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共有三十二个“清”字。有三种意义:其一为形容词,形容其清浊之清的,如《伤寒论》56条:“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形容其清稀,清薄之清的,如《金匮·血痹虚劳》;“男子脉浮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其二用为动词,如《伤寒论》91条:“清谷不止”;367条:“必清脓血”;《金匮·呕吐哕下利》:“下利清谷”;此处的清字,意为排解大便。也有“清  相似文献   

2.
“下利”是指粪便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它可以见“下利清谷”或“下利便脓血”等不同的排泄物。“下利”在《伤寒论》中有“下利”与“自利”之称。《伤寒明理论》、《伤寒蕴要》认为不因攻下而自泻利者为自利;因攻下而泻利者为下利。但详查《伤寒论》所述七十余条有关下利之证,划分并不如此严格,不可单以是否攻下为下利与自利之别。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第321条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选读》注曰:“少阴虚寒下利,多为稀薄清冷,或下利清谷,其气腥,……本条之自利,所下皆青黑色污水,其气臭秽,口干舌燥,知非虚寒。”本条之证系热结旁流为人所共识,关键为如何识别旁流之证。以字面论,“色纯青”之“青”有二解。《说文》:“篝(青本字),东方色也。”《中华大字典》:“草色曰青。”皆指草木之色。另一解指黑色。此条之“青”字是否当以黑色解,尚须研究。此条之证多在罹热病二三十日后方才出现,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原文论下利者有100多条,方剂30多首.“下利”泛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及排便异常而言.《伤寒论》中也有称为下利清谷、吐利、自利、自利清水、热利下重、泄利下重者。包含了后世的泄泻、痢疾,即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肠结核、过敏性肠炎、急慢性痢疾等.论中治利系列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讨论于后.1解青止利方1.1葛根汤适于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证。因风寒来表,内迫大肠而致.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下利等.辨证要点:①风寒表实证与下利并见;②便下稀薄,腹痛,舌苔白,脉浮。宜葛根场解表祛邪,…  相似文献   

5.
正《伤寒论》中"下利"一证,原文论述有100多条,方剂30多首,下利泛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及排便异常而言,其病性、方证各不相同,在《伤寒论》中有下利清谷、自利、自利清水、泻利下重等之称,治法有清热止利、解表止利、温中止利、固涩止利、和里止利等方法。仲景治疗下利之证,方法灵  相似文献   

6.
在《伤寒论》六经病证的辨治中,当某些疾病的病机与脉证不相一致时,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常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反治法,以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之。笔者观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就其反治法的应用浅谈如次:1热因热用用于阴寒内盛、虚阳外浮,或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之真寒假热证。如317条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癌,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又如388条云:“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对泄泻下利的辩证施治王增苏《伤寒论》中所述之“下利”,包括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者如水状;以及泻下粘液脓血而不畅。论中所述超出炎症性腹泻范围,有的属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的则是周身性疾病伴有腹泻或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兹将论中有关下利条...  相似文献   

8.
《金匮》文字简奥,有些字(词)往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此时如果不紧扣原文,不结合病机理解,则可能有违经旨。本文就教学中遇到的此类问题,试举数例如下。1 “下利清谷”与“清便自调”《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十四条:“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文中“下利清谷”是云泻下清稀或水样便,中挟有不消化食物,“清”自然作“清稀”或“清水样”解。但在“清便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为历代称方书之祖,因其配伍严谨,且用方有一定法度,故疗效卓著,经久不衰。《伤寒论》有397法、113方。实际上其所指的397法,就是解释和说明113方适应症、禁忌症和作用的条文。《伤寒论》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相应八纲而产生出来的。 《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原文,约有40余条。“下利”系指泄泻,为下利脓血之肠癖或完谷不化的下利。其内容较广泛,在病机、证候和治疗方面辨析明确,法度谨严,具有指导临床的重要意义。分析下利的发病因素为:一是表邪未解,兼挟里热的表里同病;二是热邪内迫肠道的暴注下迫;三是寒热并存、脾胃同病;四是脾肾阳虚、寒湿内盛;五是下焦虚寒、滑脱不禁;六是决渎失职、清浊不分。现究其治法概括于下。  相似文献   

10.
“清便”一词在《伤寒论》中凡见二,即23条(条文号依《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1985,第1版,下同)的“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及91条的“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  相似文献   

11.
李同宪  郑炜  姚春丽 《河北中医》2001,23(10):791-792
霍乱为一种暴发性肠胃病 ,因骤然吐泻 ,顷刻间有挥霍撩乱之状 ,故名霍乱。根据其所述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不仅包括由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 ,且包括具有类似于霍乱临床表现的胃肠道疾病。1 《伤寒论》中“霍乱”诊治条文[1]317条 :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 ,或干呕 ,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385条 :恶寒 ,脉微而复利 ,利止 ,亡血也 ,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8条 :吐利 ,汗出 ,发热 ,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逆冷者 ,四逆汤主之。389条 :既吐且利 ,小便复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  相似文献   

12.
下利,即泄泻,是《伤寒论》的常见症状。笔者归纳六种,浅析如下。1胃应邪结忌通下《伤寒论》163条田:“伤寒中风,医反了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盾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场主之。”此为误下后脾胃虚损,邪热内结所致。下利完谷不化,是脾胃虚损之象;胃院届硬不适,是邪热内结之候。如此应实扶杂之证,医者不可因其胃腑邪结而再用通下,否则有利下无度、院病益甚之变。诚如273条田:“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版自痛,若下之,必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伤寒论》治疗下利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为合理使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治疗下利的方剂,对“下利”关键词的出现频数,治下利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伤寒论》中涉及“下利”相关字词的经文达90条,治下利方剂共30首,药味精简,大多不超过10味,除去猪肤汤方后,一共运用了46种药物。结论:《伤寒论》治下利善用苦辛寒温之品,以脾、胃、肺论治为主,八法之中尤重温法与和法,治脏腑、调气机是治疗下利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载下利条文凡85条,治下利方剂29方,至今仍广泛指导于临床。《伤寒论》中的下利证依发病规律有“自下利”、“必作利”,依下利程度有“微利”、“下利至甚”、“大下利”,依下利性状有“下利清谷”、“下利便脓血”等。下利证有寒热实虚之别,病位有在脏在腑之异,有时作主证辨,有时作副证辨。本文把下利证分为十个类型作一初步分析。1合病下利葛根汤证(32):本证既有发热恶寒脉浮表证,又有下利里证,系太阳表邪不得外越、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而利,病变重心在表,下利乃表病引起,不为主证,故不须治里,只用葛根汤解肌表之邪、升阳明之气,表解里自和,下利自止,属下者举之,逆流挽舟法也。黄芩汤证(172):本条虽言合病、实以少阳受邪为主,少阳火郁之邪,内迫阳明下趋大肠而自下利,下利为主证,自不同于葛根汤的表证下利,故以黄芩汤清少阳之热,热清利止,表邪自解。成无己认为: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为在半表半里,故与黄芩芍药以和解之。《医方集解》称此方为“万世治痢之祖”。2协热下利葛根芩连汤证(34):本证系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热迫于肠,传导失职而致下利不止、病变重心在胃肠里热、下利特点粘秽而臭,暴注下迫,虽有表证亦较轻微,刘渡舟教授谓其...  相似文献   

15.
下利即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病证。在《伤寒论》中,共有用处条文提及“下利”、“利”或“泄利”,这些论述,较系统地概括了下利的病机,指出了下利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试分析如下。1下利的胜明八纲病机及治疗1.1表里合病,协热而利协热利,未必为热证,凡表证未解之下利,均可称之为协热利。《伤寒论》中关于协热利的论述共6条,按里之虚实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里实而表未解者,如“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场主之”,“太阳病,枝枝证,医反下之,利运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端而汗出者,葛根黄…  相似文献   

16.
引火归元法渊源于《内经》,发展于历代诸家,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其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此问题作一探讨。1 奠基火不归元学说《伤寒论》少阴篇以较多的篇幅和条文论述了少阴寒化、热化所致的火不归元病。如317条(以下条序均以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著的《伤寒论译释》为准)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阴盛格阳,即阴逼阳离型火不归元(水寒  相似文献   

17.
反治法 ,简而言之 ,是一种反常的治法。就是顺从于疾病的某些证候而治的 ,不同于一般治法的治疗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从者反治”之记载 ,并且提出了“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之原则。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把反治法的内容进一步充实 ,从理、法、方、药的角度确立了其存在体系。笔者不揣浅陋 ,就《伤寒论》反治法的应用 ,举述如下。1 热因热用法“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 ,……通脉四逆汤主之”。 (宋本第317条 ,余同 )这是由于病情危重 ,阳气大衰 ,阴…  相似文献   

18.
白头翁汤原载《伤寒论》、《金匮要略》(下称《金匮》)。而二书对此方证治之叙述极为简单。《伤寒论》载:“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金匮》同)“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载:“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由于原文过于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急性热病为主的专著 ,它以六经辨证的方法 ,对急性热病进行了分类研究。但是有些内容与杂病有关 ,如“下利”一症既是。它把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论中所述之下利 ,包括大便次数增多 ,粪便清稀甚者如水样 ,以及泻下粘液脓血等。其所述“下利”已超出炎症性腹泻范围 ,有些属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 ,有些属于胃肠道慢性疾病 ,有些属胆系炎症 ,有些是周身性疾病伴有腹泻或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现将《伤寒论》中有关“下利”一症的施治综归如下 ,管窥之见 ,谬误之处 ,敬请同道斧正。1 解表止利法适用于外邪侵袭肌…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分析《伤寒论》六经病篇不同证候类型下利病变的理法方药,六经辨治下利妙法层出、方药俱备,三阳下利并非皆为阳热实证,亦有病性属虚或虚实夹杂者,三阴下利并非皆为虚寒下利,亦有病性属实或虚实夹杂者。临证时应遵《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知其表里先后,辨清寒热虚实、轻重缓急,治病方得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