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治疗组共观察脑血管病病人 5 0例 ,其中脑梗死 41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例 ,脑出血恢复期或后遗症 4例。其中男 3 3例 ,女 17例 ,男∶女为 1.5∶1;年龄 45岁~ 78岁 ,平均年龄 62 .8岁。对照组 10例均为脑梗死病人 ,其中男 6例 ,女 4例 ,男∶女为 1.5∶1;年龄 40岁~ 68岁 ,平均年龄 62 .5 6岁。1.2 方法 参照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和头颅CT检查确诊。本研究采用单盲对照。脑梗死病人均在发病 3年内随机选择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 5 0mg ,加入 5…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3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74例按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异常。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14日为一疗程。对照组取硝酸甘油注射液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一次,7~10日为一疗程,视病情两组可配合消心痛治疗。2 …  相似文献   

3.
高粘滞血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多发病 ,本文通过静脉使用灯盏花素 ,了解血流变相关指标改变情况。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收集 2 0 0 2年 2月~ 12月我科住院病人中 46例高粘滞血症患者 ,其中合并高血压 32例 ,脑血管病 2 3例 ,冠心病 2 6例 ,糖尿病 12例 ,慢性支气管炎31例。年龄 6 1~ 76岁 ,平均 (6 8 76±11 2 5 )岁 ,全部病人均为男性。1 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全部病人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血流变使用北京生产的R80半自动锥板式粘度仪测定 ,所有指标均由专人在 2~ 3h内完成 ,检查前一天禁用血管扩张药 ,降压药。纤维蛋白原采用快速…  相似文献   

4.
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灯盏花素对DN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灯盏花素具有降低DN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治疗脑血栓26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将48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灯盏花素对DN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灯盏花素具有降低DN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洪岭  胡文杰  封飞  刘景妨  徐定娟 《肝脏》2010,15(6):441-442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福君 《内科》2009,4(3):398-399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目前认为溶栓、抗凝疗法最为有效,而溶栓、抗凝有严格的适应证,大多数患者仍需以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扩张血管、改善脑缺血等疗法为主。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2005年5月,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片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治疗脑梗塞药物不断问世,云南灯盏花注射液静滴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已有文献报道〔1,4〕。但为了达到临床用药方便简单、有效、价廉、安全之优点,我院于1996年1月~1997年3月应用灯盏花素片治疗脑梗塞,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巢蛋白和Shank1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假手术组突触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突触和细胞器溶解破坏,灯盏花素组突触超微结构趋于正常.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组突触数量、界面曲率和突触后致密区均显著性增多或增高(P均<0.01),突触间隙显著性变窄(P<0.01),Shank1和巢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均<0.01).假手术组神经功能正常,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在模型制作后神经功能评分升高,但后者神经功能改善迅速,3、7和14 d时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灯盏花素可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增强脑组织可塑性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钠水平的控制情况与自发性脑血血后脑水肿的变化及预后关系. 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90例24 h内的白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预设血清钠水平的目标值随机分为相对低钠组30例(135~140 mmol/L),相对高钠组30例(140~145 mmol/L),绝对高钠组30例(145~155 mol/L).起病24 h内给予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测定血钠等血液学数据,并动态监测24 h内、第3、7天的脑出 血量、脑水肿量、肝肾功能变化.90 d时评定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绝对高钠组第7天水肿的体积(25.37±26.54)ml小于相对低钠组(55.21±58.21)ml及相对高钠组(59.48±55.84)ml(F=1.492,P=0.023).绝对高钠组3个月时MRS评分≤2分的百分数为70.0%,较相对低钠组与相对高钠组预后好(P<0.05).而三组颅内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适当的升高血清钠是安全的,它能减轻脑水肿,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后血肿增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肿增大是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急性期极为常见.关于血肿增大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预防和识别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02年3月1日~2009年3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发病至入院并接受评价时间≤24h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入院随机血糖以及其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资料。高血糖定义为入院随机血糖〉18mmol/L。盲法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年的死亡、残疾(定义为改良Rankin评分≥3)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脑出血患者661例。①661例中,高血糖患者194例(29.3%),正常血糖患者467例。糖尿病患者65例(9.8%)。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与入院随机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2,P=0.000)。③与血糖正常的患者相比,高血糖患者1年死亡的风险是正常血糖患者的4.357倍(OR=4.357;95%CI:2.586—7.340),1年死亡/残疾的风险是正常血糖患者的3.117倍(OR=3.117;95%CI:1.888~5.144)。结论入院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入院随机血糖增高可能是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年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合并卒中较为常见。研究显示,LA与脑出血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对LA与原发性脑出血、抗凝和溶栓治疗后脑出血以及脑微出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呋塞米(商品名:速尿)试验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方法45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后3h内采用头部CT明确诊断,24h复查CT,了解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其中血肿扩大87例,无扩大364例。所有患者确诊后测量血压,对出血量≤20ml和〉20ml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呋塞米20mg和40mg。注射后30min复测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在注射呋塞米前后的变化,研究血肿扩大与呋塞米试验后MAP变化值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呋塞米试验后,MAP降低越多,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越低(Х^2=54.84,P〈0.001),MAP降低值与血肿扩大发生率呈负相关(r=-0.94,P〈0.001)。②呋塞米试验后,MAP降低〈10mmHg的占48.1%(217/451),其中血肿扩大组高达82.8%(72/87),无血肿扩大组为39.8%(145/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8,P〈0.001)。③以MAP降低〈10mmHg为阳性(即预测将发生血肿扩大),或以MAP降低≥10mmHg为阴性(即预测将不会发生血肿扩大),两种预测方法总的符合率和综合评价指标与Youden指数一致,但以MAP降低〈10mmHg预测将发生血肿扩大的敏感性较高(82.8%),假阴性较低(17.2%)。当以MAP降低≥10mmHg预测不发生血肿扩大的特异性较高(82.8%),阳性似然比为3.39。结论呋塞米试验后以MAP降低〈10mmHg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发生血肿扩大,以MAP降低≥10mmHg预测不发生血肿扩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血肿体积为2.0~33.4 ml)经内科保守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血肿体积采用多田氏法计算,血肿吸收速度(ml/d)=(首次检查CT血肿体积-首次复查CT后血肿体积)/间隔时间.结果 ①血肿吸收速度为0.13~1.90 ml/d,平均(0.58±0.31)ml/d.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部位的血肿吸收速度不同;10m1≤血肿体积〈 30 ml的吸收速度快于<10 ml和≥30 ml的血肿吸收速度.有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肝功能异常、入院首次收缩压增高及合并感染,使血肿吸收速度减慢;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使用甘露醇加快血肿吸收速度.血肿吸收速度与总胆固醇、血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r = -0.789,r=-0.586);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681).均P〈0.05.③性别、年龄,糖尿病、卒中史、吸烟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形态,入院时意识状况,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空腹血糖,低钠、低钾,联合使用脱水剂,入院首次舒张压增高及住院期间平均动脉压均不是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因素.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吸收速度与血浆D-二聚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t =4.781,t =2.092);与胆固醇水平、入院首次收缩压升高、尿素氮水平及合并感染呈负相关(t=-3.327,t=-3.061,t=-2.700,t=-7.421).⑤血肿吸收速度与患者入院至首次复查头部CT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无相关性(r=0.083).结论 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清尿素氮水平、入院首次收缩压升高,血脂水平,合并感染可能是影响脑出血后血肿吸收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三种量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3种脑出血量表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1例。入院时采用Hemphill等的原始的ICH量表(original ICH score,OICH)及Chenug等的改良的ICH量表(modified ICH score,MICH)、新的ICH量表(new ICH score,NICH)进行评分。同时于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3个月时进行NIHSS、Barthel指数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3种ICH量表与其他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以MRS为标准,对比3种ICH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①3种ICH量表评分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和3个月MRS、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入院时和3个月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MRS量表比较,OICH、MICH、NICH量表判断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3.1%、84.6%、80.8%,特异性分别为80.0%、88.6%、60.0%,符合率分别为77.0%、86.9%、68.9%。结论OICH、MICH、NICH量表评分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3种量表相比,MICH量表对脑出血预后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后铁代谢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病.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铁代谢异常是造成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等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影响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文章对ICH后铁代谢异常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脑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病,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首次脑出血明显增高.文章对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类、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