肢肿胀、瘀血、麻木不适或更严重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强化了手术室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的意识,制定并落实护理计划,有效防止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淑芳 《医学信息》2018,(2):172-174
目的 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显著优于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前,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中作用。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蓉 《医学信息》2007,20(6):995-99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98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在98例高龄骨折病人中只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2%)。结论对下肢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做好预防和护理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对连续被动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缓解关节肿胀方面。 目的:探讨连续被动运动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凝血状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方法: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方法,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加个人主动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换后24 h开始使用CPM机进行患膝关节持续被动屈曲训练。比较置换后2周两组凝血综合指数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2周试验组凝血综合指数为2.66±1.0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凝血综合指数为3.98±1.3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试验组凝血综合指数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应用CPM机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训练能改善凝血综合指数,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对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史娜 《医学信息》2019,(8):188-18919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的应用特点及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80/2010时限内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治疗有关的文献。纳入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章。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23篇。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以及止痛泵的应用和心理因素等相关。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集中在股静脉、腓肠静脉和小腿肌间静脉丛;好发时间则集中在髋关节置换后1~7d。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主要通过其机械效应及生物化学效应预防血栓形成。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髋关节置换后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物理疗法,但对高风险患者的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需结合药物行预防治疗,以获得较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我院将妇科术后病人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强化血栓预防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结果 观察组580例发生血栓6例,对照组450例发生血栓68例.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患者共计134例,随机分为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和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预防组(实验组).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2例为观察组,同时段20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性质、术前合并症、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时间<1h的比例、恶性肿瘤比例及伴有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别为43.75%(14/32)、34.38%(11/32)和65.63%(2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13±11.57)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6±10.65)岁,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药的平均应用剂量为(0.65±0.24)U,明显高于对照组(0.37±0.13)U,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与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骨科手术后,双下肢制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较高.5.12大地震后,我科集中收治地震伤员69名,住院期间我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预防伤员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伤员及时有效的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双下肢行空气压力泵的治疗效果与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且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空气压力泵治疗与护理配合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1 m、3 m、6 m时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相对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FMA评分、AL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状况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双下肢经空气压力泵治疗效果较好,在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利于患者康复,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提出临床护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与便秘、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循证的观察与应用.结果 本组30例患者,随访28例,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4.69%降低至9.88%,满意率由干预前的90.12%提高至97.53%.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有良好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4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手段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全膝置换术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回顾性探析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彻底再通,I A型再通者4例,I B型再通者6例。随访调查1~5个月时间,全部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或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已经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干预能提高再通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3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前做好患者的检查评估及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术后保护下肢,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DTV)表现。结果2036例患者顺利康复,有效率达99%,只有两例并发DTV,经治疗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是防止脊柱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