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4年6月255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肝切除术式:左外叶切除175例(68.62%),左半38例(14.90%),右肝叶或段切除35例(13.73%),其中右半肝切除5例,双侧多肝段切除22例(8.63%),同时作胆肠内引流73例(28.63%),手术并发症22(8.63%),无术后死亡。结石残留32例(12.55%),其中29例经胆道镜取干净。221例(86.67%)获随访1至13年平均7.5年,优良率达89.59%。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早期肝胆管结石的肝切除治疗效果最佳,术中B超及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半肝切除治疗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采用半肝切除术治疗3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肝管结石22例(64.70%),右肝结石8例(23.52%),双侧肝管结石4例(11.76%);左半肝切除25例(73.53%),右半肝切除9例(26.47%),术后并发症6例(17.65%);无手术死亡。33例(97.1%)随访3个月至12年,总优良率为91.18%。结论半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区域性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92.71%(445/480),术中上镜困难3例(0.63%),发生输尿管穿孔5例(1.04%),结石上移肾盂14例(2.92%)。术后严重肉眼血尿17例(3.54%),患侧腰痛15例(3.13%),尿路感染9例(18.8%)。结石残留13例(2.71%),输尿管狭窄3例(0.63%),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中,正确熟练的输尿管镜碎石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3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1990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实施的326例次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并对其中195例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326例,结石排出301例(92.3%).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6.13%),其中急性胰腺炎10例(3.07%),术后出血7例(2.14%),急性胆管炎4例(1.22%),十二指肠穿孔1例(0.09%),病死1例.随访结果,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0例(10.25%),结石复发18例(9.23%).结论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负压组合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负压组合镜治疗482例肾结石患者,其中单发肾结石327例,多发肾结石155例,73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最大径(18.03±8.27)mm。对手术过程及结石清除率(SFR)、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444例一期顺利进镜完成手术,38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留置D-J管1个月后顺利行手术。手术时间(35.7±14.1)分钟,术后住院(1.8±0.8)天。术后第1天SFR为87.6%(422/482),术后1个月SFR为96.1%(463/482)。术后发热4.8%(23/482),输尿管穿孔0.2%(1/482),石街形成0.4%(2/482),无严重脓毒血症、肾周血肿发生。结论负压组合镜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9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1987年7月至2007年5月间实施的991例次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并对其中710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991例,排出结石者909例(91.7%,909/991).EST后发生并发症59例(6.0%,59/991),其中急性胰腺炎29例(2.9%),术后出血18例(1.8%),急性胆管炎11例(1.1%),十二指肠穿孔1例(0.1%);991例中无死亡病例.随访710例中发生返流性胆管炎51例(7.2%,51/710),结石复发42例(5.9%,42/710).结论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性高、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微创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7年12月~2003年5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5例。结果 一次性结石粉碎率80%(124/155),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6%;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3例,发生率为1.9%(3/155),未发现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属腔内微创手术,损伤小,可作为治疗男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和女性全程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与ESWL配合应用,互为补充,可大大提高碎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老年人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因胆管结石行EST治疗156例患者,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了解及掌握其操作流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患者均ERCP插管成功,操作取石,术后常规留置鼻胆引流管。近期(3 d内)并发症23例(14.7%),其中注入性胰腺炎8例(5.1%),胆道感染2例(1.2%),术后出血1例(0.6%),淀粉酶升高8例(5.1%),上腹胀痛、呕吐4例(2.5%);远期(1~3个月)并发症18例(11.5%),其中周期胆道感染12例(7.6%),反复胰腺炎6例(3.8%)。术后1年随访36例患者(23.1%),其中18例(50.0%)再次出现胆管结石,考虑结石复发。结论老年人胆管结石行EST治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肝内胆管结石经肝切除治疗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4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经肝切除治疗的9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7,中位年龄55岁.58例(59.2%)既往接受过治疗,其中手术治疗50例.单纯左肝结石88例(89.8%),单纯右肝结石2例(2.0%),左右均受累8例(8.2%);51例(52.0%)合并肝外胆道结石,30例(30.6%)合并胆道狭窄,28例(28.6%)有既往胆道蛔虫病病史,5例(5.1%)合并胆道恶性肿瘤.全部病例均根据结石部位行肝脏部分切除术,8例双侧受累者,行左半肝切除、右肝管取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14.3%),围手术期死亡2例(2.0%).随访超过1年且未合并肿瘤者78例(79.6%),疗效优良率为91.0%,结石残存率和复发率均为2.0%.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既能清除结石,又能切除病变的胆道,具有结石残存率低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能对胆道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3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至2004年12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1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6例中45.25%(143例)入院前经历过1~5次胆道手术,其中12.34%(39例)合并各种类型的胆肠吻合。肝切除术式:左外叶切除192例(60.76%),左半肝切除58例(18.35%),肝方叶切除12例(3.80%),右前叶切除6例(1.90%),右后叶切除25例(7.91%),右半肝切除9例(2.85%),双侧肝段切除14例(4.43%);附加胆肠内引流术184例(58.23%)。合并胆管狭窄138例(43.67%),胆管癌8例(2.53%)。手术并发症56例(17.72%),包括胆漏,膈下脓肿,胆道出血等。术后一月死亡3例(0.95%),258例获11月~18年随访,平均随访10.3年,优良率90.31%。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清除病灶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早期肝切除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414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肝部分切除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414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414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72例(17·4%),手术死亡3例(0·7%),305例获得2~22年随访,随访率73·7%,疗效优良率88·9%,残石率15·7%,结石复发率4·6%。结论正确掌握肝部分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26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6月~2013年6月对257例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常规建立F16皮肾通道,输尿管镜确认后再扩张置入F26肾镜行碎石治疗。结果一期F26通道PCNL 135例,二期103例,三期19例。单通道155例,多通道102例。手术时间(87.6±47.5)min。术中、术后出血至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接受输血12例。术后发热27例,对症抗感染治疗1~3 d后体温正常。未出现尿漏、器官损伤、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结石清除率86.7%(223/257),34例残留结石中,15例4~6mm残留结石行药物排石治疗,19例7~15 mm残留结石术后21~55 d(平均35.3 d)行ESWL,其中16例术后2.5月复查彩超或腹部平片证实结石已清除,术后2.5月结石清除率93.0%(239/257)。结论 F26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安全可靠,可获得高的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单位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15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损伤重要血管及脏器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6.7%),其中胆道出血1例(6.7%),肝创面出血2例(13.3%),肺部感染1例(6.7%),无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总体随访率100%,疗效优良者12例(80.0%),残余结石者3例(20.0%),结石复发者1例(6.7%)。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治疗高龄、多次手术史、肝功能差及伴急性胆管炎等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肝段联合切除对双侧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5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52例均采用多肝段联合切除+胆总管或肝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有胸腔积液15例(28.8%),切口感染7例(13.5%),大量腹腔积液5例(9.6%),膈下感染6例(11.5%),肝功能衰竭4例(7.7%),胆漏2例(3.8%),腹腔内感染2例(3.8%)。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为5.8%(3/52),死亡原因均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术后T管造影发现7例存在肝内胆管残余结石,5例经胆道镜完全取出残余结石,结石清除率为95.9%(47/49)。48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41.3个月,5例术后结石复发,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本组远期优良率达87.5%(42/48例)。结论双侧肝内胆管结石的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多肝段联合切除可以同时清除双侧结石病灶,并解除胆管高位狭窄,达到根治性目的,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但此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结合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选择性地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联合术中B超及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疗效。方法1991年1月至2005年5月对肝胆管结石并狭窄43例患者采用肝左(外)叶切除36例(83.7%),右肝切除5例(11.6%),肝方叶切除2例(4.6%)。结果术后并发症4例(9.3%),包括膈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41例,失访2例,41例随访8个月~12年,37例无结石复发,优良率90.2%。结论肝叶切除联合手术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理想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结石行Oddi括约肌成形术15例长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Oddi括约肌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随访结果;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内胆管结石行Oddi括约肌成形术的15例长期随访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胆管炎和重症胆管炎发生率差异.结果 15例随访3~22年,平均11.5年,术后残余结石4例(4/15,26.7%),胆管狭窄未纠正者3例(3/11,27.3%),结石复发4例(4/15,26.7%),死亡1例(1/15,6.7%).手术后胆管炎复发率为86.7% (13/15),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χ2=0.5,P>0.05);手术后重症胆管炎发生率为26.7% (4/15),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χ2=1.33,P>0.05). 结论处理肝内胆管结石必须彻底处理胆道上游的病变.在不了解肝内胆管是否伴有胆管狭窄等病变时,EST不应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对6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51例(85.0%),二次取石成功9例(15.0%),击碎最大结石为3.5cm×2.5cm×2.0cm,无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能提高结石的清除率,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4月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210例及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镜下碎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组一次碎石成功率90.95%(191/210),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80.95%(170/2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8.10%(185/21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组一次碎石成功率98.48%(130/132(P0.05),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98.48%(130/132)(P0.05),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8.48%(130/132)(P0.05),1例术后发生肾通道大出血。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较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较有优势,但风险相对较大。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结合医疗技术及设备条件、患者的治疗期望以及治疗风险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58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583例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共583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十二指肠镜EST 立即取石71.35%(416/583),结石直径0.5~2.5 cm。在1周内总排石率84.04%(490/583),在2周内总排石率94.17%(549/583),34例取石失败,其中25例结石病人放置了塑料内支架引流促排石治疗3个月,有8例(32%)病人结石溶解消失,14例病人结石直径明显缩小,再次行 ERCP 取石成功。EST 术后9.95%(58/583)发生切口部位出血,十二指肠穿孔2例(0.34%),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12.18%和2.74%,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3.65±6.37)d。结论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效果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经十二指肠镜取石后,为病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创造了条件。放置塑料内支架对于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外科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136例行以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死亡1例(0.7%),胆漏6例(4.4%),膈下脓肿2例(1.5%),其余正常.全组随访时间2.5~8.3年,115例(84.6%)无自觉症状,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