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兴地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实施2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佳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60-1061
目的:分析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6月长兴地区4 446例孕妇筛查HBV标志物,对HBsAg阳性孕妇实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注射宫内阻断加婴儿HB IG和乙肝疫苗注射主、被动联合免疫。结果:对本地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确切,有效率达96.8%。结论:宫内阻断结合婴儿联合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及其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A组59例,于妊娠13周始每4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单位直至分娩;B组41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两组孕妇于孕13周、分娩前分别抽静脉血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两组新生儿于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及第2、3次注射HBVac前抽股静脉血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定量。A组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和HB IG 100u,并于第2、3次注射HBVac时同时注射HB IG 100u;B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 10μg,详细记录各项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的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两组婴儿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孕中期始应用HB 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 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并可显著提高婴儿6月龄的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巧婵  张秀枝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13-1514
目的:观察孕妇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60例无乙型肝炎症状的HBsAg(+)和/或HBeAg(+)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孕28周起每月肌注HB IG 200 IU。两组新生儿再随机分为疫苗组和联合组,疫苗组按免疫计划于出生时、1月和6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组在用基因疫苗同时注射HB IG 200 IU/月。所有新生儿取脐血和婴儿取血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并随访至生后1年。结果:干预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干预组中,疫苗组和联合组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中却差异明显(P<0.01)。结论:应用孕期注射HB IG的方法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有效;在孕期未做HBV被动免疫时,新生儿同时注射HBV疫苗和HB IG也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可降低婴儿的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223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3例,分别于孕28、32、36周时肌肉注射HB IG 200 IU;对照组110例,不注射HB IG。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注射HB IG 200 IU,并按0,1,6月龄接种国产酵母乙肝疫苗5μg/次,随访至12月龄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和12月龄时的血清乙肝“两对半”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77%,12月龄时具有保护性抗体的有效保护率为94.69%;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8.18%,12月龄时具有保护性抗体的有效保护率为75.45%。[结论]HB 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明显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和有效阻断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刘慧芳  董雨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51-1052
目的:探讨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对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杭州市拱墅区近郊农村乙肝病毒携带家庭高发人群进行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情况调研。阻断组:18例HBsAg(+)孕晚期(7、8、9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 IG)400 IU/月肌注。非阻断组:20例HBsAg(+)孕妇自然孕产。生后两组婴儿均按正规乙肝疫苗接种。1岁后做肝功、乙肝抗体检测、对比调研。结果:阻断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83.9%,失败率16.1%。非阻断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42.9%,失败率51.8%。阻断组与非阻断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携带者中,约40%~50%来源于母婴传播。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可达10%~15%,因此对母婴传播途径进行干预、阻断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多数学者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进行预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保护率可达到70%~90%〔1〕。笔者将在本院产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共93例作为观察组,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多次肌注;另选入院分娩HBsAg阳性孕妇21例为对照组,未用药。并追踪两组新生儿(114例)静脉血清中乙肝标志物,观察其在宫内感染情况以及孕晚期注射乙…  相似文献   

7.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毒围生期传播阻断的应用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莲  李志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99-2601
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 lin HB IG)是针对乙肝病毒(HBV)特有的丙种球蛋白(抗-HBs)。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HB IG或与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联合应用于HBsAg阳性孕妇及所产新生儿以阻断围产期母婴传播,并取得较可靠的干预效果。本文对162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有关HB IG作用机制、应用时间、剂量、免疫效果等方面宣传与应用指导的结果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予以报道。期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围生期母婴传播,减少新的传染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 HB IG阻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阻断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给予观察组孕妇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再服用拉米夫定。比较两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3例,HBsAg阳性率8.82%;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8例,HBsAg阳性率23.53%。两组在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感染孕妇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拉米夫定阻断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效降低胎儿感染。  相似文献   

9.
王炎  毛朋  冯燕娟  赵振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77-3778
目的:研究中药茵陈蒿汤在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3861名孕妇中筛查出HBsAg和HBeAg双阳孕妇52例,随即分为茵陈蒿汤组(自妊娠28周开始服1剂/日茵陈蒿汤加味)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对照(在临产前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临产前、新生儿出生24h和1个月时做外周血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学检测。结果:两组孕妇临产前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22%和17.65%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出生24h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5.56%和5.71%,1个月时仍为5.56%和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阻断宫内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及其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98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于孕28、32、26周肌肉注射HBIG,每次200IU;对照组45例,只随访查体不用药。采集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12月龄时的静脉血检测血清HBsAg和/或HBeAg和/或HBV-DNA,阳性者判为宫内感染或HBV感染。结果:研究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3例,宫内感染率为5.66%,对照组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孕中期始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的最佳方案。方法通过总结68例HBsAg阳性母亲分娩新生儿实施阻断后的血清乙肝病毒际志物资料,根据阻断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第1组基因联合组,第2组宫内阻断组。随访至12个月龄。观察、比较两组婴儿出生时及(1、6、12)个月龄时的HBsAg、HBsAb(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结果第2组12个月龄时HBsAg阳性率仅为3.3%,保护率为96.7%,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1、2组出生时HBsAb检出率分别为7.9%、8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2.6%、20.0%,差异有显著性性意义(P<0.05),免疫失败率分别为16.7%、20.0%。大三阳组、小三阳组母亲分娩新生儿12个月龄时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4.3%、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两种阻断方法中,宫内阻断组的保护率最高,HBV宫内感染率最低,产前多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其婴儿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8例,分别于孕28、32、36周时肌注HBIG 200国际单位(IU)。对照组50例,不注射HBIG。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内及第2周注射HBIG 200 IU,并按0-1-6方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每次10μg。采集两组婴儿出生时、1岁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HBsAg、HBsAb;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①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17%和3.45%,显著低于对照组(18%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25%,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3,P<0.05)。②研究组婴儿1岁时外周血HBsAb阳转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24%,P<0.01)。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可以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并可显著提高婴儿HBsAb阳性率,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联合免疫措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对新生儿血清中HBsAg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医院HBsAg阳性孕妇4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4例。对照组采用乙肝疫苗接种,试验组采用联合免疫措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接种)。观察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等指标水平和阻断效果及宫内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脐血检测HBsAg(+)率、HBsAg(+)/HBeAg(+)率、HBeAg(+)率、HBV-DNA(+)率、宫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90.17%高于对照组68.38%(P0.05);试验组新生儿6个月静脉血HBsAg(+)率、HBsAg(+)/HBeAg(+)、HBeAg(+)率、HBV-DNA(+)率、HBV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85.04%、抗-HBs检出(10mIU/mL)率72.65%高于对照组的68.38%、50.00%(P0.05);试验组新生儿12个月静脉血HBsAg(+)率、HBsAg(+)/HBeAg(+)率、HBV-DNA(+)率、HBV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HBs检出率94.87%、抗-HBs检出(10mIU/mL)率90.17%高于对照组的79.06%、70.94%(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抗-HBs检出率(10mIU/mL)、降低新生儿血清中HBsAg(+)率,因此在孕检期间出现血清HBVM抗原阳性者,应采用联合免疫措施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4.
莫萍 《现代保健》2013,(9):100-101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95例进行孕期HBV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其中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120例孕妇为观察组,所生新生儿为A组(120例);在孕期未注射HBIG75例为对照组,所生新生儿为B组(75例)。观察组HBsAg(+)孕妇在孕28周开始注射HBIG,100IU/次,每隔4周注射1次,共3次,HBeAg(+)每次注射HBIG200IU。对照组孕妇在孕期不注射HBIG。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BV感染孕妇在孕期28、32和36周分别注射100IUHBIG,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对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彭铭  谢纲  彭鹤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48-849
目的观察不同针次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方法从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产科筛查出无症状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各135例。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HBIG阻断A组和HBIG阻断B组,每组各45例。检测新生儿血清中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 HBIG治疗组(A和B)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4.4%,对照组为37.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HBIGA组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35.7%)低于对照组(100%),HBIG B组(64.5%)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HBV不同携带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的HBIG,更利于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  相似文献   

16.
乙肝疫苗与球蛋白对宫内乙肝病毒感染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控制宫内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 131例乙肝检测阳性孕妇分为 4组 ,分别予以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用乙肝疫苗及空白对照。每个病例均作孕妇体内HBsAg、HBV DNA定量检测及新生儿出生即刻的股静脉血中HBV系列检测 ,以了解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在全程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和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都为 3%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单用乙肝疫苗组为 10 .7% ,对照组为 17.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应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既可降低乙肝病毒携带HBeAg(+)孕妇的宫内感染 ,又可节约阻断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e抗原定性和乙肝前S1抗原滴度变化测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治疗过程中预测新生儿产前免疫阻断的效果。方法抽取孕妇产前注射免疫球蛋白后的外周血和分娩过程中的脐带血各3 ml,用ELISA法测定HBeAg;用ELISA法倍比稀释作滴度检测前S1抗原。结果HBeAg(+)的母亲,同时PreS1(+)者,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45.4%;HBeAg(-)的母亲,同时PreS1(+)者,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23.1%;HBeAg(-)和PreS1(-)的母亲,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25.0%;23例产前已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母亲,只有3例脐血中HBsAg为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孕妇产前注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前S1抗原可作为HBV复制和传染性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合并感染新生儿中的阻断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医院诊治的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220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单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试验组联合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新生儿HBV阻断效果,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102例新生儿HBV阻断成功,阻断率为93.33%,对照组90例新生儿HBV阻断成功,阻断率为81.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9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不同HBeAg状态、DNA载量、HBsAg滴度状态下阻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母婴传播合并新生儿在乙型肝炎疫苗基础上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阻断率,降低母婴垂直传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季乐丹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3):380-380,40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的疗效及新生儿的预防。方法:60例双阳性(HBsAg、HBeAg)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31)。治疗组自28周开始每4周肌注一次HBIG(2001U)直至分娩。对照组不给予上述药物。新生儿出生后即取脐血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BsAg能有效降低HBsAg HBeAg双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发生率和有效预防新生儿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杨燕玲 《卫生软科学》2012,26(2):156-157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其新生儿注射HBIG、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仅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结果]两组孕妇28周前与分娩前HBsh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儿出生时及12月龄时,两组HBsAg阳性率及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坂应。[结论]联合用药可有效减少HBV的母婴传播,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