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海拔 2 850m的高原低氧条件下 45h完全睡眠剥夺 (sleepdeprivation,SD)期间,脑力疲劳对个体外显操作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7名 20~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在完全睡眠剥夺条件下,每隔 6h进行 1次元认知能力测验,具体内容为一组难度水平不同的系列加法任务。结果 ①通过总体分析,被试完成各难度水平任务的正确率与其主观评判等级之间的相关为 0. 63 (P<0. 01),表明这二者具有较度的一致性;②对SD过程中各次测验的三项校验指标,即确信等级与正确率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校验曲线的斜率和最高确信等级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三项指标在各次测验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其F值分别为F7, 43≈0. 455、F7, 43≈0. 646和F7, 43≈1. 001。结论个体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作为人体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在海拔不超过 2 850m,SD不超过 45h的时间内,其基本保持完好,可采用主观报告的方法对脑力疲劳程度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是探索静态姿势图在24h睡眠剥夺后的变化趋势.方法 观察8名健康男性(18~22岁)的24h睡眠剥夺前后部分立位平衡能力的变化特点.结果研究表明,静态平衡的各项数据在脑力疲劳前后发生了变化.结论 立位平衡测验可能是测定脑力疲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24小时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24h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自拟的疲劳评价问卷评估主观疲劳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医科大学12名男学员进行24h睡眠剥夺,以微机化神经行为进行视简单反应时和光标追踪测试,以自认疲劳分级(RPE)和自拟的疲劳调查问卷进行主观疲劳程度自评。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视简单反应时显著延长,光标追踪偏差有所增加,疲劳评价问卷的总评分和各因子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剥夺前;睡眠剥夺前后疲劳评价问卷总分与RPE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0.76(P<0.01)。结论24h睡眠剥夺能引起心理运动能力的下降;疲劳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初步验证,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相似文献   

5.
高原低氧条件下45h睡眠剥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究高原(海拔约2 850m)和平原(海拔约400m)环境下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完全SD条件下,分别在高原和平原对15名被试(高原7名,平原8名)进行间隔为6h的8次工作记忆测验。此测验的任务包括两种:一为字母内容匹配任务,一为字母位置匹配任务。结果①两种工作记忆任务上,高原与平原相比,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高原和平原环境下,SD各时间点的工作记忆测量值同基础值相比,除时间点2(第1天下午)、时间点3(第1天晚上)以外,其余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③在高原环境下,时间点5(第2天早上)两项工作记忆任务测验成绩同时间点4(第1天夜间)相比均未呈现升高趋势,字母内容匹配任务测验成绩表现尤为明显。与平原不一。结论中等海拔高度(2 100-3 050m)的高原,在只进行轻体力劳动的情况下,45h完全SD对机体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与平原大致相似。SD超过20h,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基础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链甘油三酯对72h连续睡眠剥夺大鼠的认知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睡眠组(NC组)、睡眠剥夺组(SD组)、低剂量MCT组(LD组)、中剂量MCT组(MD组)和高剂量MCT组(HD组),用不含MCT的饲料喂养NC组和SD组,用含低、中、高剂量中链甘油三酯的饲料喂养LD组、MD组、HD组.4周后,利用睡眠剥夺箱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连续72h后,使用Y型电迷宫来检测大鼠的认知能力,并检测大鼠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72h连续睡眠剥夺后,SD组大鼠的迷宫反应正确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SD组与NC组相比,MDA含量增加(P<0.05),GSH-Px和SOD活力下降(P <0.05,P<0.01);LD组和MD组的MDA均显著低于SD组(P <0.05,P<0.01),MD组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SD组(P<0.05).MCT对SOD的活性没有显著作用.结论 72h睡眠剥夺使大鼠的认知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而中链甘油三酯能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认知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睡眠剥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国萍  苗丹民  皇甫恩 《医学争鸣》2004,25(18):1707-170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方法: 32名青年男性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SD21 h,SD45 h和SD69 h组,每组8名. 采用数字记忆广度、词汇记忆广度、连续减法和随机数字生成测验对4组被试进行测试. 结果: 睡眠剥夺后,记忆广度成绩下降,69 h有显著差异,其中倒背45 h就有显著差异;连续减法测验成绩下降,69 h时反应总数有显著差异,45 h时正确数/反应总数之比就有显著差异;随机数字生成测验敏感于其他测验,SD21 h就出现随机数字生成总数和随机性有显著差异,偏离理想数字序列的程度(R)和相邻数字对在所有数字中所占比例(A)在SD45 h时有显著差异. 结论: SD后对于工作记忆影响较大,对于工作记忆要求高的测验受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在SD45 h以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36 h睡眠剥夺对非意识-意识转化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估36h睡眠剥夺后非意识.意识转化的影响,并将其与注意能力受SD影响程度对比,为全面认识睡眠剥夺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提供客观试验依据.方法 测量20名健康男性军校大学生在36h睡眠剥夺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失匹负波(MMN)成分及字母划销作业成绩,比较MMN的潜伏期、平均面积以及LCT成绩的变化.结果 MMN的潜伏期在睡眠剥夺36h前后差异有显著性[Cz点MMN睡眠剥夺前后的潜伏期分别为(123±18)ms、(154±15)ms,F=54.43,P(0.01],MMN的平均面积(代表其强度)在睡眠剥夺前后则差异无显著性[Cz点MMN睡眠剥夺前后的平均面积分别为(-38.9±4.4)单位面积、(-33.1±4.2)单位面积,F=3.77,P>0.05].结论 36 h睡眠剥夺后人脑非意识-意识转化速度延迟,且下降幅度大于注意能力下降的幅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10 mg扎来普隆5 h后其残留镇静效应对任务管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名健康大学生进行43 h的完全睡眠剥夺,而后随机服用安慰剂或10 mg扎来普隆,进行4 h的恢复性睡眠.被试分别在睡眠剥夺1 h(基线值)、24 h和恢复性睡眠后1 h分别完成一次连续加法测验.记录正确数和平均正确反应时,采用重复测量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连续加法测验在基线值、24 h完全睡眠剥夺和恢复性睡眠1 h后的平均正确反应时间存在时间主效应( F (2,16)=10.46,P <0.01),同时正确数也存在时间主效应( F (2,16)=5.30,P <0.05),进一步分析24 h完全睡眠剥夺时的平均正确反应时[(14.67±2.91)s]较基线值[(12.98±2.52)s,P <0.01]和恢复性睡眠1 h后[(13.19±2.30)s]延长( P <0.01),正确数[(14.22±2.70)个]较基线值[(16.25±2.33)个]( P <0.05)和恢复性睡眠1 h后[(16.09±2.23)个]减少( P <0.05).而在安慰剂与扎来普隆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任务管理功能在24 h完全睡眠剥夺后已明显受损;在口服10 mg扎来普隆5 h后其残留镇静效应已对任务管理功能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探讨43h完全睡眠剥夺(TSD)对额叶执行控制功能影响.方法:24名健康大学生(19±1.6岁,男性)被随机分为TSD组和非睡眠剥夺(NSD)组,视觉Go/Nogo测验在睡眠剥夺实验第3日2∶00完成,在测验进行同时记录32导脑电图.结果:与NSD组比较,TSD组的P2波[F(1,22)=3.84,P<0.05]、N2波[F(1,22)=5.00,P<0.05]、P3波[F(1,22)=36.49,P<0.01]的波幅均显著降低.N1波[F(1,22)=99.54,P<0.01]、P2波[F(1,22)=64.91,P<0.01]、N2波[F(1,22)=58.05,P<0.01]和P3波[F(1,22)=16.02,P<0.01]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此外,Nogo刺激较Go刺激诱发出较大的的N2波和P3波.TSD组的平均反应时[F(1,22)=9.99,P<0.05]、漏报率[F(1,22)=22.15,P<0.01]和误报率[F(1,22)=30.07,P<0.01]较NSD组明显增加.结论:43h的TSD对于额叶执行控制功能造成明显损伤,信息加工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